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的百鳥爭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wissbirdnerd; 黑頂林鶯,歌劇裡伴隨聖方濟的鳥--la capinera。

@swissbirdnerd; 黑頂林鶯,歌劇裡伴隨聖方濟的鳥--la capinera。


四月初大地春回,溫暖的陽光,清鮮的空氣,打通我們閉鎖於長冬的感官知覺。此時正逢復活節假期間,宗教氛圍昇華人們的心靈,巧克力兔和彩色雞蛋糖打開我們的味蕾,假期間對上金光閃閃的精品鐘錶展Watches & Wonders 2024,街道湖邊有鐘錶店特設的展示場,遊客買客銳增,呈現生意興隆的景象,到處是尋找輕鬆歡樂的人群。

日內瓦朝氣蓬勃,不愧是歐洲經濟交通網來的交流重鎮。 聽!馬路上盡是來自各國遊客和新住民用各自語言交互嘰嘰咕咕,枝頭上也不時傳出季鳥歸來興奮的吱吱喳喳聲。四月是欣賞鳥語花香最好的時節。


歐洲即使已普遍去宗教化,但每年宗教假期仍照過,也仍聽得到不少聖樂迴旋。 三月聽《約翰受難曲》,四月看歌劇《聖方濟》,雖然這些作品的宗教意味很濃,但只去聽音樂純欣賞的人也不少。這次在巴黎愛樂廳聽到的《約翰受難曲》全場滿座。由八十二歲高齡的大師Jordi Savall指揮 Le Concert des Nations et la Capella Reial de Catalunya。Savall還拉一段古提琴viole de gambe。曲終時,深感全場聽眾的熱炙和激動情緒;隱可聽覺到鄰座人們的鼻涕眼淚,我也可能是其中一。最後一曲安可獻給Gaza 的受難者並祈禱和平。曲終人散,腦海仍在音樂裡打轉。總覺得Savall長得像耶穌⋯。

raw-image



天一暖,就想往花園跑。新葉,新花,新鳥重新復甦回巢,大地一片欣欣向榮。外頭的鳥語愈來愈多元,我想該回來的季鳥大概都回來報到了。

與鳥開始親近算是從二零二零年初Covid-19蔓延歐洲起,日內瓦實施封城時期正逢: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的時節。我們有幸住在郊區,躲在家時仍有花園可遊走散心。也可出門去林間和葡萄園散步。 此時世界寂靜, 城市聲囂不再;平常在天上飛的, 地上水上跑的人造交通工具所引發的城市噪音大量消減。外頭只剩逍遙法外的非社會人;鳥蟲魚蝶貓及野生動物。 被圈在家的我們閒閒無事開始能清晰的,有意識的賞著滿地滿園的春花和聽春鳥回巢的興奮鳴叫。有了閒情聽鳥聲模仿鳥叫並學著辨認年年歸來此地的季鳥歌聲;也對一直以來習以為常卻又不多加關注的啼鳥開始產生興趣。特別是愛吹口哨的烏鶇。還有可愛的歐亞鴝、大山雀; 黑鳶、 麻雀、灰鴿子、燕子等等。湖上水鳥、天鵝 ,水雞,鴛鴦,冠鸊鷈等等。記得那年在我臥房外的屋簷下, 來了一窩小麻雀。從天未亮的四五點開嗓叫不停,到晚上近十點才歇息。淺眠的我每天一大早就被吵醒,好一陣子都沒睡夠;反倒深眠的丈夫,完全沒感覺,睡飽睡滿。還感動這一窩新生命的誕生,特別做了一首讚頌長詩。


疫情期間我和先生開始對鳥類感興趣。有次下雨天在湖邊看見一群燕子在湖面上迴旋覓食,速度之快和精準,令人嘆為觀止。自由飛翔,不求人,而且還能悠游的浮在水上。哇,恐龍的後代,人上人! 不愧是神人之間的信使。馬太福音裡,耶穌曾告訴門徒別擔心明日種種,相信神意。學鳥兒們的自在。牠們不用播種也不用收割,不需囤積。上帝自會供給牠們。

去年一得知今年四月將推出的歌劇:《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François d'Assise便馬上訂票。明知這歌劇不會賣座不須搶票,而且很長(共五個半鐘頭,包括兩段中場休息)。想像在喀爾文城市演天主教神劇,是有點格格不入。但藝術歸藝術,這部作品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尤其在音樂領域裡。


鳥語音樂達人: 梅湘

這部作品是法國二十世紀大音樂家奧立佛·梅湘Olivier Messiaen*(1908年—1992年),身兼作曲家、管風琴家、音樂教授。對法國近代音樂及教育有著極大深遠的影響與貢獻。梅湘是巴黎音樂學院的名師,博學多聞且很會講課,在職三十七年間造就不少新一代的名音樂家。另外他從二十二歲起就終身擔任Église de la Sainte Trinité(巴黎天主聖三教堂)的管風琴師,共六十一年。教堂裡常擠滿愛樂者來此朝聖,聆聽他的即興演奏。

*https://fr.wikipedia.org/wiki/Olivier_Messiaen

* https://www.maisonmessiaen.com/olivier-messiaen/olivier-messiaen-le-pedagogue/


梅湘對鳥類情有獨鍾: 鳥代表自由自在,歡樂向上的精神;鳥是天生的音樂家;鳥是人與神之間的信使,天使。梅湘的另一個專業是鳥類學家。他採集法國各地的鳥鳴,實地以樂譜方式紀錄鳥的行徑,音色,節奏,曲調等等。分門別類,從清晨到午夜,觀察對象還包括周邊環境記載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雪。這是一種實境環境音樂紀錄。為了音樂效果,他還遠渡重洋到異地擷取鳥語樣本。這種務實且慢工細活的工作態度,加上對異地音樂形式的好奇與研究,造就了他音樂創作獨有的風格。

《鳥類誌》*(Catalogue d’Oiseaux) 是他鳥類研究的成果之一。包括七冊,十三首鋼琴曲。一種用音符來描速七十種不同地區的鳥在其自然生活環境下的音樂寫生。不知一般人若沒經事先說明和描述,能否聽出這是在詮釋鳥的歌聲? 或許你也會跟我一樣,像看一幅抽象或印象畫,無法辦別各種鳥語或風雨聲。下面這段第一冊第二首《黃鸝》示範,有圖有譜可參考,也許能讓我們了解些梅湘的音樂語言建構。

*https://jojo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9/04/messiaen-catalogue-doiseaux-60.html



《亞西西的聖方濟》

梅湘在樂理,教學和即興創作等領域才能出色且和多有論述著作,但他只把自己定義為作曲家、節律家rythmicien、 管風琴家及鳥類學家。之所以選擇寫聖方濟, 除了他本身的天主教信仰外,他想塑造一個近似耶穌的聖徒,而最合他意的莫過於愛萬物如同類,能與之交流佈道的聖方濟。尤其是他在林中顯現神蹟,與鳥兒親近說道的那一幕。對長年來視鳥類為至上音樂導師並專研鳥類的梅湘來說。這位人物的寫照能讓梅湘一生所學所好所信,融會貫通,將音樂詩句鳥語及基督精神串聯起來,做為他一生努力的總結。





在巴黎歌劇院的全力邀請以及當時總統龐畢度服下,他才答應為歌劇院預定的1975年百年慶寫一部音樂劇。最終他以八年時間(1975–1983年)嘔心瀝血全力投注完成一部, 唯一的歌劇作品。他的劇本不但包括兩千多頁的譜, 詞,還有場景, 服裝, 燈光,走步演唱的指示等等。一個人的作品, 一生所學全注入其中。

1983年, 十一月28日 ,在 Opéra Garnier首場演出,由今年二月過世的大師Seiji Ozawa (小澤 征爾) 坐鎮指揮。兩千頁的譜全靠指揮的兩隻手來掌控導航! 而樂者也必需全神把持自己的節拍音調和速度:因為有可能各部們同時演奏時,步調和速度都不同,節拍有變化無窮。例如下面這段, 從1:04:20 The Sermon to the Birds開始參看。




這部作品不像一般傳統的歌劇,有高低起伏及敘述性的故事情節的。一般人多少可猜測解讀。劇分三幕,描述八段聖方濟的事蹟*,沒明顯的前因後果連結也沒序幕。中場兩次休息。我們週日下午兩點半到劇院,出來時已近九點。這種長度已可較量華格納的歌劇。

*http://www.ofm.org.hk/ofmhktw/100-Francis-Clare/124-Biblio/Bibliographies/Fior.pdf  聖方濟的小花 *梅湘根據的腳本(中文)


從音樂架構上看來也沒像傳統音樂型態有一致的調性節奏和章節。幸好幾個腳色都有各自的主旋律和各自的鳥樂,多少給觀眾一些提示。梅湘還引用各種不同的曲調,節奏和特別樂器的音效來創造特殊氣氛, 如Ondes Martenot(馬特諾音波琴)。這些元素對常聽歌劇的人都已是一種震撼,何況是一般觀眾。音樂的分量很重,我自己感覺有點類似看電影Oppenheimer的氣氛營造,從頭到尾觀眾被很強烈的環境音樂張力包住。


四月初,丈夫就有意無意地把家裡關於聖方濟的書,梅湘的歌劇評論擺在桌上。同時開始重複聽歌劇首演的CD。我以前雖曾片片段段聽過,但此時我並不想再多聽。不讓自己的耳朵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希望能新鮮全然的聽這部日內瓦新的卡司詮釋。

我們雖已認識並聽過梅湘的作品,還看過他本人出現於音樂會現場。但歌劇畢竟不是純音樂,它有主旨和詩詞。多了解些才能多欣賞些,所以丈夫一直呼籲我先做準備。他習慣在看表演前前先做功課; 而我,較懶也較喜歡不預期的臨場經驗,反正有字幕可參考。



關於梅湘,歌劇和創作的資料,網路上已有非常豐富的資料可考,相信各位讀者都比我還會查。在此我想隨意聊聊一些雜事。比如,

-他的名字 Olivier (橄欖樹) +  Messiaen   (Messie彌賽亞、「彌賽亞:救世主耶穌」、「受膏者」)。 message messiatique 耶穌的信使 。膏,是指橄欖油。這樣連連看的話,難道他天生注定是做這類有宗教意義工作嗎?

-小提琴家 Claire Delbos ,他的第一任太太; 聖方濟的摯友,精神上不可分割的夥伴, 名叫亞西西的加辣Sainte Claire, 或 Claire d'Assise。

-鋼琴家Yvonne Loriod,loriot 一個字母之差, 就變成黃鸝鳥(loriot)。曾是梅湘的學生,在Claire 過世後,成為他的第二任太太。她是梅湘創作生涯中不可缺的謬思,助手,夥伴和其最佳鋼琴作品執行者。

-不平常的義大利名字Francesco—François—Français—France 據說方濟出生時,他父親正在法國採買,因做了一筆好買賣,就給兒子取名Francesco為記; 現今的教宗Papa Francesco 則是第一位以方濟為名的教宗。

-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程抱一的法文名字來自聖方濟的靈感。他的作品: Assise, une rencontre inattendue (2014)。日內瓦歌劇院在此劇的網頁上有這麼一句 :

Hantés à la fois
Par la beauté du monde
Et le mal qui le ronge.
François Cheng Baoyi (程抱一)

-對鳥佈道這一幕是梅湘感到最難也最想成就的作品,是這部歌劇最後完成的章節:長達四十五分鐘的橋段,是本劇的重頭戲。

-如果梅湘的對鳥佈道你聽不慣,不妨聽聽較浪漫的李斯特:



或是另一位Gabriel Pierné的聖方濟神劇Oratorio(1912年), 第46分鐘開始聽:



-西方有聖方濟(1181-1226)對鳥佈道的奇蹟而東方也有位蘇非派詩人Farid Uddin Attar阿塔爾(1145-1230)寫了 "La Conférence des oiseaux", "Le Cantique des oiseaux"《鳥語》《百鳥朝鳳》或《鳥之頌》,一部天方夜譚似的寓言史詩。兩部作品都在描寫心靈成長的旅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知聖方濟去東方佈道時,有否聽聞過或見過阿塔爾呢? 兩位都是商人之子,一個藉由身心靈的苦修,親歷耶穌之路, 另一個沒放棄工作,以寫作冥想修行。他們都寫出相似的讚詩...。


https://fr.wikipedia.org/wiki/La_Conf%C3%A9rence_des_oiseaux#/media/Fichier:%22The_Concourse_of_the_Birds%22,_Folio_11r_from_a_Mantiq_al-tair_(Language_of_the_Birds)_MET_DT227734.jpg

https://fr.wikipedia.org/wiki/La_Conf%C3%A9rence_des_oiseaux#/media/Fichier:%22The_Concourse_of_the_Birds%22,_Folio_11r_from_a_Mantiq_al-tair_(Language_of_the_Birds)_MET_DT227734.jpg


寫了這麼多, 但仍未真正進入主題: 鳥。回頭看到桌上一本從圖書館借出來的: * Spring Cannot Be Cancelled, David Hockney in Normandy, Martin Gayford, David Hockney, Thames & Hudson, 2021。



翻翻書裡美麗明亮的 iPad畫照,他的春天像是(nature自然 morte死的=靜物畫)。。。沒有鳥, 沒有蝶也沒有魚。然後在186頁, 我看到了我們日內瓦的名畫Konrad Witz的活魚。一笑!





參考資料:

-https://remacle.org/bloodwolf/arabe/attar/oiseaux4.htm

-https://saintfrancoisdassise.com/index.php/pierre-paul

-https://jojo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9/04/messiaen-catalogue-doiseaux-60.html

-Commentaire musical, Harry Halbreich, L’Avant-Scène Opéra No. 223, Saint François d'Assise

-Fioretti, Légendes de Saint François d’Assise, Tr. par Omer Englebert, folio sagesse, Gallimard. 2014.

-Les Fioretti de saint François, Tr. Alexandre Masseron, Éditions Franciscaines, 1967, Éditions Points, Sagesses, 2015

-https://numerique.banq.qc.ca/patrimoine/details/52327/2632826 Gabriel Pierné的聖方濟神劇的詩詞

















59會員
45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