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連結
布萊茲的投資筆記
布萊茲的理財小社群
布萊茲的Linktree
布萊茲的投資筆記
布萊茲的理財小社群
布萊茲的Linktree
Top 5
1
CLEC投資理財頻道James老師投資哲學深度解析:長期持有、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
2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3
台灣在職者並且使用質押的投資配置442策略
4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5
在臺灣為何選擇投資 00662 而不是 QQQ? 人在那錢就在哪
1
CLEC投資理財頻道James老師投資哲學深度解析:長期持有、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
2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3
台灣在職者並且使用質押的投資配置442策略
4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5
在臺灣為何選擇投資 00662 而不是 QQQ? 人在那錢就在哪
資產配置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AI世代的生存之道:投資策略、Vibe Coding與從工具人到資源擁有者的轉變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本文作者,一位資訊工程師及長期投資者,分享其在AI時代的投資策略與工作哲學,重點在於掌握資源、長期持有科技龍頭ETF,以及擁抱Vibe Coding提升工作效率。
2025/08/24
3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高股息ETF真的好嗎?長期報酬、稅負、信貸影響全解析
本文探討高股息ETF與市值型ETF的長期報酬、風險差異,以及稅務、信貸等實際影響,並提供投資建議與適用對象。高股息ETF看似提供穩定現金流,但長期報酬可能落後市值型ETF,且稅負、健保補充保費會侵蝕收益。市值型ETF則總報酬更高,稅務效率也較佳。選擇應考量自身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與投資目標。
2025/06/16
7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布萊茲策略是一種基於實證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利用槓桿型ETF(00670L)、原型納指ETF(00662)和短債ETF(00864B)進行資產配置,包含再平衡、加碼和質押風控機制,適用於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偏高的投資者。策略包含442和433兩個版本,並輔以壓力測試和歷史黑天鵝事件分析,降低投資風險。
2025/06/01
15
44
從勞工到資本家:如何打造專屬現金流系統,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人
一、從老鼠牢籠到資本思維的覺醒 過去,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多加班,就能改善生活。剛出社會那幾年,我投入大量時間在職場上,抱持著「多勞多得」的觀念。工作六年後,我逐漸感到極度厭倦。我的主管是我當時眼中「成功」的樣子——雙薪家庭,買下兩戶打通的房子,有三個孩子。然而,他在某次過勞後病倒,診斷為糖尿病酮
2025/05/18
7
VT 十年內真的能超越 QQQ?
本文利用 AQR 因子模型分析 QQQ 與 VT ETF 的長期報酬結構,發現 QQQ 具有穩健的超額報酬,而 VT 則呈現負超額報酬。文中並探討均值回歸與 CAPE 指標的應用,強調其作為風險管理工具而非交易訊號的重要性,最終建議以被動策略為主,結合風格因子與波動控制的資產配置方式。
2025/05/10
4
分散與槓桿並進:433保守 vs. 442激進 vs. 全倉QQQ 回測比較
本文探討透過多元資產配置(433及422配置)投資QQQ,相較於單獨持有QQQ的優勢。研究指出,多元配置能提升年化報酬、Sharpe Ratio及Upside Capture,同時降低最大回撤與縮短復甦時間,並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資產角色、風險調整後績效及回撤表現等面向進行分析比較。
2025/04/25
5
2
查看更多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AI世代的生存之道:投資策略、Vibe Coding與從工具人到資源擁有者的轉變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本文作者,一位資訊工程師及長期投資者,分享其在AI時代的投資策略與工作哲學,重點在於掌握資源、長期持有科技龍頭ETF,以及擁抱Vibe Coding提升工作效率。
2025/08/24
3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高股息ETF真的好嗎?長期報酬、稅負、信貸影響全解析
本文探討高股息ETF與市值型ETF的長期報酬、風險差異,以及稅務、信貸等實際影響,並提供投資建議與適用對象。高股息ETF看似提供穩定現金流,但長期報酬可能落後市值型ETF,且稅負、健保補充保費會侵蝕收益。市值型ETF則總報酬更高,稅務效率也較佳。選擇應考量自身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與投資目標。
2025/06/16
7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布萊茲策略是一種基於實證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利用槓桿型ETF(00670L)、原型納指ETF(00662)和短債ETF(00864B)進行資產配置,包含再平衡、加碼和質押風控機制,適用於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偏高的投資者。策略包含442和433兩個版本,並輔以壓力測試和歷史黑天鵝事件分析,降低投資風險。
2025/06/01
15
44
從勞工到資本家:如何打造專屬現金流系統,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人
一、從老鼠牢籠到資本思維的覺醒 過去,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多加班,就能改善生活。剛出社會那幾年,我投入大量時間在職場上,抱持著「多勞多得」的觀念。工作六年後,我逐漸感到極度厭倦。我的主管是我當時眼中「成功」的樣子——雙薪家庭,買下兩戶打通的房子,有三個孩子。然而,他在某次過勞後病倒,診斷為糖尿病酮
2025/05/18
7
VT 十年內真的能超越 QQQ?
本文利用 AQR 因子模型分析 QQQ 與 VT ETF 的長期報酬結構,發現 QQQ 具有穩健的超額報酬,而 VT 則呈現負超額報酬。文中並探討均值回歸與 CAPE 指標的應用,強調其作為風險管理工具而非交易訊號的重要性,最終建議以被動策略為主,結合風格因子與波動控制的資產配置方式。
2025/05/10
4
分散與槓桿並進:433保守 vs. 442激進 vs. 全倉QQQ 回測比較
本文探討透過多元資產配置(433及422配置)投資QQQ,相較於單獨持有QQQ的優勢。研究指出,多元配置能提升年化報酬、Sharpe Ratio及Upside Capture,同時降低最大回撤與縮短復甦時間,並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資產角色、風險調整後績效及回撤表現等面向進行分析比較。
2025/04/25
5
2
查看更多
投資風險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從泡沫到巨擘:S&P500 與 NASDAQ 100 的集中時代
在金融市場的長期演化中,我們不斷看到兩個交錯的張力 一方面是市場成熟、制度透明,降低了全面性泡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少數巨頭的贏者通吃效應,卻讓市場分布呈現右偏肥尾,集中風險逐漸累積。 今天的 S&P500 與 NASDAQ,正是這種張力的最佳寫照。 一、數據的演進:獲利率的翻倍 S&P5
2025/09/08
5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凱利公式、槓桿最佳區間與實證研究:從理論到實例
本文深入探討投資槓桿的策略,運用凱利公式計算最佳槓桿倍數,並結合巴菲特的保守策略、實證研究數據,提供實際可行的槓桿運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管風險。
2025/08/30
6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巴菲特「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槓桿真的不能碰嗎?巴菲特是否言行如一?
本文探討巴菲特投資哲學中關於槓桿的運用,並澄清其「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的真諦。文章分析巴菲特如何透過保險浮存金創造低成本槓桿,並結合低Beta值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升長期複利效益。同時,文章也指出一般投資人可借鏡之處,並建議以低成本ETF長期持有,搭配理性槓桿規劃與良好現金流管理為佳。
2025/07/27
5
槓桿型ETF:長期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平衡
本文探討槓桿型ETF的優缺點及風險,並提供安全的使用策略。槓桿ETF能放大報酬,但短期波動損耗及長期熊市風險高,不適合all in。建議將槓桿ETF視為資產配置的加速器,而非全部,並配置足夠現金以應對黑天鵝事件,控制槓桿比例,分批長期投入。
2025/07/22
5
擁有了資產階級思維的轉變,我只在意資產與安全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2025/06/28
5
小資族必修課:善用信用卡💳養出好信用為未來槓桿鋪路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2025/06/22
5
查看更多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從泡沫到巨擘:S&P500 與 NASDAQ 100 的集中時代
在金融市場的長期演化中,我們不斷看到兩個交錯的張力 一方面是市場成熟、制度透明,降低了全面性泡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少數巨頭的贏者通吃效應,卻讓市場分布呈現右偏肥尾,集中風險逐漸累積。 今天的 S&P500 與 NASDAQ,正是這種張力的最佳寫照。 一、數據的演進:獲利率的翻倍 S&P5
2025/09/08
5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凱利公式、槓桿最佳區間與實證研究:從理論到實例
本文深入探討投資槓桿的策略,運用凱利公式計算最佳槓桿倍數,並結合巴菲特的保守策略、實證研究數據,提供實際可行的槓桿運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管風險。
2025/08/30
6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巴菲特「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槓桿真的不能碰嗎?巴菲特是否言行如一?
本文探討巴菲特投資哲學中關於槓桿的運用,並澄清其「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的真諦。文章分析巴菲特如何透過保險浮存金創造低成本槓桿,並結合低Beta值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升長期複利效益。同時,文章也指出一般投資人可借鏡之處,並建議以低成本ETF長期持有,搭配理性槓桿規劃與良好現金流管理為佳。
2025/07/27
5
槓桿型ETF:長期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平衡
本文探討槓桿型ETF的優缺點及風險,並提供安全的使用策略。槓桿ETF能放大報酬,但短期波動損耗及長期熊市風險高,不適合all in。建議將槓桿ETF視為資產配置的加速器,而非全部,並配置足夠現金以應對黑天鵝事件,控制槓桿比例,分批長期投入。
2025/07/22
5
擁有了資產階級思維的轉變,我只在意資產與安全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2025/06/28
5
小資族必修課:善用信用卡💳養出好信用為未來槓桿鋪路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2025/06/22
5
查看更多
總體經濟
從泡沫到巨擘:S&P500 與 NASDAQ 100 的集中時代
在金融市場的長期演化中,我們不斷看到兩個交錯的張力 一方面是市場成熟、制度透明,降低了全面性泡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少數巨頭的贏者通吃效應,卻讓市場分布呈現右偏肥尾,集中風險逐漸累積。 今天的 S&P500 與 NASDAQ,正是這種張力的最佳寫照。 一、數據的演進:獲利率的翻倍 S&P5
2025/09/08
5
新青安鬆綁:薛丁格的72-2 與青年購屋的矛盾現實
行政院宣佈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72-2條的30%上限外,引發社會熱議。此舉是否能真正解決房貸荒,幫助年輕人購屋,或是隻是短期護盤、製造道德風險?專家與網友看法分歧,本文深入探討新政策的利弊與長期影響。
2025/09/05
1
AI世代的生存之道:投資策略、Vibe Coding與從工具人到資源擁有者的轉變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本文作者,一位資訊工程師及長期投資者,分享其在AI時代的投資策略與工作哲學,重點在於掌握資源、長期持有科技龍頭ETF,以及擁抱Vibe Coding提升工作效率。
2025/08/24
3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擁有了資產階級思維的轉變,我只在意資產與安全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2025/06/28
5
中產越努力越累?從系統陷阱中突圍的財務覺醒—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走錯了遊戲規則
本文探討中產階級財富困境,分析其成因,並提出七個翻轉策略,包含:拒絕資本設計的生活、建立資產性收入、打造副業、學習財務稅務知識、延遲享樂、保持現金流、向上社交。文章強調財務自由並非單靠努力,更需瞭解資本運作邏輯與制度設計,並透過多元管道累積資產與現金流。
2025/06/06
5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末日預言:黃金、比特幣真能避險?
在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再度現身社群媒體,警告市場將崩盤、美元將崩潰,並高喊:「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才能活下去!」這類末日預言已非首次出現,也往往在市場波動時特別吸睛。但我們究竟應該把這些警告當作嚴肅風險管理的參考,還是純粹的恐懼行
2025/06/03
5
美元霸權基礎的典範轉移:數位時代的金融新格局與影響
美國正積極推動真實世界資產(RWA)上鏈,將債券、股票等資產代幣化,以提升美元競爭力、降低美債風險並延長傳統金融壽命。此舉由大型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貝萊德等主導,並與穩定幣、DeFi 協議形成鏈上金融三角,預計將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本文分析此趨勢,並探討臺灣及香港的法規發展。
2025/05/27
5
穩定幣開戰:你看懂這場美元霸權的數位金融戰了嗎?
本周來交功課,近期在聽CLEC的課程,James老師提到穩定幣這個話題,後來也去研究了一下老師分享的影片,以及我自己以前在加密貨幣圈的認知與經驗的分享。 我們曾經以為貨幣是國家的專利,是央行印鈔的特權。但在這個由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重塑的時代,「穩定幣」正悄悄地成為全球貨幣體系的新變數。這不只是一場加
2025/05/25
5
你的美金不是你的美金—表面關稅實為美元霸權的戰爭
探討川普關稅政策背後的盤算,以及其可能對全球貨幣秩序和臺灣經濟造成的影響。文章分析了「海湖莊園協定」的邏輯,並以臺幣匯率為例,說明貨幣戰可能造成的衝擊。
2025/05/03
1
查看更多
從泡沫到巨擘:S&P500 與 NASDAQ 100 的集中時代
在金融市場的長期演化中,我們不斷看到兩個交錯的張力 一方面是市場成熟、制度透明,降低了全面性泡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少數巨頭的贏者通吃效應,卻讓市場分布呈現右偏肥尾,集中風險逐漸累積。 今天的 S&P500 與 NASDAQ,正是這種張力的最佳寫照。 一、數據的演進:獲利率的翻倍 S&P5
2025/09/08
5
新青安鬆綁:薛丁格的72-2 與青年購屋的矛盾現實
行政院宣佈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72-2條的30%上限外,引發社會熱議。此舉是否能真正解決房貸荒,幫助年輕人購屋,或是隻是短期護盤、製造道德風險?專家與網友看法分歧,本文深入探討新政策的利弊與長期影響。
2025/09/05
1
AI世代的生存之道:投資策略、Vibe Coding與從工具人到資源擁有者的轉變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本文作者,一位資訊工程師及長期投資者,分享其在AI時代的投資策略與工作哲學,重點在於掌握資源、長期持有科技龍頭ETF,以及擁抱Vibe Coding提升工作效率。
2025/08/24
3
市場創新高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歷史數據、機構研究與策略思維的整合解析
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是機會還是風險?本文探討市場創高後的歷史統計數據、市場行為與資金流向、潛在風險及預警訊號,並提供投資人相對應的策略與建議,包含設定再平衡觀察點、保持現金水位、評估自身配置、將創高視為風險測試點等,強調投資需保持穩定、紀律與準備。
2025/07/30
6
擁有了資產階級思維的轉變,我只在意資產與安全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2025/06/28
5
中產越努力越累?從系統陷阱中突圍的財務覺醒—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走錯了遊戲規則
本文探討中產階級財富困境,分析其成因,並提出七個翻轉策略,包含:拒絕資本設計的生活、建立資產性收入、打造副業、學習財務稅務知識、延遲享樂、保持現金流、向上社交。文章強調財務自由並非單靠努力,更需瞭解資本運作邏輯與制度設計,並透過多元管道累積資產與現金流。
2025/06/06
5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末日預言:黃金、比特幣真能避險?
在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再度現身社群媒體,警告市場將崩盤、美元將崩潰,並高喊:「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才能活下去!」這類末日預言已非首次出現,也往往在市場波動時特別吸睛。但我們究竟應該把這些警告當作嚴肅風險管理的參考,還是純粹的恐懼行
2025/06/03
5
美元霸權基礎的典範轉移:數位時代的金融新格局與影響
美國正積極推動真實世界資產(RWA)上鏈,將債券、股票等資產代幣化,以提升美元競爭力、降低美債風險並延長傳統金融壽命。此舉由大型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貝萊德等主導,並與穩定幣、DeFi 協議形成鏈上金融三角,預計將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本文分析此趨勢,並探討臺灣及香港的法規發展。
2025/05/27
5
穩定幣開戰:你看懂這場美元霸權的數位金融戰了嗎?
本周來交功課,近期在聽CLEC的課程,James老師提到穩定幣這個話題,後來也去研究了一下老師分享的影片,以及我自己以前在加密貨幣圈的認知與經驗的分享。 我們曾經以為貨幣是國家的專利,是央行印鈔的特權。但在這個由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重塑的時代,「穩定幣」正悄悄地成為全球貨幣體系的新變數。這不只是一場加
2025/05/25
5
你的美金不是你的美金—表面關稅實為美元霸權的戰爭
探討川普關稅政策背後的盤算,以及其可能對全球貨幣秩序和臺灣經濟造成的影響。文章分析了「海湖莊園協定」的邏輯,並以臺幣匯率為例,說明貨幣戰可能造成的衝擊。
2025/05/03
1
查看更多
學習管道
CLEC投資理財頻道James老師投資哲學深度解析:長期持有、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
James老師的投資哲學核心在於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如QQQ和00662),善用槓桿和現金,並嚴格控管風險。此策略強調紀律和簡單性,目標為財富自由。文章詳細分析其投資理念、工具、策略及資產配置建議,包含不同年齡層和退休狀態的案例,並提醒投資前須審慎評估風險。
2024/12/31
17
11
「人生不難 Life Lab」的投資哲學
「人生不難 Life Lab」Podcast 提供一套以風險管理為核心、長期投資為導向的理財觀念,強調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透過分散投資、指數化投資和適度槓桿來平衡風險和報酬,並提醒投資人避免情緒化決策,專注於本業,持續投入,以達到財務獨立。
2024/12/28
3
2
學習途徑 投資理財 社群 &專欄文章
臉書社團 ETF資產配置社團 台灣50正2(00631L)槓桿投資法研究社 Mr.Market一起學習基金投資(海內外基金、資產配置、優惠情報) ETF 指數化投資 | 資產配置 x 投資全世界 x 理財館長 清流君Youtube(需加入會員) 臉書粉絲頁 綠角財經筆記 魯爸的財富自
2024/06/01
2
學習途徑 投資理財 Youtube & Podcast
總體經濟類 小Lin说 偏硬核,主要以各類各國且多元的總經與歷史相當有深度,而且有時也有產業解析,跟富人與財團發家史,雖然深度但節目也能把他講的比較有趣比較好理解 股乾爹 主要講總經類的,但我看了幾集覺得不錯在清單中,只是還沒花時間看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主要分享總經時事,每天早上開盤前3
2024/06/01
3
CLEC投資理財頻道James老師投資哲學深度解析:長期持有、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
James老師的投資哲學核心在於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如QQQ和00662),善用槓桿和現金,並嚴格控管風險。此策略強調紀律和簡單性,目標為財富自由。文章詳細分析其投資理念、工具、策略及資產配置建議,包含不同年齡層和退休狀態的案例,並提醒投資前須審慎評估風險。
2024/12/31
17
11
「人生不難 Life Lab」的投資哲學
「人生不難 Life Lab」Podcast 提供一套以風險管理為核心、長期投資為導向的理財觀念,強調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透過分散投資、指數化投資和適度槓桿來平衡風險和報酬,並提醒投資人避免情緒化決策,專注於本業,持續投入,以達到財務獨立。
2024/12/28
3
2
學習途徑 投資理財 社群 &專欄文章
臉書社團 ETF資產配置社團 台灣50正2(00631L)槓桿投資法研究社 Mr.Market一起學習基金投資(海內外基金、資產配置、優惠情報) ETF 指數化投資 | 資產配置 x 投資全世界 x 理財館長 清流君Youtube(需加入會員) 臉書粉絲頁 綠角財經筆記 魯爸的財富自
2024/06/01
2
學習途徑 投資理財 Youtube & Podcast
總體經濟類 小Lin说 偏硬核,主要以各類各國且多元的總經與歷史相當有深度,而且有時也有產業解析,跟富人與財團發家史,雖然深度但節目也能把他講的比較有趣比較好理解 股乾爹 主要講總經類的,但我看了幾集覺得不錯在清單中,只是還沒花時間看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主要分享總經時事,每天早上開盤前3
2024/06/01
3
房地產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新青安鬆綁:薛丁格的72-2 與青年購屋的矛盾現實
行政院宣佈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72-2條的30%上限外,引發社會熱議。此舉是否能真正解決房貸荒,幫助年輕人購屋,或是隻是短期護盤、製造道德風險?專家與網友看法分歧,本文深入探討新政策的利弊與長期影響。
2025/09/05
1
投資房產十年的真相:一位嘉義包租婆的分享
本文探討十年房產投資經驗,以嘉義市整層大樓案例,分析包租婆的實際獲利,揭示房地產投資並非穩賺不賠,需考慮各種成本與風險,包括貸款利息、稅金、維修、空租期、管理成本等,並與其他投資選項進行比較。
2025/08/09
3
年輕人買房前,請三思!
「有房才有未來」的觀念該重新思考?高房價時代,年輕人急於購屋恐面臨財務風險。本文探討兩種情境:負擔過重導致財務困境與老舊房屋影響生活品質,並提出「租屋+長期投資」的替代方案,以創造持續增長的現金流,達成財務自由。
2025/04/01
4
房地產價值探索:以日本為例看經濟活動與房地產價格的關聯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2024/07/04
2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新青安鬆綁:薛丁格的72-2 與青年購屋的矛盾現實
行政院宣佈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72-2條的30%上限外,引發社會熱議。此舉是否能真正解決房貸荒,幫助年輕人購屋,或是隻是短期護盤、製造道德風險?專家與網友看法分歧,本文深入探討新政策的利弊與長期影響。
2025/09/05
1
投資房產十年的真相:一位嘉義包租婆的分享
本文探討十年房產投資經驗,以嘉義市整層大樓案例,分析包租婆的實際獲利,揭示房地產投資並非穩賺不賠,需考慮各種成本與風險,包括貸款利息、稅金、維修、空租期、管理成本等,並與其他投資選項進行比較。
2025/08/09
3
年輕人買房前,請三思!
「有房才有未來」的觀念該重新思考?高房價時代,年輕人急於購屋恐面臨財務風險。本文探討兩種情境:負擔過重導致財務困境與老舊房屋影響生活品質,並提出「租屋+長期投資」的替代方案,以創造持續增長的現金流,達成財務自由。
2025/04/01
4
房地產價值探索:以日本為例看經濟活動與房地產價格的關聯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2024/07/04
2
槓桿投資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凱利公式、槓桿最佳區間與實證研究:從理論到實例
本文深入探討投資槓桿的策略,運用凱利公式計算最佳槓桿倍數,並結合巴菲特的保守策略、實證研究數據,提供實際可行的槓桿運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管風險。
2025/08/30
6
巴菲特「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槓桿真的不能碰嗎?巴菲特是否言行如一?
本文探討巴菲特投資哲學中關於槓桿的運用,並澄清其「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的真諦。文章分析巴菲特如何透過保險浮存金創造低成本槓桿,並結合低Beta值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升長期複利效益。同時,文章也指出一般投資人可借鏡之處,並建議以低成本ETF長期持有,搭配理性槓桿規劃與良好現金流管理為佳。
2025/07/27
5
槓桿型ETF:長期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平衡
本文探討槓桿型ETF的優缺點及風險,並提供安全的使用策略。槓桿ETF能放大報酬,但短期波動損耗及長期熊市風險高,不適合all in。建議將槓桿ETF視為資產配置的加速器,而非全部,並配置足夠現金以應對黑天鵝事件,控制槓桿比例,分批長期投入。
2025/07/22
5
小資族必修課:善用信用卡💳養出好信用為未來槓桿鋪路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2025/06/22
5
槓桿ETF配置:TQQQ33、50:50、433 的從回測數據與心理解析
本文探討三種槓桿ETF投資策略:TQQQ33、50:50和433,並與基準指數QQQ進行比較,分析其績效、風險及心理壓力。透過數據回測,揭示不同策略的報酬與風險差異,並結合CLEC頻道的觀點,提供更穩健的資產配置建議,強調紀律再平衡的重要性。
2025/06/07
5
5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布萊茲策略是一種基於實證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利用槓桿型ETF(00670L)、原型納指ETF(00662)和短債ETF(00864B)進行資產配置,包含再平衡、加碼和質押風控機制,適用於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偏高的投資者。策略包含442和433兩個版本,並輔以壓力測試和歷史黑天鵝事件分析,降低投資風險。
2025/06/01
15
44
分散與槓桿並進:433保守 vs. 442激進 vs. 全倉QQQ 回測比較
本文探討透過多元資產配置(433及422配置)投資QQQ,相較於單獨持有QQQ的優勢。研究指出,多元配置能提升年化報酬、Sharpe Ratio及Upside Capture,同時降低最大回撤與縮短復甦時間,並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資產角色、風險調整後績效及回撤表現等面向進行分析比較。
2025/04/25
5
2
查看更多
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進階難度—PTT Stock 板觀點彙整
PTT Stock板近期熱議「從一億到十億的財富累積是否比第一個一億更困難?」,本文深入分析此議題,探討不同階段的財富累積難度、槓桿運用、資產配置策略轉變,以及不同投資者派別的觀點,並提出策略建議。
2025/09/22
2
長期投資持有的勝率:時間才是投資最大的護城河
本文深入探討長期投資的優勢,運用歷史數據、學術研究和實務案例,證明長期持有策略的勝率接近100%。我們將探討通膨的影響、行為心理學的挑戰,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能幫助投資人「撐到最後」的策略,包含指數化投資、定期定額、跌幅加碼和風險控管等。
2025/09/13
7
銀行的遊戲規則:現金流、貸款與槓桿論證與思辨
本文深入探討債務槓桿在投資理財中的應用,從銀行的觀點出發,分析如何利用債務放大資產,並透過實際案例與專家觀點,闡述資產配置、現金流管理、以及不同階段的投資策略。文章涵蓋房貸技巧、股票質押、基金選擇等關鍵面向,並提供完整的金融知識與操作建議,協助讀者建立穩健的財富增值模式。
2025/09/05
4
凱利公式、槓桿最佳區間與實證研究:從理論到實例
本文深入探討投資槓桿的策略,運用凱利公式計算最佳槓桿倍數,並結合巴菲特的保守策略、實證研究數據,提供實際可行的槓桿運用建議,幫助投資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管風險。
2025/08/30
6
巴菲特「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槓桿真的不能碰嗎?巴菲特是否言行如一?
本文探討巴菲特投資哲學中關於槓桿的運用,並澄清其「永遠不要借錢買股票」的真諦。文章分析巴菲特如何透過保險浮存金創造低成本槓桿,並結合低Beta值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升長期複利效益。同時,文章也指出一般投資人可借鏡之處,並建議以低成本ETF長期持有,搭配理性槓桿規劃與良好現金流管理為佳。
2025/07/27
5
槓桿型ETF:長期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平衡
本文探討槓桿型ETF的優缺點及風險,並提供安全的使用策略。槓桿ETF能放大報酬,但短期波動損耗及長期熊市風險高,不適合all in。建議將槓桿ETF視為資產配置的加速器,而非全部,並配置足夠現金以應對黑天鵝事件,控制槓桿比例,分批長期投入。
2025/07/22
5
小資族必修課:善用信用卡💳養出好信用為未來槓桿鋪路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2025/06/22
5
槓桿ETF配置:TQQQ33、50:50、433 的從回測數據與心理解析
本文探討三種槓桿ETF投資策略:TQQQ33、50:50和433,並與基準指數QQQ進行比較,分析其績效、風險及心理壓力。透過數據回測,揭示不同策略的報酬與風險差異,並結合CLEC頻道的觀點,提供更穩健的資產配置建議,強調紀律再平衡的重要性。
2025/06/07
5
5
布萊茲策略:一套結合科技成長與風險控管的ETF資產配置策略
布萊茲策略是一種基於實證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利用槓桿型ETF(00670L)、原型納指ETF(00662)和短債ETF(00864B)進行資產配置,包含再平衡、加碼和質押風控機制,適用於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偏高的投資者。策略包含442和433兩個版本,並輔以壓力測試和歷史黑天鵝事件分析,降低投資風險。
2025/06/01
15
44
分散與槓桿並進:433保守 vs. 442激進 vs. 全倉QQQ 回測比較
本文探討透過多元資產配置(433及422配置)投資QQQ,相較於單獨持有QQQ的優勢。研究指出,多元配置能提升年化報酬、Sharpe Ratio及Upside Capture,同時降低最大回撤與縮短復甦時間,並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資產角色、風險調整後績效及回撤表現等面向進行分析比較。
2025/04/25
5
2
查看更多
區塊鏈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末日預言:黃金、比特幣真能避險?
在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再度現身社群媒體,警告市場將崩盤、美元將崩潰,並高喊:「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才能活下去!」這類末日預言已非首次出現,也往往在市場波動時特別吸睛。但我們究竟應該把這些警告當作嚴肅風險管理的參考,還是純粹的恐懼行
2025/06/03
5
美元霸權基礎的典範轉移:數位時代的金融新格局與影響
美國正積極推動真實世界資產(RWA)上鏈,將債券、股票等資產代幣化,以提升美元競爭力、降低美債風險並延長傳統金融壽命。此舉由大型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貝萊德等主導,並與穩定幣、DeFi 協議形成鏈上金融三角,預計將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本文分析此趨勢,並探討臺灣及香港的法規發展。
2025/05/27
5
穩定幣開戰:你看懂這場美元霸權的數位金融戰了嗎?
本周來交功課,近期在聽CLEC的課程,James老師提到穩定幣這個話題,後來也去研究了一下老師分享的影片,以及我自己以前在加密貨幣圈的認知與經驗的分享。 我們曾經以為貨幣是國家的專利,是央行印鈔的特權。但在這個由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重塑的時代,「穩定幣」正悄悄地成為全球貨幣體系的新變數。這不只是一場加
2025/05/25
5
股神巴菲特眼中的比特幣:為何他不投資加密貨幣?
本文探討股神巴菲特為何極度不看好比特幣,歸納其五大理由:比特幣缺乏內在價值、不創造價值、投機性高、可能被用於非法用途,以及不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文中亦收錄巴菲特歷年相關評論,例如將比特幣比喻為老鼠藥,並強調自己從未持有、也永遠不會持有任何加密貨幣。
2025/02/22
2
我幣圈用100萬學到的教訓 合約槓桿的致命吸引力
我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的過程,從最初的好奇到最終的反思。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包括投資的虧損、對ICO和NFT的盲目跟風、以及對合約交易的過度追逐。透過時間線的敘述,強調了加密貨幣市場的高風險,呼籲讀者要理性投資、謹慎行事,避免成為市場的受害者。
2024/06/01
3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末日預言:黃金、比特幣真能避險?
在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再度現身社群媒體,警告市場將崩盤、美元將崩潰,並高喊:「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才能活下去!」這類末日預言已非首次出現,也往往在市場波動時特別吸睛。但我們究竟應該把這些警告當作嚴肅風險管理的參考,還是純粹的恐懼行
2025/06/03
5
美元霸權基礎的典範轉移:數位時代的金融新格局與影響
美國正積極推動真實世界資產(RWA)上鏈,將債券、股票等資產代幣化,以提升美元競爭力、降低美債風險並延長傳統金融壽命。此舉由大型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貝萊德等主導,並與穩定幣、DeFi 協議形成鏈上金融三角,預計將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本文分析此趨勢,並探討臺灣及香港的法規發展。
2025/05/27
5
穩定幣開戰:你看懂這場美元霸權的數位金融戰了嗎?
本周來交功課,近期在聽CLEC的課程,James老師提到穩定幣這個話題,後來也去研究了一下老師分享的影片,以及我自己以前在加密貨幣圈的認知與經驗的分享。 我們曾經以為貨幣是國家的專利,是央行印鈔的特權。但在這個由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重塑的時代,「穩定幣」正悄悄地成為全球貨幣體系的新變數。這不只是一場加
2025/05/25
5
股神巴菲特眼中的比特幣:為何他不投資加密貨幣?
本文探討股神巴菲特為何極度不看好比特幣,歸納其五大理由:比特幣缺乏內在價值、不創造價值、投機性高、可能被用於非法用途,以及不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文中亦收錄巴菲特歷年相關評論,例如將比特幣比喻為老鼠藥,並強調自己從未持有、也永遠不會持有任何加密貨幣。
2025/02/22
2
我幣圈用100萬學到的教訓 合約槓桿的致命吸引力
我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的過程,從最初的好奇到最終的反思。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包括投資的虧損、對ICO和NFT的盲目跟風、以及對合約交易的過度追逐。透過時間線的敘述,強調了加密貨幣市場的高風險,呼籲讀者要理性投資、謹慎行事,避免成為市場的受害者。
2024/06/01
3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