人也是文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都在說文化、文化,那我們這些人重不重要?」大哥C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大哥就笑了。
他說,現在文化都在講以前的點點滴滴,但那些也都是人創造的,說什麼世界級的也都是人在講的,但住在(礦山)當地的人們又是怎麼被看待的?
為何這裡的建設是為了外地遊客,而不是為了住在這裡的人?那些人來了又走,但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這些。
諸如官方推廣觀光,可能可見的KPI就是遊客數,所以什麼都不挑,所有人都要討好的、廣納所有類型的遊客,苦到的還是在地居民。他們的生活被打擾、交通受影響、甚至連生活的行為都要受外地遊客的指教。
「我連帶狗出去遛,我怎麼遛都還要被外地人指指點點」,講到這,平日作風沉穩的大哥難免露出點情緒了。
「並不是說我們要挑遊客,反而是在說我們到底對外想要傳達什麼?這樣那些類型的遊客自然而然就會來。」大哥繼續說著,但是目前這裡的人(多數是商家)有準備這樣思考、這樣做嗎?或是公家機關有想這樣做嗎?而真正住在這裡的居民,是否只是想要好好的生活,不被觀光活動過度干擾?
大哥談吐雖然仍是溫和的,但我感受他心中確實累積了些不痛快。
---
想起這陣子有幾個美化工程的案例,一個是社區樓梯的補強美化、另一個則是社區入口意象製作,它們共通點是為了「外面的遊客」而做,採用搶眼的視覺設計,但也喪失了礦山的色調與氛圍。我們曾向某位在地人反映我們的擔憂,但他回應的是「你看看那些外面來的遊客,來這裡就是要看這個,能不修嗎?」
生活必須顧,但目前礦山的生活終究得與外界的觀感綁在一起。說實在的,這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但我想核心的概念是,遊客來到礦山就該「入境隨俗」,而不是用自己短淺的觀察搭配自己在其他地方的經驗,就想對這個地方進行指教。
---
「不管實際做不做得到,但心中一定要記得對人的尊重。」
大哥今天說的好多話,都直直刺進心中。
水湳洞海邊。( camera: Nikomat / film: kodakgold200)
黃緩
黃緩
個性急,所以取了個緩,以此提醒自己: 世界很大很複雜,毋須全部都看、全部知曉, 但在觸手可及處仔細品味、用心體驗。 世界很美好,所有發生的事都有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