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個廣播節目: "青春點點點" ? 又或是現在唸出聽眾手寫信件,充滿光怪陸離的情感故事、人生教訓、奇葩交友體驗等等的"馬克信箱",以前小時候喜歡熬夜不睡,等到十一點,收聽他們情緒高張的有趣廣播;現在則是上班無聊會點開馬克信箱Podcast聽故事,聽著聽著,會有種,其實自己的生活或所遇到的坎,跟別人相比,也是可以感到知足及......不需這麼放在心上的釋然感?
而提到這個回憶是因為,廣播主持人馬克、瑪麗合體出的第一本書,歐遊點點點,就是描述他們兩個自助旅行的紀錄,而哈斯塔特,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拜訪地。


哈斯塔特,1997 年被列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座落於奧地利依山而建的一個小鎮,其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區之一,"Halls"在古賽爾特語裡面,就是鹽的意思,所以小鎮在被外界發現它迷人風貌以前,早期經濟完全是依賴鹽礦,也被稱為白金之城。
那時候從書中文字的描述,便對這個小鎮感到興趣,好奇她是怎麼樣的與世隔絕,及風景究竟多麼夢幻,可以被大家稱作「上帝遺落的明信片」,當時坐在倫敦小房間裡,封城半解禁狀態下班沒事就是看看電子書,就是邊看旅遊資訊分享,邊幻想規劃,Google了一下哈斯塔特,映入眼簾的景色讓我決定,在離開英國之前,無論如何都要去上一趟。
前往哈斯塔特的方法有好幾種,但除了自駕以外,其實都並沒有這麼簡單,而我選擇的方式更是讓我一路交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海陸空都來了,才抵達。而首先,因為當時暑期,許多歐洲人都忙著要去旅行曬太陽,所以朋友事先提醒我,機場人非常多,不能只提早兩個小時到機場,保險起見要兩個半到三小時,而我又買的是一大早的機票,所以我想說,那應該就搭個巴士過去沒什麼問題。殊不知,倫敦雖然鄰近機場很多,也的確有機場巴士,但...票跟座位不像我們在台北車站,班次穩定座位很多,我在大半夜拉著行李箱到了客運站才發現,根本沒票,無論我焦慮的刷了幾種方法都沒有,當下我的臉色鐵青想說,完蛋了!!於是快速拿出手機想解決方法,最簡單的當然是搭Uber,但那個價格,貴到我按不下去,正當我手抖著想說算了,用錢了事的時候,一位黑人西裝提著旅行包的男子出現了,我偷瞄到他也是按著往機場方向的客運,按了幾次後我便鼓起勇氣走上前,跟他說明,票都沒有了,如果你要去機場的話,The best option that we have right now is to share Uber ride together.(還順便故意帶過機場人流很多,太晚到可能過海關的速度會讓我們趕不上飛機) 他考慮了一兩分鐘,便點點頭,跟我一起叫了台Uber上了車。
一路上邊搭車的時間,跟著他閒聊,不過時隔久遠,現在只記得他非英國人,因為工作關係出差,要趕會議等等,邊聊倫敦的感想,稍微介紹一下自己之類。但想想都覺得,當時在倫敦的自己真的一副鐵膽,拉著一個陌生人大半夜的就一起搭車了。
這次規劃的行程,會是住在哈斯塔特一晚,然後轉往維也納市區,所以一共會是四天三夜的行程,從London (Stansted)機場搭到Salzburg薩爾斯堡機場,那關於從薩爾斯堡出發的交通選項組合有很多種,我選的是都體驗一次的版本: 公車/火車/渡輪
從機場搭電軌車到市區後,轉搭Salzuburg Hbf(公車路線150)往Bad Ischl Bahnhof,大約90分鐘,接下來,在Bad Ischl公車站下車後走到火車站轉搭火車到Hallstatt Bahnhst大約30-40分鐘,最後一段則是渡輪,對,雖然站名叫Hallstatt,但其實在對岸,所以要搭從車站旁小路往下走去搭船,約五分鐘可以抵達。那這裡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點,就是現金,重要到我需要加粗畫底線,多數旅行我都沒有帶太多現金,因為信用卡或者Debit Card的覆蓋範圍太廣了,所以為了安全跟方便,我只會帶一點點歐元在身上,結果偏偏這次,客運需要以外,渡輪也要,而薩爾斯堡的機場又很小,克服了客運以後,沒想到渡輪時卡關,火車站只能說什麼都沒有!! 只好拿出英鎊用更高的價格臨時請了旁邊也要搭渡輪的陌生人幫忙,勉勉強強才上了渡輪,心理一度以為我要游過去了吧.....
好不容易克服了夏季度假潮的海關,一路拉著登機箱上上下下,努力過關克服這段辛苦路途的我,卻簡簡單單的就被路旁的風景所治癒了,幽靜的偏鄉路邊等著公車,環山無人的火車站,渡輪過湖時湖面如鏡面般映出山頭撒落的日光,讓人可以瞬間對旅途的所有艱辛忘懷,當看到依傍著山的小鎮,可以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翻騰與感動。

美到真的像是一張明信片
拖著行李箱,先前往我所預定的住宿-Pension Leopoldine,住宿一個晚上的費用大約是126歐元,離下船後的廣場不遠,整體來說是傳統木屋感的住宿,沒有電梯,帶著行李箱打開房間門,空間很舒適,不大但乾淨整齊,我很喜歡,簡簡單單收拾拿了我需要的相機等等,把握時間到小鎮上走走。
哈斯塔特小鎮其實並不大,單純步行從頭到尾應該依小個小時內可以草草把前後一條主街走完,鎮上其實商店也不多,主要一些小店與販售以"鹽"這個元素的商店以外,若想要採買些生活用品也只有主街尾的一間小超市,撇除當時因為疫情,其實人並不多,但已知的目前,陸續看到許多報導是當地居民對於源源不絕且影響到日常生活舒適度的觀光客越來越感冒了,所以有出現居民抗議及一些反彈要求,相對來說希望大家在參觀小鎮時也要,保護小鎮的美麗寧靜。
距離我住宿不遠就會走到噴水池,而後右轉,就是小鎮唯一的主街;走不久就可以抵達湖邊,湖邊有個經營SUP及遊湖船的店家,雖然一直以來沒試過SUP,本來蠻心動的,但想到根本沒帶短褲拖鞋裝備不齊全的我,便決定花了錢,選擇體驗自己開船的電動遊湖船(手遊船我只能說,太累了~)

這是我很推薦的遊湖體驗,,我選擇慢的電動船並豪邁的選購一小時,而整個流程很快,連救生背心都沒穿,店家跟你指示如何操作並告訴你無線電chanel後,就讓你出發了。
大約在航出店家視線沒多遠,發現這行程有多愜意後,我就幾乎是腳放高高的,跟在客廳沙發般的後躺,享受湖中央只有我和船的馬達聲,恣意控制方向的樂趣。(大力大力推荐一定要來體驗一下,並且用不一樣的視角欣賞哈施塔特)



歸還船之後繼續往小鎮後面走,一路上其實店家並不多,一旁也多數是以住家為主,以不打擾為原則來說,可以逛的區域並不算多,尾巴的超市其實販售的商品種類也較為簡單,便準備提前找晚餐的餐廳,這件事比較需要注意是因為,其實鎮上的餐廳並不多,且也較早休息,不像以前在西班牙等當地人都是八九點後吃晚餐,而吃完晚餐後沒多久我就回住宿休息了,當天晚上坐在小小的陽台(對,我就是那種只要有陽台就非要坐在外面享受一下的人),印象很深刻的是因為沒有光害而看到了滿天星河,及劃過的一顆流星。

夏季好晚才天黑,好險我帶了辛杯麵
隔天一早前往小鎮尾端的...最重要景點?也就是小鎮名稱由來_
鹽礦Salzwelten Hallstatt
搭乘纜車往上後一路有一些小景點,及景色很美可以拍照留念的Skywalk,而如果有租借導覽機的可以聽,直到步行至參觀入口,就會依順序分組場次入場,並換上防護衣(建議要穿唷,因為除了礦坑內寒冷,也是在裡面滑行或移動時保護自己),記得!建議不要穿露腳趾的涼鞋拖鞋等。另外~如果你要參觀鹽洞,請買上下山來回纜車+鹽洞tour的組合票比較便宜,且每年、每季鹽洞開放時間不一定,行前請上官網再做確認,避免撲空唷。


提醒,自2025年9月,鹽礦跟滑梯整個關閉整修,開放日請參官網資訊
於鹽礦入口簡單講解歷史後便會坐著很可愛的鐵軌運貨小火車進到鹽礦礦坑內,裡面會在鹽礦穿插燈光音效效果,並講解以往的礦工是如何在裡面移動,及與海鹽不同,究竟為何在山區會有鹽坑等地知識,而哈施塔特鹽礦除了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礦坑以外,最後也最重要的就是,在哈施塔特的礦坑中有歐洲最長的礦坑木製滑梯,總共有兩段可以體驗,一段較短一段較長,穿防護衣也是為了滑行不會有勾到衣物的問題,這個小小的體驗真的很適合喜歡玩小設施的我,好玩!推薦!

SKYWALK景色很美
出來後及小鎮尾巴都有一些賣鹽或者相關商品的紀念品店,特別再最後推薦大家一下,當然習慣帶小紀念品回家的我也沒有錯過,除了基本的玫瑰鹽、鹽燈以外,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香料鹽,可以多逛逛,然後選擇喜歡的帶回家下廚,享受不一樣的儀式感,也是很棒的伴手禮選擇。(到現在廚房還有著使用中未用完的香料鹽,每次煎雞腿肉或者牛排都會灑上一點)
最後要說,哈施塔特整理來說,不易到達,需要在交通這件事情上多花點心思,小鎮小小的,多為當地居民為主,雖然有些商店但也不到很多,住宿選擇較簡單較少,隔天我也就搭火車轉車再轉車的,大半夜才抵達維也納多留了兩天才回倫敦;如果想要將哈施塔特列入旅遊行程中,會比較建議像是我第二次,帶著我家人來訪的方式,也就是開車,並且將他與南德黑森林一帶排在一起。
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因小鎮居民對於素質較低遊客的行為反彈,提前注意是否開放進入及停車問題,如果不允許,停在前一個小鎮搭火車或者騎腳踏車也是可以過來的唷!
而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尊重小鎮與世隔絕的寧鎮舒適,我們只是小小的過客,想一探這裡的幽美絕景以外也不要讓他成為絕響,如山嵐一樣淺淺的來,淡淡地離開,只帶走美好的回憶才是對彼此最好的相處之道。
那這篇就簡簡單單到這裡啦~ 悠悠的飄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