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生命歷程圖:回首你的過去,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走
2
人生沒有白費的路
3
社群媒體現象: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點讚數”?
4
婚姻長久的秘密:請不要「貶低」另一半
5
35歲開始決定當演員,你覺得太晚了嗎?做決定前,請先分清楚是可逆或不可逆的決定
1
生命歷程圖:回首你的過去,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走
2
人生沒有白費的路
3
社群媒體現象: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點讚數”?
4
婚姻長久的秘密:請不要「貶低」另一半
5
35歲開始決定當演員,你覺得太晚了嗎?做決定前,請先分清楚是可逆或不可逆的決定
生涯相談所
人生沒有白費的路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2023/03/20
6
你成為了理想中的自己了嗎?談東京女子圖鑑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所以這
2023/03/19
4
一位「多重潛能者」的焦慮與釋懷
#那個焦慮的人就是我 #斜槓也是多重潛能的一種模式 你曾被說是「三分鐘熱度」或「沒定性」的人嗎?或是長久以來對自己無法專心在一項專業上感到困擾? 如果是如此,或許你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Multipotentialite),只是一直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人存在。 在做諮商工作時,我也發現許多人對於自己換
2022/10/18
「想要又不想要」的困境:你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嗎?
#本篇沒有要指責孩子或父母純粹只是描述我看到的現象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想要一個東西但又不想要的矛盾心情。 我有,也有聽過許多。 很想吃鹹酥雞但又不想這樣長肥肉 很想追尋自己的理想但又擔心父母的期望 很想當自由工作者但又擔心收入不穩定 很想進大公司但又不喜歡公司很多制式規定
2022/05/03
1
如果父母不支持我的決定怎麼辦?反過來想:那如果他們不支持,你就不做了嗎?
#你有多久沒回家了呢 #你是想回家還是想逃家 最近的演講談到生涯選擇的主題,最常遇到聽眾來問的第一名問題就是:「如果我的父母不支持我的決定怎麼辦?」 * 父母的想法和意見總是會左右當事人的心情,因為我們總是希望父母能夠支持自己的選擇,但往往事與願違。 * #我們一生都在追尋父母的認同 *
2022/02/20
5
走過的路絕不會白費,除非你一直覺得是浪費
Photo by Fabio Comparelli on Unsplash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到底可以怎麼結合?從英語、諮商、行
2021/11/19
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感覺最幸福?從問自己這個問題開始找你的夢想
「我活了這麼久才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兩次。」 photo by TvN 這是韓劇裡,七旬老爺爺德出決定從零開始學芭蕾,告訴自己的話。 70歲的退休郵差德出,一生為了家庭與工作努力拉拔3名子女,看似平凡而幸福的他,童年時期有個芭蕾夢,但當年滿腔的熱情被父親潑了冷水,表示男生跳芭蕾舞,未來能夠有什
2021/10/19
10
我們要設計的是人生,而不是職業
Photo by Clark Tibbs on Unsplash 如果人生不止一項所為何來(天職)又何妨? 上一篇提到多重潛能的五個超能力,作者艾蜜莉提到,身為一個多重潛能者迎向快樂人生的重要秘訣,對於工作最大的期望有三個,分別是:多樣性、意義和金錢。工作應該是要讓人覺得,那是支持人生中的一股力量,
2021/10/19
1
如果我不只一個天職,那該怎麼辦?
Photo by Chris Malinao Burgett on Unsplash How to be everything 是一本談論關於多重潛能者的書,如果你對於未來想做的事不是那麼明確,或是對於很多事都感到有興趣,也很有興趣去探索和學習,那你有可能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 作者艾蜜莉.霍布尼克
2021/10/19
3
35歲開始決定當演員,你覺得太晚了嗎?做決定前,請先分清楚是可逆或不可逆的決定
#你不知道的魷魚遊戲 #沒有什麼決定會太晚開始 韓國影集《魷魚遊戲》爆紅,讓劇中的演員被大家高度討論,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飾演反派的許成泰(就是裡面讓人很的牙癢癢的那個長髮流氓)。 在看的時候就覺得他真的好討厭,氣死我了,好像本人就是這麼可惡。而這也證明了他確實是一位演技很好的演
2021/10/19
5
查看更多
人生沒有白費的路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2023/03/20
6
你成為了理想中的自己了嗎?談東京女子圖鑑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所以這
2023/03/19
4
一位「多重潛能者」的焦慮與釋懷
#那個焦慮的人就是我 #斜槓也是多重潛能的一種模式 你曾被說是「三分鐘熱度」或「沒定性」的人嗎?或是長久以來對自己無法專心在一項專業上感到困擾? 如果是如此,或許你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Multipotentialite),只是一直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人存在。 在做諮商工作時,我也發現許多人對於自己換
2022/10/18
「想要又不想要」的困境:你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嗎?
#本篇沒有要指責孩子或父母純粹只是描述我看到的現象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想要一個東西但又不想要的矛盾心情。 我有,也有聽過許多。 很想吃鹹酥雞但又不想這樣長肥肉 很想追尋自己的理想但又擔心父母的期望 很想當自由工作者但又擔心收入不穩定 很想進大公司但又不喜歡公司很多制式規定
2022/05/03
1
如果父母不支持我的決定怎麼辦?反過來想:那如果他們不支持,你就不做了嗎?
#你有多久沒回家了呢 #你是想回家還是想逃家 最近的演講談到生涯選擇的主題,最常遇到聽眾來問的第一名問題就是:「如果我的父母不支持我的決定怎麼辦?」 * 父母的想法和意見總是會左右當事人的心情,因為我們總是希望父母能夠支持自己的選擇,但往往事與願違。 * #我們一生都在追尋父母的認同 *
2022/02/20
5
走過的路絕不會白費,除非你一直覺得是浪費
Photo by Fabio Comparelli on Unsplash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到底可以怎麼結合?從英語、諮商、行
2021/11/19
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感覺最幸福?從問自己這個問題開始找你的夢想
「我活了這麼久才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兩次。」 photo by TvN 這是韓劇裡,七旬老爺爺德出決定從零開始學芭蕾,告訴自己的話。 70歲的退休郵差德出,一生為了家庭與工作努力拉拔3名子女,看似平凡而幸福的他,童年時期有個芭蕾夢,但當年滿腔的熱情被父親潑了冷水,表示男生跳芭蕾舞,未來能夠有什
2021/10/19
10
我們要設計的是人生,而不是職業
Photo by Clark Tibbs on Unsplash 如果人生不止一項所為何來(天職)又何妨? 上一篇提到多重潛能的五個超能力,作者艾蜜莉提到,身為一個多重潛能者迎向快樂人生的重要秘訣,對於工作最大的期望有三個,分別是:多樣性、意義和金錢。工作應該是要讓人覺得,那是支持人生中的一股力量,
2021/10/19
1
如果我不只一個天職,那該怎麼辦?
Photo by Chris Malinao Burgett on Unsplash How to be everything 是一本談論關於多重潛能者的書,如果你對於未來想做的事不是那麼明確,或是對於很多事都感到有興趣,也很有興趣去探索和學習,那你有可能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 作者艾蜜莉.霍布尼克
2021/10/19
3
35歲開始決定當演員,你覺得太晚了嗎?做決定前,請先分清楚是可逆或不可逆的決定
#你不知道的魷魚遊戲 #沒有什麼決定會太晚開始 韓國影集《魷魚遊戲》爆紅,讓劇中的演員被大家高度討論,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飾演反派的許成泰(就是裡面讓人很的牙癢癢的那個長髮流氓)。 在看的時候就覺得他真的好討厭,氣死我了,好像本人就是這麼可惡。而這也證明了他確實是一位演技很好的演
2021/10/19
5
查看更多
文化小觀察
留學海外的我,常常感受到壓力的三件事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2023/03/19
9
開口說英語:難的不是你不會,而是「你不願意」面對不夠好的自己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我們下次見~
2022/08/17
4
男人女人如果有足夠的自信,就不會被外界社會的聲音或價值觀影響
#李李仁是好爸爸陶晶瑩也是好媽媽 李李仁的形象是「好爸爸」、「明星陶晶瑩的老公」,「成功女性背後的男人」,因為想要更多時間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推卻了不少工作機會,問起他會不會覺得犧牲或委屈? 摘自-親子天下 人生的成就是可以自己定義的,而不是讓社會價值觀來定義你。 *
2022/03/29
2
1
海外生活的孤獨是真孤獨,但自由是真自由嗎?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2022/03/18
5
歐洲人怎麼看台灣食物?
#飲食文化差異 回到台灣已經將近三個月了,最多人問我的問題就是:波爾先生適應台灣嗎?他喜歡台灣的食物嗎? 這也是我家人一開始很常問我的問題。 📷剉冰/ 愛玉冰 他:為什麼要把糖跟水加在一起吃,而不直接吃那些料? 我:料就不冰了啊! 他:那就直接把料拿去冰就好了啊,這樣就是冰的。
2021/12/27
4
孝順,是你可以隨著年紀增長找到愛父母的不同方式
今天我想講一個關於孝順的故事。 同步收聽Podcast: EP29 ▶️ 點擊連結:https://beceoerica.soci.vip 有一個年輕人,他大學畢業之後,就決定跟朋友一起到其他的國家去工作。當時就只是一時的念頭並沒有想太多。 父母也以為他很快就會回來了,沒有想到兩年三年甚至五年
2021/08/03
1
歐美國家思想都很開放嗎?至少匈牙利不是
Photo by The Creative Exchange on Unsplash 昨天看新聞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匈牙利通過法案,禁止校園內傳LGBTQ相關內容,而歐盟多個國家都認為此法「恐同」、違背歐盟價值。 匈牙利總理認為性別是意識形態的表達 匈牙利總理奧班反對使用 gender(性別/社會性
2021/07/19
婆媳關係:與兒子爭寵的異國媳婦
目前因為台灣疫情緊張的關係,我和老公只好暫時滯留在他的家鄉匈牙利,等待可以一起回台灣的時刻。 之前在我的Instagram分享了匈牙利婆婆與我的故事,很多人說很有趣,也很喜歡看的文章,所以我花了更多時間在觀察她,也體會更多人際相處的平等之道。 叫婆婆洗浴巾的逆媳 最近發生的一件趣事,讓我和
2021/07/10
留學海外的我,常常感受到壓力的三件事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2023/03/19
9
開口說英語:難的不是你不會,而是「你不願意」面對不夠好的自己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我們下次見~
2022/08/17
4
男人女人如果有足夠的自信,就不會被外界社會的聲音或價值觀影響
#李李仁是好爸爸陶晶瑩也是好媽媽 李李仁的形象是「好爸爸」、「明星陶晶瑩的老公」,「成功女性背後的男人」,因為想要更多時間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推卻了不少工作機會,問起他會不會覺得犧牲或委屈? 摘自-親子天下 人生的成就是可以自己定義的,而不是讓社會價值觀來定義你。 *
2022/03/29
2
1
海外生活的孤獨是真孤獨,但自由是真自由嗎?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2022/03/18
5
歐洲人怎麼看台灣食物?
#飲食文化差異 回到台灣已經將近三個月了,最多人問我的問題就是:波爾先生適應台灣嗎?他喜歡台灣的食物嗎? 這也是我家人一開始很常問我的問題。 📷剉冰/ 愛玉冰 他:為什麼要把糖跟水加在一起吃,而不直接吃那些料? 我:料就不冰了啊! 他:那就直接把料拿去冰就好了啊,這樣就是冰的。
2021/12/27
4
孝順,是你可以隨著年紀增長找到愛父母的不同方式
今天我想講一個關於孝順的故事。 同步收聽Podcast: EP29 ▶️ 點擊連結:https://beceoerica.soci.vip 有一個年輕人,他大學畢業之後,就決定跟朋友一起到其他的國家去工作。當時就只是一時的念頭並沒有想太多。 父母也以為他很快就會回來了,沒有想到兩年三年甚至五年
2021/08/03
1
歐美國家思想都很開放嗎?至少匈牙利不是
Photo by The Creative Exchange on Unsplash 昨天看新聞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匈牙利通過法案,禁止校園內傳LGBTQ相關內容,而歐盟多個國家都認為此法「恐同」、違背歐盟價值。 匈牙利總理認為性別是意識形態的表達 匈牙利總理奧班反對使用 gender(性別/社會性
2021/07/19
婆媳關係:與兒子爭寵的異國媳婦
目前因為台灣疫情緊張的關係,我和老公只好暫時滯留在他的家鄉匈牙利,等待可以一起回台灣的時刻。 之前在我的Instagram分享了匈牙利婆婆與我的故事,很多人說很有趣,也很喜歡看的文章,所以我花了更多時間在觀察她,也體會更多人際相處的平等之道。 叫婆婆洗浴巾的逆媳 最近發生的一件趣事,讓我和
2021/07/10
愛情關係
伴侶如何「和平」家務分工?
女性朋友們是否常有家事做不完的困擾? 在談到親密關係時,「家務分工」絕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議題,因為許多關係裡的衝突都來自於積年累月的「不滿意分工」。 太太或女友們總是覺得自己隨手就做了好多家事,一個人當五個人用;先生或男友們則是覺得自己怎麼做,伴侶還是不滿意。 太太長期積累下來認為對方做的「
2023/03/15
9
1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成這樣子?
科幻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劇情和設定都很有創意和令人省思。 由五個不同在婚姻中不同階段和議題的故事所組成,加入了一些非現實和科幻的元素,但卻非常寫實的呈現夫妻的日常生活,是如何慢慢耗盡了彼此的愛,選擇在一起或分開,哪個才是對彼此最好的決定呢? 我想談談讓我感觸最深的《尾號1314》這個
2023/03/13
5
I am sorry,但我無法為你的情緒負責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是不是都會忍不住對家人、孩子或另一半發洩呢? 這時候他們常常就成為掃到颱風尾的可憐人,或有時候我們是被掃到的人。 我和我先生也不例外,總是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候說的出原因,有時候就是一股怨氣或悶氣無法明說。 * *
2022/09/05
7
婚姻長久的秘密:請不要「貶低」另一半
大部分婚姻的毀滅,源自於不了解、不理解和不接納。當夫妻意見不一致,或者有衝突的時候。 如果總是以習慣性的苛刻開始談話,他們的消極情緒會肆意蔓延,久而久之將會引發致命傷害。 . ------------------------------------------------------- . .
2022/09/05
外遇的發生也可能沒有特別原因,它就是發生了
#突破盲腸的思考外遇 最近上伴侶治療的課,覺得關係的維持真的很不容易,而外遇真的是關係破裂中最難修復的伴侶議題之一。 許多女人習慣將婚姻的問題歸咎於自己,好像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 老公外遇一定是我哪裡不夠好嗎? 老婆們可能以為,以為老公所有的心思意念都跟自己有關嗎?
2022/08/17
4
你今天說謝謝了嗎?
感謝是一個牽起連結的語言。我跟我先生的相處上,有一件我覺得很難得的事,就是我們都習慣對彼此「說謝謝」。 「謝謝你煮的晚餐」 「謝謝你幫忙洗碗」 「謝謝你去倒垃圾」 「謝謝你努力工作」 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我先生開始的,因為他會習慣感謝我做飯。 這樣感謝的方式可以用在你身邊的人,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2022/08/17
離婚或許是給自己不同的人生選擇,也給孩子做最好的示範
74歲韓星尹汝貞憑藉「夢想之地」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肯定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肯定,隔年也獲邀出席第94屆奧斯卡擔任頒獎人,演技和成就深獲大眾好評。 尹汝貞和歌手趙英男1974年結婚,兩人育有兩子,尹汝貞為此放棄演藝事業搬到美國。 (取自新聞片段) 預約連結在這兒
2022/06/27
4
異國夫妻生活與心理的苦,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被理解)
#異國婚姻的苦讓我娓娓道來 #異國婚姻除了看起來很浪漫實際生活瑣事和大家都一樣 一上週搬到台北工作之後,除了要熟悉台北的陌生環境,一邊要找房子、找工作,真的壓力爆表啊,連垃圾需要專用袋或是幾點等垃圾車這些瑣碎的小事都讓人很崩潰! #母語伴侶的雙重壓力 * #需要隨時或即時翻譯 *
2022/03/03
4
關於前任:過去的受傷經驗會讓妳更知道,自己一路上在尋找什麼樣的伴侶
最近我的一個好姐妹結婚了,我真心的為她們開心,因為看到她臉上露出久違的幸福感,我知道那個男人讓她有歸屬感和信賴感。 一路以來,我們看到彼此在感情路上的跌跌撞撞,看到彼此在和前任伴侶之間相處所受過的委屈和挫折,反思自己到底想要尋找什麼樣的伴侶、適合什麼樣的人?
2022/01/18
3
你的擇偶條件是什麼?這也代表你在關係裡最重視的價值觀
攝影師:Katerina Holmes,連結:Pexels 為了準備情感教育的演講內容,我無意間找到一個「男生擇偶條件大哉問」的影片,我的投影片小助理提議可以拿來做演講開頭的討論,結果效果出奇地好,也可以漸漸感受到現在年輕孩子們擇偶條件的變化。 這個街頭訪談針對路上的男大學生進行調查,關於選擇伴
2021/12/09
查看更多
伴侶如何「和平」家務分工?
女性朋友們是否常有家事做不完的困擾? 在談到親密關係時,「家務分工」絕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議題,因為許多關係裡的衝突都來自於積年累月的「不滿意分工」。 太太或女友們總是覺得自己隨手就做了好多家事,一個人當五個人用;先生或男友們則是覺得自己怎麼做,伴侶還是不滿意。 太太長期積累下來認為對方做的「
2023/03/15
9
1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成這樣子?
科幻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劇情和設定都很有創意和令人省思。 由五個不同在婚姻中不同階段和議題的故事所組成,加入了一些非現實和科幻的元素,但卻非常寫實的呈現夫妻的日常生活,是如何慢慢耗盡了彼此的愛,選擇在一起或分開,哪個才是對彼此最好的決定呢? 我想談談讓我感觸最深的《尾號1314》這個
2023/03/13
5
I am sorry,但我無法為你的情緒負責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是不是都會忍不住對家人、孩子或另一半發洩呢? 這時候他們常常就成為掃到颱風尾的可憐人,或有時候我們是被掃到的人。 我和我先生也不例外,總是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候說的出原因,有時候就是一股怨氣或悶氣無法明說。 * *
2022/09/05
7
婚姻長久的秘密:請不要「貶低」另一半
大部分婚姻的毀滅,源自於不了解、不理解和不接納。當夫妻意見不一致,或者有衝突的時候。 如果總是以習慣性的苛刻開始談話,他們的消極情緒會肆意蔓延,久而久之將會引發致命傷害。 . ------------------------------------------------------- . .
2022/09/05
外遇的發生也可能沒有特別原因,它就是發生了
#突破盲腸的思考外遇 最近上伴侶治療的課,覺得關係的維持真的很不容易,而外遇真的是關係破裂中最難修復的伴侶議題之一。 許多女人習慣將婚姻的問題歸咎於自己,好像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 老公外遇一定是我哪裡不夠好嗎? 老婆們可能以為,以為老公所有的心思意念都跟自己有關嗎?
2022/08/17
4
你今天說謝謝了嗎?
感謝是一個牽起連結的語言。我跟我先生的相處上,有一件我覺得很難得的事,就是我們都習慣對彼此「說謝謝」。 「謝謝你煮的晚餐」 「謝謝你幫忙洗碗」 「謝謝你去倒垃圾」 「謝謝你努力工作」 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我先生開始的,因為他會習慣感謝我做飯。 這樣感謝的方式可以用在你身邊的人,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2022/08/17
離婚或許是給自己不同的人生選擇,也給孩子做最好的示範
74歲韓星尹汝貞憑藉「夢想之地」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肯定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肯定,隔年也獲邀出席第94屆奧斯卡擔任頒獎人,演技和成就深獲大眾好評。 尹汝貞和歌手趙英男1974年結婚,兩人育有兩子,尹汝貞為此放棄演藝事業搬到美國。 (取自新聞片段) 預約連結在這兒
2022/06/27
4
異國夫妻生活與心理的苦,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被理解)
#異國婚姻的苦讓我娓娓道來 #異國婚姻除了看起來很浪漫實際生活瑣事和大家都一樣 一上週搬到台北工作之後,除了要熟悉台北的陌生環境,一邊要找房子、找工作,真的壓力爆表啊,連垃圾需要專用袋或是幾點等垃圾車這些瑣碎的小事都讓人很崩潰! #母語伴侶的雙重壓力 * #需要隨時或即時翻譯 *
2022/03/03
4
關於前任:過去的受傷經驗會讓妳更知道,自己一路上在尋找什麼樣的伴侶
最近我的一個好姐妹結婚了,我真心的為她們開心,因為看到她臉上露出久違的幸福感,我知道那個男人讓她有歸屬感和信賴感。 一路以來,我們看到彼此在感情路上的跌跌撞撞,看到彼此在和前任伴侶之間相處所受過的委屈和挫折,反思自己到底想要尋找什麼樣的伴侶、適合什麼樣的人?
2022/01/18
3
你的擇偶條件是什麼?這也代表你在關係裡最重視的價值觀
攝影師:Katerina Holmes,連結:Pexels 為了準備情感教育的演講內容,我無意間找到一個「男生擇偶條件大哉問」的影片,我的投影片小助理提議可以拿來做演講開頭的討論,結果效果出奇地好,也可以漸漸感受到現在年輕孩子們擇偶條件的變化。 這個街頭訪談針對路上的男大學生進行調查,關於選擇伴
2021/12/09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