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管會開放主動式ETF的成立,立刻成為投資人的新寵。以00981A為例,上市3個月,漲幅居然超過30%,大勝大盤的漲幅。主動式ETF該不該買呢?
高股息ETF因為金管會有意嚴控股息的發放,讓投資人開始產生疑慮,但主動式ETF上市後的超高報酬率,卻讓投資人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或許未來高股息ETF的熱度會被主動式ETF取代,成為值得觀察的重點。
主動式ETF和之前所有的被動式ETF最大的差別,在於它們完全看基金經理人的選股和擇時買賣的能力,目的就是要打敗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他們的出現就是要吸引不甘只拿到後者所能提供的市場平均報酬的投資人。
被動式ETF換股有一定的規律,如一年或半年或三個月才能變更持股,但主動式ETF完全不受此一限制,只要經理人決定要汰弱留強,就可以隨時進行。
主動式ETF其實和之前大家購買的共同基金非常類似,只是前者可以在盤中隨時買賣,所以每個人當天買賣的價格都不一樣,但後者需要提出申購,價格則為基金當天的淨值。此外,主動式ETF必須每天公布持股明細,但共同基金則只要每一季公布即可。
主動式ETF可以買嗎?當然可以,但你在購買之前,可能要先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ETF?回答之後,或許你就認為不該買了。
主動式ETF主要希望打敗的對象,是市值型ETF(以下以0050做代表)。如果你有買0050,這時才要來思考該不該買主動式ETF?
你是因為看到2020年之後,0050因為台積電占比極高,所以也帶動它的報酬率大漲,甚至因此讓0050自2003年上市以來的年畫報酬率超過10%,才決定棄個股而買0050嗎?如果是這樣,你當然該買報酬率可能更高的主動式ETF。
ETF當年設計的初衷,只是希望能「複製大盤」,而不求能打敗大盤。但是因為各家投信基於競爭的關係,以及投資人對更高報酬率的追求,之後推出的ETF已經完全背離了初衷。
這種需求帶動了後來很多主題型ETF的推出,但受到各產業不同的發展,有些還是輸給了大盤,這才讓投信公司決定推出主動式ETF,希望透過專業經理人與研究團隊挑出更具上漲潛力的股票,來達成打敗大盤的目標。
目前上市的主動式ETF都打敗了大盤,所以一定會鼓勵其他投信公司繼續跟進,發行更多的主動式ETF。如果你是追求更高報酬率的投資人,當然就該買了。你現在可以選擇的標的不多,但屆時各家推出越來越多時,你恐怕就會出現「選擇障礙」,就像以前選個股一樣地困難了。
不過,我必須提醒的是,這些主動式ETF都是在2萬點以上成立的。在此股市相對高檔推出,自然是相信它們可以在大盤即使回檔時,依然能維持繼續上漲的績效。但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嗎?
如果你是因為只希望取得市場平均報酬,才買0050的話,我就認為你無須心猿意馬,想買報酬率可能更高的主動式ETF。因為是「可能」所以當然也存在輸給大盤的機會,不是嗎?你買0050本來非常安定的心態,可能因為買市值型ETF而開始出現焦慮,而這已經不是你買0050的初衷了。
以下是四個「如果你從未買過0050」的狀況,該不該買主動式ETF呢?
一、如果你從未買過0050,還是以「個股投資」為主,以為自己有能力打敗大盤,但結果你還是從未打敗大盤,甚至還在虧損中,我就建議你該買主動式ETF,畢竟專業經理人的能力一定比你強得多。
如果你有選股的能力,每年績效也都打敗大盤,我建議你可以買一些主動式ETF,也算是一種風險分散吧!
二、如果你從未買過0050,都是買高股息ETF(如0056)的話,意謂你更保守,只想每一季有穩定的股息入帳,那麼就無須考慮該不該買主動式ETF了。我建議你如果想積極一點,追求更高的投資報酬率,該買的是相對更讓人安心的0050,而不是主動式ETF。
三、如果你從未買過股票,都是透過購買共同基金來投資的話,那就沒必要買主動式ETF,因為這和你原先的投資方式差異不大。因為你得在盤中決定買進ETF的時機,對你來說,恐怕是非常困難的事,那又何必給自己添煩惱呢?
四、如果你從未買過股票,都是透過購買儲蓄險來投資,或甚至都放銀行定存的話,那就更不必為要不要買主動式ETF,而庸人自擾了。看來你一定是超級保守的人,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跨出買股票的第一步,還是先從0050、0056開始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