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自己的看法很一般。瞭解自己武功平平,沒想過追求更高境界,只求能做好派任工作,不要送命就好。

AI生成
我們都想被世界認可,這也是驅動我們翻開武俠小說的動力。不論主角是從小人物開始爬到頂天立地的真男人,還是從高處滑落再歷經苦難復仇的劇情,都滿足了人生不算白活的理想。但年紀越大,所謂的武林就離自己越來越遠,要被現實折磨過才知道光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足以耗去心中的雄心壯志,那些俠客終究不是活在現實世界中。
如果你也對這樣風光、瀟灑的武林漸漸失去興趣,那或許《尋隱劍》會是重拾武俠小說的好契機,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寫給大人的武俠小說,或者說寫給不得志者的武俠小說會更為貼切。伍軒宏《尋隱劍》裡的主角鏢師林德宇在各種武俠小說裡是個很獨特的存在。他具備有水準的劍法,但不足以讓他承接重要的鏢案;他為鏢局工作,但身為外鄉人卻使他無法循得一處認同之地。不像是傳統武俠中,我們認為的俠者是能伸張正義、呼朋引伴而四海翱翔著。但林德宇不是,他胸無大志、沒有深刻入骨的戀情,也與名門正派無緣,就連讓他承擔重責的鏢局都對他毫無期待。在運送佛像密件時,掌櫃最後叮嚀的是,鏢局不願名言的規定,要他記住可以棄鏢保命。在尋找朝廷重犯時,對方也不忘吩咐說,你只是個幫手,有危險就撤,別犧牲生命。他不是大俠,充其量就是現今路上可見庸庸碌碌的街頭中年上班族,沒有甚麼多華麗的未來,要維持平凡就已經竭盡所能了。
就連捲進朝廷大案,與政商間的紛擾時,林德宇都沒有甚麼突出表現,他沒有一騎當千的霸氣,費盡心思、略施小策才換來安全交鏢,重大的尋人任務也只能眼睜睜看人被朝廷斷手帶走。旅程中結交的旅伴沒有幫主、武林名宿這種腳色,多是默默無名只有別稱或姓氏,連在書中都不足以留名者。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劇情,魅力何在?

讀完本書的我沒有甚麼深刻悸動,卻不知為何有種情緒久久未能釋懷。想了很久才發現,林德宇就是我,一個不會成為李尋歡、楚留香或陸小鳳這樣名流天下的俠者,一個為了生活而汲汲營營的平庸者。或許有個小優點,偶爾能令他人眼睛為之一亮,就像林德宇斬首白甲武士時,留在眾人眼中的英姿,但人生亮點也不過如此,終究沒有力挽狂瀾的才能。或許能讓心上人獲取一時溫飽,但始終必須面對在未來日子裡起伏不定的波瀾,而無法給予太有力的承諾。
我們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認知到,自己不是年輕時自己以為會成為的那種模範。世界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還要廣,人生也比我們預期的更加苦、更加無奈。而可以成為媒體亮點的,也不過就是那百萬、千萬或億分之一的人。
但這些認知不是要讓自己放棄、隨波逐流而活,而是我們該找回屬於自己的武林,就像德宇一般,沒有經歷甚麼大事、沒有身懷絕世武功,但他能為了心上人小珪而保護自己,他也是樵夫阿星、掌櫃還有方統領眼中值得託付任務的人物,即便任務失敗了,但盡己所能足已,對他人來說依舊有了不錯的評價。盡力而活,總有一天環顧四週,你就能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已然成形了屬於你的武林。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俠者?
如果我是學生,這本讀來就索然無味,畢竟風花雪月、情緒回憶的描寫量遠大於高手對招、門派相殺的部分。總是要受過傷、失去過什麼,才能懂那種無能為力,只能接受的心境轉變,也才能懂所謂平淡才是人生最難追求的目標。
也才能告訴自己,在汲汲營營一生後,還是留下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