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
成都的天空正下著細雨,薄霧籠罩著城頭,街道上的青石板被打得發亮。這座自古繁華的西蜀重鎮,眼下卻多了一份壓抑的氣息。民國初建,軍閥角力,外國商館遍布,城裡人表面上照舊過日子,心裡卻都知道,這世道不比從前。
梁家坐落在城西一條靜巷。這是一戶世代書香的門第,祖上曾有進士出身,雖然官運不顯赫,但留下清譽與書卷。幾代人傳下來,積蓄了些田產與藏書,日子過得不算大富,卻在鄉里頗受尊敬。
梁正是梁家的獨子,自幼聰穎好學,文章立意高遠。少年時便能在鄉試裡脫穎而出,鄉人皆稱他為「梁秀才」。只是他性情耿直,凡遇不平之事總要直言,對地方官的苛政也敢當面指摘。他常說:「讀書人若只為溫飽,那還算甚麼讀書人?」
雖說梁正父母早逝,幸而有許曼雲相伴。
許曼雲是他的妻子。她出身於南充的商賈許家,許家兼營書香與生意,既有文化底蘊,也有錢糧支撐。
曼雲自幼聰慧,琴棋書畫樣樣通,唯身子羸弱,常年病痛。嫁到梁家後,她盡心操持內宅,性子柔婉卻不失堅毅。她比丈夫更懂人情世故,也更明白這亂世兇險,因此凡事總多留一分心眼,暗暗為家裡準備退路。
那一年,她懷了第一胎。孕期反應異常嚴重,面色日漸消瘦。梁正見狀,焦急如焚,決意尋個可靠的幫手照料妻子。
細雨中,一個衣衫單薄的女子走進梁家院落。她名叫高玉清,來自四川鄉下。十二歲時被賣作童養媳,丈夫雖體貼,但命途多舛,不久便病逝,兩個孩子也接連夭折。婆婆痛罵她是「掃把星」,將她趕出家門。她回娘家,親人同樣嫌她命硬,幾番逼嫁,她終於心冷如灰,只身進城謀生。
她會的只有家務,便靠幫人洗衣做飯度日。有人聽說梁家要請人伺候孕婦,便介紹了她。這天清晨,她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粗布衫,背著小小的包袱,神情拘謹地站在梁家門口。
許曼雲正坐在廊下,手裡捧著一盞溫茶。見她走近,便露出笑容:「這位便是高姐吧?一路辛苦了,快進來歇歇。」
高玉清慌忙低頭:「不敢當,不敢當。太太能收留我,已是恩德。」
她說話時,眼神閃躲,雙手緊握,似乎隨時準備被喝斥趕走。
梁正自書房出來,隨意掃了高玉清一眼,點點頭,便又回到桌前。他的心思仍在書卷之中,對這些家務事並不多問。
入夜,梁家廚房飄出飯菜香。這是高玉清第一天做飯,她手腳麻利,雖然只是些清粥小菜,卻格外合口。飯菜端上桌後,高玉清立刻退回廚房,自己端了一碗稀粥在角落吃。
許曼雲覺察到,便輕聲喊她:「高姐,怎麼不一起來用飯?」
高玉清慌忙擺手,低聲說:「太太,我命不好,村裡人都說我是掃把星,若坐在主人的桌前,只怕衝了你們的福氣。」
梁正聽了,眉頭一皺,哼了一聲:「蠢話!荒唐!」
高玉清臉色一白,身子瑟縮。
許曼雲卻沒有責怪,她溫柔地看著高玉清,伸手拉住她的胳膊,聲音堅定:「高姐,新世道了,哪裡還講那些陋俗?你既進了這門,就是我們家的人。往後吃飯,必須與我們同桌。」
「這不成吧……」高玉清手足無措,眼裡滿是恐懼。
「若你不肯坐下來吃,就是不把我當一家人。」許曼雲語氣柔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這一句話,像一股暖流,直擊高玉清冰冷的心。她怔怔望著眼前這位氣若幽蘭的女子,手心微微顫抖,終於在她的拉扯下,緩緩在桌邊坐下。
梁正看著這一幕,沉默片刻,終於沒有再多言,只是默默夾了幾筷子菜放進妻子的碗裡。
這一頓飯,三人幾乎無多言語。對高玉清而言,卻像是踏進了另一個世界。她自丈夫亡故以來,從未有人願意與她平等同桌。那一刻,她的眼眶發熱,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感激。
夜深時,高玉清躺在偏房的木板床上,聽著院外細雨與蟲鳴,淚水無聲滑落。她在心裡默默立誓:這一家既不嫌棄她,她便要傾盡一生,報答這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