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生命的誕生,也是女性身心靈的重塑。當大家將焦點放在新生兒身上,卻往往忽略母親也正經歷一場內分泌與心理系統的劇變。這不是「情緒不穩」這麼簡單,而是有科學根據的身心反應。這段時期賀爾蒙水平的顯著變化,對新手媽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雖然這是暫時性的調整,但理解這些變化以及如何應對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產後心情如同坐雲霄飛車?─原來是荷爾蒙在搞鬼
剛生完寶寶,原本應該是捧著粉嫩小臉,享受母愛巔峰時刻,結果卻覺得自己像在颱風眼裡打轉──情緒忽上忽下、眼淚說來就來,甚至深夜躺在床上,也覺得有點受不了自己。其實,妳的心情變化背後可是有科學作證的。
- 雌激素 & 黃體素急速下滑
在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急劇升高比平常高出10至100倍以上,支持子宮生長和維持子宮內膜,黃體素也有助於促進平靜感。但在產後,這些賀爾蒙的水平迅速下降,這種急劇下降導致產後女性產生莫名的低落與焦慮感。(來源:Verywell Health|Postpartum Hormones) - 催產素 vs. 皮質醇:愛的荷爾蒙開闢新戰場
催產素(Oxytocin)有「愛的荷爾蒙」美名,負責拉近你和寶寶的心。但當新手媽媽熬夜、沒有支援、壓力山大時,有壓力荷爾蒙支撐的皮質醇(Cortisol)就來攪局,原本在產後應該回到正常水平的它,由於母親需要適應照顧新生兒的需求,水平下不去,導致焦慮、憂鬱和疲勞。(來源:NCBI PMC|Oxytocin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 睡眠剝奪大大影響情緒控制機制
更慘的是,睡不飽是媽媽的宿命,不但身為新手媽媽神經緊繃,半夜小孩一哭也別想好眠了。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讓增強杏仁核對情緒刺激的反應,同時卻減弱前額葉-杏仁核連結的情緒調節機制,睡不飽導致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與易怒,即使是最理智的媽媽也難以倖免。(來源:PubMed|The human emotional brain without sleep—a prefrontal amygdala disconnect)
產後情緒大揭密
1.Baby Blues(產後情緒低落)
產後情緒低落,也稱為 Baby Blues ,被認定為產後輕微且暫時性的情緒變化。大概有 50% 到 80% 的新手媽媽會經歷,眼淚莫名其妙溢出、好像裝了情緒定時炸彈,常在生完後一週內發生,通常在產後第 10 到 14 天左右自行緩解。這時候家人的支持相當重要,一句「我在這裡陪妳」真的是勝過萬語千言。(來源:Verywell Health|Postpartum Hormones)2.產後憂鬱症(PPD)
產後憂鬱症PPD 比產後情緒低落嚴重,可長達數月,產婦經歷持續性的情緒低落、失眠或嗜睡、食慾改變、自責感爆表,嚴重時還會閃過「沒有我孩子會不會更好」的危險想法。如果超過兩週還在循環低潮,務必找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或加入產後支持團體──早一步求助,就早一步回到晴朗的心情。(來源:NCBI Bookshelf|Perinatal Depression – StatPearls)
3.產後焦慮 & 強迫傾向(OCD)
也有部分媽媽,或許因為太擔心小孩的照顧產生心理焦慮,必須反覆確認寶寶是不是呼吸正常、腦中不停閃過「如果我弄錯怎麼辦」的負面畫面。若焦慮程度影響生活品質,也別害羞,及早向專業求助。(來源:NCBI PMC|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Course, Predictors and Comorbidity)
應對變化:處理與尋求支持!四招幫助自己走過這段非常時期
產後時期因為賀爾蒙波動以及作息改變,對身體和情緒的重大影響,新手媽媽優先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超級超級重要的。雖然體內賀爾蒙最終會在幾週到幾個月內穩定下來,身體也會做出調整,但積極應對和尋求支持的確是能讓新手媽媽順利走過風暴期的必要措施。
1. 察覺與求助,別輕忽持續性的情緒低潮
如果覺得自己像在情緒泥沼裡翻滾,而且超過兩週,別忘了尋求支持,包括向醫療或心理專業伸手、伴侶、有相關經驗的親友、還有媽媽社群、產後支持團體、方格子的那個媽媽,都是溫暖後盾。
2. 每天至少留10分鐘給自己
靜心練習,有助穩定神經系統,例如正念冥想有助改善產後焦慮與失眠問題。找個安靜角落,坐好、閉眼、專注呼吸,或者利用這10分鐘做自己喜歡的事,沉浸在正能量中,塗鴉著色、閱讀詩篇都對降低壓力有幫助。
3. 與伴侶或親人談話,釋放情緒壓力
跟伴侶或好友分享心情:「我不是想找解答,我只想有人聽我說說心情。」被傾聽本身就是最強止痛劑,讓情緒小怪獸安靜一陣。心理學研究發現,單單「被傾聽」就能讓大腦中扮演情緒中心的杏仁核活動降低,有效緩解情緒。
4. 照顧基本生理需求:睡眠、營養、社交
- 補眠:即使只有小睡20 分鐘,也能讓理智恢復 30%
- 均衡飲食:多吃鮭魚、亞麻仁油等富含 Omega-3 的食物,讓血清素(快樂激素)發揮效果
- 社交互動:媽媽社團、Line 聊天群,或偶爾跟好姊妹線上喝咖啡,「有人懂我」是對新手媽媽來說是很重要的情緒支持。
小結: 記得,這是暫時的
在科學眼中,產後媽媽所經歷的每一種感受,都有根有據,不是任性也不是太敏感。生產不只是身體的挑戰,更是大腦與心靈的劇烈轉換。在低潮時請記住——這身為新手媽媽的妳意志薄弱,也不是妳沒資格享受當媽咪的喜悅。產後風暴,總會過去,請給自己多一點溫柔和允許,優先好好照顧自己,可以更好地度過這個重要的轉變時期。關於這場重要的轉化,值得被看見,也值得被珍惜。
<<補充>>
太久沒來方格子^^,都忘記這篇有排程發布了,所以發佈時根本還沒好好編輯到自己喜歡的樣子,不過發佈就發佈了:) 這篇文章也是一次透過AI幫忙找資料的新嘗試 (應該打上#AI共創?),的確省下找資料的時間,但還是需要花許多時間去核實,如有疏漏之處,歡迎提供補足 ! 謝謝啦~
細心的格友大概已經發現開了新房間"成為媽媽的女子",裡面的文章(包括這篇)主要是寫給媽媽們 (也是想寫給以前的自己) ,總之是自己想寫很久卻遲遲沒動筆的主題(近鄉情怯的心情?),文章不定期發佈,如果你剛好是一位媽媽,對支持媽媽或育兒議題有興趣,歡迎按下追蹤,就不會錯過最近因為忙碌難得出現的新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