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限定的巧克力甜品:亞歷山大Alexander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亞歷山大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禁酒令前出現在Lobster Palace的酒吧中調酒師Troy Alexander以1900年代Lackawanna西部鐵路公司宣傳廣告中虛構的角色Phoebe Snow為發想,創造了這一杯白色的雞尾酒。當時鐵路公司全新開發了無燃煤的全新鐵路技術,一身白色洋裝的角色代表旅客們搭乘後,能夠保持身上衣服的整潔而不像原先受到火車黑煙而弄髒衣服
另一個說法是1915年調酒師為了慶祝來自費城的美國大聯盟的棒球選手Grover Cleveland Alexander獲得了比賽冠軍而創造了這杯雞尾酒。
1900年代Lackawanna西部鐵路公司宣傳廣告中虛構的角色Phoebe Snow

就如1917年Hugo Ensslin的書Recipes for Mixed Drinks裡便提到亞歷山大的作法為琴酒為基酒,並加入等量的可可利口酒及鮮奶油,搖盪後濾冰到入預先冰好的杯子中。可顯示出最一開始的版本是以琴酒作為基酒。
1930年Harry Craddock 《The Savoy Cocktail Book》記錄裡以琴酒為基底的Alexander稱為Alexander no.1。後來使用白蘭地為基酒的做法稱為Alexander no.2或者Brandy Alexander

琴酒好?白蘭地好?

Alexander這杯調酒上不論是使用琴酒為基底(風味多一些草本香氣)或者是使用白蘭地為基底(果香較為濃郁更能呼應可可的苦味),都屬於個人傾向,以歐美國家來說最常見的是以琴酒做基底日本以及台灣多半以白蘭地為基底比較常見

可可還有分黑白喔!

有些酒吧會使用白可可取代掉黑可可利口酒,而事實上白可可的風味要比黑可可更通用,會帶給雞尾酒多一分來自可可本身的苦甜香氣以及特殊的香草香氣,但是又不會過於喧賓奪主造成其他風味喪失。

喜歡今天的文章嗎?這是我這陣子開始學習到的調酒之一,希望每個禮拜不間斷的文章更新,帶給大家更多關於調酒文化及背後的歷史。
如果你喜歡本週的經典調酒介紹,記得分享給你所有喜歡調酒的朋友,也可以透過我的Instagram帳號 @thedrink_doramade 找到文章連結轉發到你的動態上或者直接加入我的沙龍訂閱「經典調酒系列」,謝謝各位的支持,我們下篇文章見!
去到一間酒吧害怕點不到自己喜歡的調酒嗎?來這邊讓我慢慢介紹給你聽,每個禮拜更新一杯酒,總會有適合你的那一杯經典調酒,讓你喝酒不在措手不及,甚至能暸解背後有趣的歷史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