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枝住在三重,跟先生育有六個孩子,上有公婆,三代同堂十口人住在工廠兼住家的雙併透天厝。秀枝要料理家務,要幫忙工廠事務,要照顧公婆,分身乏術之下,對孩子就疏忽了,當孩子還小,用打的可以制止他們不乖的行為,當孩子一個一個走入青春期叛逆期,就變成六個孩子互打,秀枝在一旁勸不開,傷心欲絕,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媽媽。承認失敗,卻不知從何改變。
邊做邊學邊體悟,那時的秀枝才明白,父母說話孩子不聽,是因為父母沒有福德,秀枝也從一個貧病交迫的單親媽媽阿如口中體會女人要為自己活。為自己活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為自己植福,她永遠不會忘記罹患罕見肌肉萎縮症,全身蜷縮成一顆球的阿如氣若游絲的說,「女人如果好命,就算嫁到不好的先生,最後先生也會變好,因為厚德載物。女人若是歹命,就算嫁了難得一見的好先生,最後也會變壞,因為無福消受。」
阿如生下兩個女兒之後就發病了,先生在她最無助的時間遺棄母女三人,阿如生不如死,但是她不能死,因為女兒需要母愛。秀枝認為阿如是來度自己的,她示現婚姻與病痛的苦相讓她心生警惕和自省,原本對先生高要求,哪裡做不好張口就嫌棄,秀枝從阿如的遭遇看到自己的心胸狹隘和不知足,也讓秀枝知道只有行善積福才能扭轉命運。
老智者說,如果我們內心一直有孝的影子,老天爺都會不吝伸出援手。秀枝對六個青春期的孩子束手無策,婆婆又因不明病痛整天吟呻唉嚎,秀枝不忍老人家受罪,就跟老天爺許願終身吃素讓婆婆能夠得到正確的醫治。這個願發下去有上達天聽,醫生斷出婆婆因為身體機能退化快速,五臟六腑老化造成諸多不明疼痛,沒多久,婆婆就因為器官衰竭而往生了。婆婆往生之後,秀枝的時間多出來了,她也去校園當愛心媽媽,從愛別人的孩子體會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如何重新展現悟道之後的母愛。
二女兒小麗料理手藝十分出色,她是來接秀枝的慈善衣缽的,小麗每個星期都會到環保站做菜給老人吃,豪華程度就像鄉下辦桌,老人家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盛過一碗,從此只要輪到小麗做菜,環保站都會擠得水洩不通,滿滿都是老人家。當年的秀枝若沒有走入人群付出,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也看不到教養上的盲點,更不知道世間有一種智慧叫作見苦知福。就像老智者說的,每一個人都有善根,善根要啟發,就要從利益人群開始,就像掘福氣活泉,掘到最後一定是源源不絕,所以做好事最先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付出無所求
#做中覺
#見苦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