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快朵頤了一塊《丁骨牛排》,這是來自女兒的熱情款待。
難得她心情大好,主動提出「請客」的邀請,豈能不把握機會,好好享受一頓呢?
沒想到牛排才端上桌,高中暑期打工的回憶就悄然湧現心頭,遙遠但仍顯得清晰。

▲ 美味當前,食指大動
牛排種類部位隨著使用牛隻部位的變更,有英式與美式兩類,其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丁骨牛排的雙重滋味
丁骨牛排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塊牛排中同時結合了兩種口感:
菲力(Tenderloin):肉質細嫩、油花少,口感軟嫩。紐約客(Striploin):油脂較多、風味濃厚,咀嚼感十足。
因此,一口之間便能同時品味「細緻」與「豪邁」,難怪它一直是牛排迷心中的經典。
青澀年代的打工回憶
這塊牛排,讓我不禁想起高中暑假在西餐廳打工的日子。
那時暑假不想上輔導課,找了間剛開幕的西餐廳,主打「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最貴的排餐就是丁骨牛排。每當端盤上桌,牛排表面熱氣蒸騰,上面放著一坨牛油🧈,滋滋的聲音伴隨濃郁的香氣,總讓我忍不住猛咽口水。
當時的我,只能看著客人享用,心裡卻一直想著:有一天也要大快朵頤。
初嚐牛排的震撼
更早之前,還有一回難忘的經驗。
國二時,親戚宴請我們一家,我才有了第一次嚐到牛排的滋味。
鮮嫩多汁的肉排🥩,冒著熱氣、帶著血紅色澤 (肌紅蛋白),盛放在潔白燙手的瓷盤裡,對那時的我來說,這已是奢華的大餐。
不懂西餐禮儀的我,僅僅記得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怯生生地看著這就是牛排啊。
美食與記憶
在那個年代,西餐象徵著「高級餐飲」。
長大離家讀書後,若有值得慶祝的事,也會邀約同學一起吃頓好的打打牙祭,只是阮囊羞澀上不起高檔西餐廳,我家牛排或是貴族世家,就很享受了。
隨著年紀漸長,經歷過許多珍饈佳餚,早已不再把食物本身看得如此重要。
真正讓人難以忘懷的,往往是勾起回憶的味道:
那一塊牛排,不只是口腹的享受,更是串起青春記憶與生活溫度的連結。
⸻
歡迎前往【 NOWA 50+ 的風景 】與我進一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