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故事的思維核心框架:Logline 第壹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Logline,可以解釋為故事綱要,相信大家耳熟能詳,網路上多有討論,為了彼此精進,我也分享個人的logline幾點淺見,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我個人的Logline為一式,依序切分為三段,本篇以W型英雄的旅程做示範:


第一段話 主角,以及層需*.

請檢視這樣的主角,觀眾是否能直觀理解,甚至檢視是否具有市場,如同日本青年漫畫愛用國高中生當作主角,中國穿越小說愛用上班族當主角.

*層需系指馬斯洛需求金字塔裡的五大層次需求

第二段話 遭遇了一場意外的戰爭*,層需完全毀滅.主角求助無門*.

請檢視這樣的遭遇,觀眾是否能感同身受.

*戰爭是個譬喻,可以改填入各種天災人禍.

*主角求助無門.重點在於讓觀眾理解並認同以原先的身分職業已經無能為力.

第三段話 主角決定重拾傳奇職業(技能)*

請檢視這樣的傳奇職業,觀眾是否期待.

*傳奇職業(技能)是接續在主角求助無門後,此時觀眾對於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然後對於他打算採取非常手段產生期待.


以下範例,是用我Logline的邏輯去編寫捍衛任務(John Wick: Chapter 1):

第一段話 一位鰥夫試圖重新展開新人生,

第二段話 一群搶匪闖入家中毀滅了他僅剩的一切,

第三段話 他決定撬開深埋在地底的箱子.


這樣編寫Logline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1. Logline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收斂:
    Logline是協助你避免故事從天馬行空變成野馬脫韁的思維框架,在思考故事的前中後任何時段,它都能輔助你穩住故事核心元素,如同一個畫框,框內任你揮灑,但你不會畫出框外.
  2. 避免貪多:
    Logline只是故事裡幾個核心概念的陳述,這段陳述的重點在於直觀易懂,趣味建立在幾個核心概念的組合與碰撞.只有直觀易懂,才方便檢視這個故事是否讓人可以理解,是否有趣,是否有市場.
    貪的意思是——企圖利用複合元素*來讓原本的核心概念*更有趣
    *核心概念:指的是主角的身分職業,主角的層次需求,主角遭遇了什麼,主角打算怎麼做.
    *複合元素:泛指非主角相關的人事時地物,以及會將主角複雜化的設定——譬如複合職業:如戰鬥法師,到底是法師還是戰士;複合身份:同時是丈夫又是老師;複合追求:又要榮耀又要金錢.
  3. 免除背景帶來的雜訊:
    許多Logline都有雜訊過多的問題,只有三段敘述,可以讓作者集中收斂,上述捍衛任務的Logline只要加上背景設定就能成立一個新故事——譬如架空世界如賽博龐克,但如果先把塞博龐克寫進去,故事的視角就會被分散到賽博龐克,甚至作者不自覺進入了細部設定.
    請注意避免生產沒有類型或背景就無法理解的故事.
  4. 避免過度依賴華麗詞藻汙染到故事:
    當你要把Logline講給他人聽或看時,難免會想堆疊文字創造效果,但覆蓋掉故事的本質,導致觀眾看不懂或是誤解就得不償失了,我們希望與受眾的溝通是在於精進內容,而不是解釋誤會.
  5. 方便生成劇情大綱:
    Logline不是故事的起點,是故事的地基.
    一個劇本從劇情大綱到完本,全都是建基在Logline之上,地基不需要華麗,需要的是堅實穩固,穩固的根本性在於它明確了故事的意涵,確立了故事的類型.


下篇,會以全面啟動舉例

以上,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