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遇到無法出席的開庭日期,如何向法院聲請更改?
2
被詐騙後錢要不回來的4種方法
3
為什麼訴訟書狀需要三份?書狀送件必知流程
4
如何通過電話快速與法院書記官溝通案件?
5
家中成年子女,是時候獨立了嗎?父母如何使用法律助其「長大」
1
遇到無法出席的開庭日期,如何向法院聲請更改?
2
被詐騙後錢要不回來的4種方法
3
為什麼訴訟書狀需要三份?書狀送件必知流程
4
如何通過電話快速與法院書記官溝通案件?
5
家中成年子女,是時候獨立了嗎?父母如何使用法律助其「長大」
職場隨筆
搞錯一個字,案件被發回!最高法院親上火線,教你分清“共同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78號明確指出:「不真正連帶債務」與「共同債務」性質不同,不可混用。立山公司訴狀聲明矛盾,原審未釐清即判決,遭最高法院指程序瑕疵、發回重審。訴訟聲明的清晰,才是法律專業的底線。
2025/10/22
2
2
多數決不等於公平:合法出租,卻撕裂了家人
A持有六成房屋,主張出租;B、C反對。 依民法823條,多數決有效,但少數仍可主張分割。 這起共有糾紛揭示:法律允許共存,卻更鼓勵分手。 多數決解決效率,卻未必能修補人心—— 真正的公平,常藏在制度之外。
2025/10/16
2
父親全留遺產給兒子,女兒打官司奪回她的那一份公道
新竹一名父親立遺囑,將所有房地產留給兩名兒子,理由是「女兒嫁人有夫家照顧、外姓人不該分祖產」。女兒不服提告。法院認定遺囑形式有效,但內容侵害特留分,判決女兒仍享有遺產的十分之一。此案凸顯傳統家族觀念與法律公平的衝突。
2025/10/15
共有人不讓我進去!這樣算侵占嗎?
兄弟姊妹共有房子,卻因使用權引發爭執? 共有人仍保有法律上的使用與分割權,不可被拒絕。 但與其直接訴訟,不如先啟動「第三力」—— 透過律師函、調解程序,讓法律成為界線,而非武器。 家庭問題,也能依法、理性、保留餘地地解決。
2025/10/10
1
2
「沒給扶養費,就不能看小孩?」錯!探視權不是籌碼
很多人誤以為沒給扶養費就失去探視權, 但法律明確指出,探視權是基於親權產生,與金錢無關。 拒絕對方探視,反而可能違法。 正確做法是保存證據、聲請法院裁判或聲請履行裁定, 讓孩子在安全的情感環境中與雙方父母保持連結。
2025/10/09
2
傳子不傳女?面對家族壓力,你需要的是第三力!
家庭繼承的糾紛,常讓親情與理性兩敗俱傷。許多女性在「傳子不傳女」的壓力下,被迫放棄繼承。其實,真正的解法不是忍耐或爭吵,而是主動創造「第三力」——請中立的專業律師介入,讓情緒與權益都能被傾聽,讓家人重新有機會在尊重中對話。
2025/10/08
提存10年不領就歸國庫!你知道怎麼算嗎?提存法第18條懶人包
提存法第18條規定,當初提存的「供擔保原因」消滅後,才能聲請返還,且須在10年內完成,否則提存物歸國庫。常見原因包括判決確定、假執行宣告失效、撤回或駁回執行、調解載明不保留、受益人同意返還等。不同情形有不同的起算點,必須準確掌握並備妥證明文件,才能避免錯失時效。
2025/10/07
房子低價賣兒子=附負擔贈與?母親怒告撤銷贈與,兒子敗訴返還 170 萬!
母親以低價出售房地給兒子,並免除 170 萬價金,性質屬「附有負擔之贈與」。兒子承諾奉養父母並允許同住,卻反悔趕父母搬出。法院依民法第 412 條認定兒子未履行負擔,母親得撤銷贈與,判決兒子返還 170 萬及利息。本案提醒:贈與附帶條件具有法律效力,子女若違背承諾,父母可依法撤銷。
2025/10/01
1
法律雖沒規定,但你不能隨便穿!開庭服裝指南
法律沒有規定開庭服裝,但這是攸關權利與自由的重要場合。服裝是外在符號,影響法官的觀感。建議選擇整齊、莊重的服裝,避免拖鞋、短褲、奇裝異服。想像自己是法官,問問自己:「看到這樣的穿著,會覺得這人認真嗎?」尊重場合,就是尊重自己。
2025/09/29
1
2
自家門口逆向停車也違規?法院判決給答案!
臺南男子將車停在自家門口逆向,被警方依《道交條例》開單。他主張土地屬私人所有,但法院認定該地屬公眾道路,仍須遵守順向停車規定,訴訟駁回。本案提醒:土地所有權不影響交通規則適用,只要供公眾通行,就必須依規停車,否則不僅會被開單,連上法院也難翻案。
2025/09/29
1
查看更多
搞錯一個字,案件被發回!最高法院親上火線,教你分清“共同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78號明確指出:「不真正連帶債務」與「共同債務」性質不同,不可混用。立山公司訴狀聲明矛盾,原審未釐清即判決,遭最高法院指程序瑕疵、發回重審。訴訟聲明的清晰,才是法律專業的底線。
2025/10/22
2
2
多數決不等於公平:合法出租,卻撕裂了家人
A持有六成房屋,主張出租;B、C反對。 依民法823條,多數決有效,但少數仍可主張分割。 這起共有糾紛揭示:法律允許共存,卻更鼓勵分手。 多數決解決效率,卻未必能修補人心—— 真正的公平,常藏在制度之外。
2025/10/16
2
父親全留遺產給兒子,女兒打官司奪回她的那一份公道
新竹一名父親立遺囑,將所有房地產留給兩名兒子,理由是「女兒嫁人有夫家照顧、外姓人不該分祖產」。女兒不服提告。法院認定遺囑形式有效,但內容侵害特留分,判決女兒仍享有遺產的十分之一。此案凸顯傳統家族觀念與法律公平的衝突。
2025/10/15
共有人不讓我進去!這樣算侵占嗎?
兄弟姊妹共有房子,卻因使用權引發爭執? 共有人仍保有法律上的使用與分割權,不可被拒絕。 但與其直接訴訟,不如先啟動「第三力」—— 透過律師函、調解程序,讓法律成為界線,而非武器。 家庭問題,也能依法、理性、保留餘地地解決。
2025/10/10
1
2
「沒給扶養費,就不能看小孩?」錯!探視權不是籌碼
很多人誤以為沒給扶養費就失去探視權, 但法律明確指出,探視權是基於親權產生,與金錢無關。 拒絕對方探視,反而可能違法。 正確做法是保存證據、聲請法院裁判或聲請履行裁定, 讓孩子在安全的情感環境中與雙方父母保持連結。
2025/10/09
2
傳子不傳女?面對家族壓力,你需要的是第三力!
家庭繼承的糾紛,常讓親情與理性兩敗俱傷。許多女性在「傳子不傳女」的壓力下,被迫放棄繼承。其實,真正的解法不是忍耐或爭吵,而是主動創造「第三力」——請中立的專業律師介入,讓情緒與權益都能被傾聽,讓家人重新有機會在尊重中對話。
2025/10/08
提存10年不領就歸國庫!你知道怎麼算嗎?提存法第18條懶人包
提存法第18條規定,當初提存的「供擔保原因」消滅後,才能聲請返還,且須在10年內完成,否則提存物歸國庫。常見原因包括判決確定、假執行宣告失效、撤回或駁回執行、調解載明不保留、受益人同意返還等。不同情形有不同的起算點,必須準確掌握並備妥證明文件,才能避免錯失時效。
2025/10/07
房子低價賣兒子=附負擔贈與?母親怒告撤銷贈與,兒子敗訴返還 170 萬!
母親以低價出售房地給兒子,並免除 170 萬價金,性質屬「附有負擔之贈與」。兒子承諾奉養父母並允許同住,卻反悔趕父母搬出。法院依民法第 412 條認定兒子未履行負擔,母親得撤銷贈與,判決兒子返還 170 萬及利息。本案提醒:贈與附帶條件具有法律效力,子女若違背承諾,父母可依法撤銷。
2025/10/01
1
法律雖沒規定,但你不能隨便穿!開庭服裝指南
法律沒有規定開庭服裝,但這是攸關權利與自由的重要場合。服裝是外在符號,影響法官的觀感。建議選擇整齊、莊重的服裝,避免拖鞋、短褲、奇裝異服。想像自己是法官,問問自己:「看到這樣的穿著,會覺得這人認真嗎?」尊重場合,就是尊重自己。
2025/09/29
1
2
自家門口逆向停車也違規?法院判決給答案!
臺南男子將車停在自家門口逆向,被警方依《道交條例》開單。他主張土地屬私人所有,但法院認定該地屬公眾道路,仍須遵守順向停車規定,訴訟駁回。本案提醒:土地所有權不影響交通規則適用,只要供公眾通行,就必須依規停車,否則不僅會被開單,連上法院也難翻案。
2025/09/29
1
查看更多
AI法製室
繼承土地驚見民國74年的抵押設定?法院:抵押權已失效
士林地院近期判決一起罕見的「40年舊抵押權」案件。繼承人發現土地仍掛著74年設定的抵押登記,債權人卻已失聯。法院認為債權不存在、抵押權自然失所附麗,判決繼承人勝訴並准許塗銷登記。這起案例提醒:沒有債權,就沒有抵押權。
2025/10/30
2
2
被詐騙後錢要不回來的4種方法
這篇是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如果你被詐騙,報警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 「刑事附帶民事求償」,讓詐騙犯賠償你的損失!💰 如果沒錢請律師,現在有 AI 工具可以幫你整理書狀,自己向法院提出求償!即使詐騙犯沒錢,求償判決仍然有效,未來可扣押其財產! 不讓詐騙犯逍遙法外,請務必善用你的權利!⚖️
2025/02/26
4
10分鐘建構閱讀柯文哲京華城案的場景
本文試著用AI技術,快速的了解近期熱門的柯文哲京華城案司法新聞。
2024/12/27
2
如何利用AI整理出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方式
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的會面交往安排需清晰明確。參考法院範例並結合家庭需求設計方案,利用AI輔助生成協議與會面交往方式附表,能有效提高效率與準確性。最終達成雙方共識或提交法院裁定,有助於保障子女利益並減少未來爭議。
2024/12/26
3
別再拖了!利用AI完成共有物分割圖
共有物分割需制定詳細方案,包括決定分割位置、分配比例及列出共有人名單。使用AI可快速計算分割比例,並生成分配圖面,甚至能調整細節以符合特定需求。透過AI輔助,分割流程更高效、更準確。
2024/12/25
取得本票裁定後,如何利用AI快速啟動強制執行?
取得本票裁定後,債權人需以書面方式聲請強制執行,並註明執行標的。執行標的可包括土地、房屋及其他資產。利用AI工具協助自己撰寫書狀,通過正當法律程序,最大程度保護債權人的權益。
2024/12/19
3
借錢給別人,如何利用AI避免一場難打的官司?
在法律上,借貸請求須證明雙方有借貸合意且借款已交付。匯款可憑轉帳紀錄,現金交付則須在借據上寫明「已收受現金⋯⋯無誤」,並由雙方確認簽名。設計妥善的借據,是保護自己借貸權益的關鍵。
2024/12/17
3
繼承土地驚見民國74年的抵押設定?法院:抵押權已失效
士林地院近期判決一起罕見的「40年舊抵押權」案件。繼承人發現土地仍掛著74年設定的抵押登記,債權人卻已失聯。法院認為債權不存在、抵押權自然失所附麗,判決繼承人勝訴並准許塗銷登記。這起案例提醒:沒有債權,就沒有抵押權。
2025/10/30
2
2
被詐騙後錢要不回來的4種方法
這篇是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如果你被詐騙,報警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 「刑事附帶民事求償」,讓詐騙犯賠償你的損失!💰 如果沒錢請律師,現在有 AI 工具可以幫你整理書狀,自己向法院提出求償!即使詐騙犯沒錢,求償判決仍然有效,未來可扣押其財產! 不讓詐騙犯逍遙法外,請務必善用你的權利!⚖️
2025/02/26
4
10分鐘建構閱讀柯文哲京華城案的場景
本文試著用AI技術,快速的了解近期熱門的柯文哲京華城案司法新聞。
2024/12/27
2
如何利用AI整理出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方式
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的會面交往安排需清晰明確。參考法院範例並結合家庭需求設計方案,利用AI輔助生成協議與會面交往方式附表,能有效提高效率與準確性。最終達成雙方共識或提交法院裁定,有助於保障子女利益並減少未來爭議。
2024/12/26
3
別再拖了!利用AI完成共有物分割圖
共有物分割需制定詳細方案,包括決定分割位置、分配比例及列出共有人名單。使用AI可快速計算分割比例,並生成分配圖面,甚至能調整細節以符合特定需求。透過AI輔助,分割流程更高效、更準確。
2024/12/25
取得本票裁定後,如何利用AI快速啟動強制執行?
取得本票裁定後,債權人需以書面方式聲請強制執行,並註明執行標的。執行標的可包括土地、房屋及其他資產。利用AI工具協助自己撰寫書狀,通過正當法律程序,最大程度保護債權人的權益。
2024/12/19
3
借錢給別人,如何利用AI避免一場難打的官司?
在法律上,借貸請求須證明雙方有借貸合意且借款已交付。匯款可憑轉帳紀錄,現金交付則須在借據上寫明「已收受現金⋯⋯無誤」,並由雙方確認簽名。設計妥善的借據,是保護自己借貸權益的關鍵。
2024/12/17
3
同道堂系列
車禍初判表不是真相!從《最高學以致用法》了解處理流程
《最高學以致用法》談海因利奇法則:1起重大事故,背後藏著300次「跡近錯失」。法律實務也一樣──要避免官司,不靠辯才,而是懂得從小錯防大禍。從車禍初判表到事故鑑定報告,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是預防思維。
2025/11/03
4
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效率焦慮在法律裡最昂貴的代價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提醒我們,效率不是速度,而是覺察。 在共有物分割中也是如此: 若沒在「決定點」停下思考方案與比例, 匆忙行動只會換來法官退件與時間白費。 快,不等於有效。
2025/10/21
4
你簽過的那張本票,可能比信用卡還危險
《金錢心理學》揭露科技讓花錢變得「無痛」的陷阱, 而法律的本票裁定與強制執行, 正是讓人重新感覺「痛」的制度設計。 滑鼠的一鍵輕盈, 最後可能化作法院的裁定重量。
2025/10/20
4
寫書能改,遺囑不能:當「三十分哲學」遇上特留分底線
《最高學以致用法》作者提醒我們,寫作要「先完成三十分,再修到一百分」。 但在法律世界,遺囑卻沒有「改稿」的機會。 違反特留分的安排,不論心意多美都難逃無效或爭訟。 立遺囑前,先確認法律底線,才能讓愛與心意真正傳承。
2025/10/19
2
從《家人使用說明書》到逼孩子長大的最後一課
黑川伊保子指出:「治好家人的缺點,也會失去他們的優點。」但當成年子女長不大、債主上門時,愛的包容成了枷鎖。法律給出一條溫柔的出路——民法第1128條「由家分離」。這不是斷絕,而是讓彼此重新學會責任與距離的成長契機。
2025/10/17
1
劉仲敬教你:做蟑螂還是獅子,決定你的生存!
努力不等於進步,關鍵在於成本與效果的比例。提高效果卻付出過高成本,只是消耗資源;降低成本卻保留主要效果,才是真正的優勢。用 80/20 法則找出最划算的行動,先小量投入,再逐步加碼,避免成為「高成本低收益」的卡在中間人,才能在職涯與人生競賽中生存下來。
2025/09/25
2
你以為莊子在教你擺爛?其實他要你丟掉心中的枷鎖!
莊子的「逍遙遊」挑戰我們的道德成見,指出焦慮來自心中的「是非準繩」。他要我們回到自然狀態,放下社會強加的束縛,達到寵辱不驚的自由境界,才能真正「逍遙」。
2025/09/18
1
別急著回嘴!學會沉默,才是情緒價值的最高段位
情緒價值不只是開心與熱情,沉默也能成為修復關係的力量。《創新的兩難》提醒我們,面對指責時給予靜默,是一種讓對方感覺「被看見」的回應。正確的靜默能降溫、保護關係,而不是冷暴力。
2025/09/11
3
一輩子吃藥?《走路的科學》讀後感:真正的殺手是「慢性發炎」!
《走路的科學》指出,隨著年齡增長,粒線體功能衰退會產生活性氧,引發慢性發炎,導致糖尿病、高血壓、憂鬱或癌症。藥物只能治標,真正的根源解方在於預防肌少症:透過規律運動增加體力,才能從根本抵抗發炎,維持健康。
2025/09/01
2
死撐不是韌性:從〈大器可以晚成〉看見真正的力量
《大器可以晚成》提醒我們:韌性不是無限的忍耐,而是懂得分配能量。紐西蘭教練萊迪亞德以「慢跑訓練」取代高強度爆衝,讓選手建立長久體能。對應生活,我們若把意志耗在迎合外界,當真正追求熱情時,早已無力前行。
2025/08/25
1
查看更多
車禍初判表不是真相!從《最高學以致用法》了解處理流程
《最高學以致用法》談海因利奇法則:1起重大事故,背後藏著300次「跡近錯失」。法律實務也一樣──要避免官司,不靠辯才,而是懂得從小錯防大禍。從車禍初判表到事故鑑定報告,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是預防思維。
2025/11/03
4
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效率焦慮在法律裡最昂貴的代價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提醒我們,效率不是速度,而是覺察。 在共有物分割中也是如此: 若沒在「決定點」停下思考方案與比例, 匆忙行動只會換來法官退件與時間白費。 快,不等於有效。
2025/10/21
4
你簽過的那張本票,可能比信用卡還危險
《金錢心理學》揭露科技讓花錢變得「無痛」的陷阱, 而法律的本票裁定與強制執行, 正是讓人重新感覺「痛」的制度設計。 滑鼠的一鍵輕盈, 最後可能化作法院的裁定重量。
2025/10/20
4
寫書能改,遺囑不能:當「三十分哲學」遇上特留分底線
《最高學以致用法》作者提醒我們,寫作要「先完成三十分,再修到一百分」。 但在法律世界,遺囑卻沒有「改稿」的機會。 違反特留分的安排,不論心意多美都難逃無效或爭訟。 立遺囑前,先確認法律底線,才能讓愛與心意真正傳承。
2025/10/19
2
從《家人使用說明書》到逼孩子長大的最後一課
黑川伊保子指出:「治好家人的缺點,也會失去他們的優點。」但當成年子女長不大、債主上門時,愛的包容成了枷鎖。法律給出一條溫柔的出路——民法第1128條「由家分離」。這不是斷絕,而是讓彼此重新學會責任與距離的成長契機。
2025/10/17
1
劉仲敬教你:做蟑螂還是獅子,決定你的生存!
努力不等於進步,關鍵在於成本與效果的比例。提高效果卻付出過高成本,只是消耗資源;降低成本卻保留主要效果,才是真正的優勢。用 80/20 法則找出最划算的行動,先小量投入,再逐步加碼,避免成為「高成本低收益」的卡在中間人,才能在職涯與人生競賽中生存下來。
2025/09/25
2
你以為莊子在教你擺爛?其實他要你丟掉心中的枷鎖!
莊子的「逍遙遊」挑戰我們的道德成見,指出焦慮來自心中的「是非準繩」。他要我們回到自然狀態,放下社會強加的束縛,達到寵辱不驚的自由境界,才能真正「逍遙」。
2025/09/18
1
別急著回嘴!學會沉默,才是情緒價值的最高段位
情緒價值不只是開心與熱情,沉默也能成為修復關係的力量。《創新的兩難》提醒我們,面對指責時給予靜默,是一種讓對方感覺「被看見」的回應。正確的靜默能降溫、保護關係,而不是冷暴力。
2025/09/11
3
一輩子吃藥?《走路的科學》讀後感:真正的殺手是「慢性發炎」!
《走路的科學》指出,隨著年齡增長,粒線體功能衰退會產生活性氧,引發慢性發炎,導致糖尿病、高血壓、憂鬱或癌症。藥物只能治標,真正的根源解方在於預防肌少症:透過規律運動增加體力,才能從根本抵抗發炎,維持健康。
2025/09/01
2
死撐不是韌性:從〈大器可以晚成〉看見真正的力量
《大器可以晚成》提醒我們:韌性不是無限的忍耐,而是懂得分配能量。紐西蘭教練萊迪亞德以「慢跑訓練」取代高強度爆衝,讓選手建立長久體能。對應生活,我們若把意志耗在迎合外界,當真正追求熱情時,早已無力前行。
2025/08/25
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