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故事的三項思考觀念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哪裡開啟思考一個故事,發想的起點可以說是無限可能,開始不難,但完整一個故事趨近於無限困難.

因此,在尋找正確的路徑上,如何避免思考錯誤非常重要,迴避錯誤,可以減少故事發想與編程的時間,與同伴溝通的時間.在你還不知道帶領主角怎麼走向終點時,已經避免掉故事毀滅的風險.

本篇的重點就在於建立正確觀念,迴避錯誤思考帶來故事的毀滅.

正確觀念也非一二而已,所以我們這次的說明舉出幾項羅列最大範圍的思考觀念供各位參考.

當然有些作品超越了這幾個觀念,成功創造了更為宏大的故事,令人欽佩,但眼下我們先以學習中的角度去思量.


一、請專注於現在時態:

人類是活在時間線性下的三維生物,我們能夠理解的時態只有過去、現在、未來.

在三個時態中主角擁有現在+(過去 or 未來)兩個時態,其餘配角只能擁有現在時態.

怎麼界定「現在」時態?

以主角來說,在達到最終目的前,要做的事與遭遇到的人、事、物、困難都必須在現在時態,主角也才能進行反應.舉例一顆太空隕石即將撞擊地球造成世界末日,而主角的目的是要回家,如果隕石沒辦法擋在主角眼前不讓他回家,那隕石就不存在於「現在」時態,主角不會不應該也沒辦法對還遠在太空中的隕石進行反應.

若是隕石的碎片先行射向地球造成火災,破壞了主角前進的路線,那麼火災存在於「現在」時態.此時主角應該對於火災進行反應,繞道或撲滅.

另外也有過去時態或是未來時態的代表人事物,進入了現在時態擋在主角眼前,這是比較高深的作法,不在本篇討論.

存在於「現在」時態非主角的人、事、物、場景,構建出了『類型』.


二、主角的追求後者重:

在第一章裡主角的追求會陸續出現,直到1-78可以看到主角的最終追求.

後者重的意思單指對於主角主觀認定,越後面的追求對主角越重要,而無關觀眾客觀認定.

我們需要建立線性邏輯,帶領觀眾經歷「知道」、「理解」、「認同」三個階段,完成對主角的共鳴.

有些錯誤發生在於將主角12區裡,職業上的追求認定為重要,而忽略或沒有安排到最後真正重要的追求,舉例全面啟動:主角在1區的追求是偷得資料,目的是2區的交給委託人康博企業換來認同與安全需求,此時觀眾知曉主角眼前行動的動機與追求.1-6接下齊藤的任務,1-78說明是為了回家當爸爸,滿足愛與歸屬需求.到此觀眾才明白主角接下來行為的動機與目的.觀眾對於主角行為動機的認同到此底定.


三、意外不應該導致主角分心:

在故事裡,主角總是會發生意外.其實以作者來說,意外是故事編程中線性邏輯下的產物,意外來的必須有邏輯,但這裡只討論讓主角分心的部分.

以我個人見解,意外分為兩種,意外的阻力與意外的助力,兩者成對前後出現,配角登場的時機也是在意外中.

兩者成對前後出現的意思例如:主角要前進,但路旁有人提出了前方有主角沒有想到的問題,而他有特殊的辦法,只要主角答應他的請求,因此兩人同行.

這是主角遇到意外的阻力與意外的助力,先遇到意外的阻力或助力沒有硬性先後順序,但如果中途主角與助力產生了感情後產生了新的追求(想要與配角的感情有個結果),忽略了他原本地追求與目標,這樣就是錯誤設定.

意外,就是在主角達成最終追求的「現在時態」路線裡,“沒有”預料到的人事物感情.


以上三點是我個人最常看到的問題,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