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十字路口的台灣健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
持續的講,持續地讓更多人關注

其實健保對整個台灣的貢獻
是無庸置疑的
但台灣的健保制度也確實走到
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健保將面臨破產的問題
同時健保多年實施後也產生很多副作用

目前衛福部
正在規劃要調漲健保費
另外很多團體想把更多服務塞進健保中
但這個過程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卻很少能有機會參與及表達心聲
事實上目前整個健保的制度
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
就是健保的運作
操控在極少數的人手上
許多極不合理的制度像是核刪與總額
都不需經過立法院的同意
只要健保署規劃後
經過健保署與衛福部官員點頭就可以執行
每年現在高達七千億的健保費用分配
居然是這樣機制在運行
大家不會覺得怪怪的嗎?

喔對了
其實有個單位叫健保會
名義上是唯一
可對健保制度進行監督與建議的機構
但這個健保委員會的組成並不具有代表性
39位委員都是設定好的單位與代表
衛福部代表1人
衛福部推薦的人選7人
各層級醫療公會代表10人
但這些人往往也身兼大型醫院要職
面對也負責監督考核醫院的衛福部健保署
其實根本無能為力
而非醫療專業的保險人代表
在意的大概都是保費不要再調漲
或是既有的保費能不能要求更多的服務
所以這樣運作上有缺陷
同時也欠缺代表性的健保會與健保監督制度
才是健保改革第一件要面對的問題

至於健保費是否調整
或是要不要納入更多服務(全責護理等)
應該先好好檢視目前的健保系統
已經存在那些嚴重的問題才對
1.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選擇往國外發展
2.很多專科醫師人力不足斷層非常明顯
3.護理人員與醫事人員流失情況很嚴重
4.很多好的藥物逐漸消失
5.無法引進國際最新的醫材與技術

以上這五個問題
主要都來自於健保給付的不合理
當健保要持續包山包海滿足民眾需求
選擇的卻是貶低醫療服務的價值
用總額與持續的降低藥價醫材
維持住華麗的健保服務機制
但這種假象已經無法再這樣維持下去了

健保費當然要漲
同時不能再增加新的服務範圍(全責護理別鬧了)
漲的健保費應優先調整不合理的給付
一天幾百元的護理費與病房費根本汙辱人
然後各種手術的費用也該大幅提升
但即便是這樣恐怕也還不夠
健保署與衛福部應該鬆開健保的爪子
不要再想全部一把抓
讓自費的項目與金額回歸市場機制
這樣最好的藥品.最新的醫材
才有機會進入台灣
維持台灣卓越醫療的水準
台灣有醫療保險的人非常非常多
也該讓他們的保險費用
能實質上發揮真正的效益
當然我知道會有人說
那沒有錢的人難道命就比較不值錢嗎?
是的,全世界都是如此
富有的人本來就可以用錢得到更好的醫療
更有機會延長他們的壽命
差別在於我們在台灣有健保
一般人即使沒有錢也能享有80分的醫療服務
但假如健保署繼續用有限的資源
壓迫台灣的醫謢人員與醫療產業的發展
除了讓台灣失去提供100分醫療服務的機會
同時未來健保能提供的
將是只剩下60分甚至是不及格的醫療服務

有人或許又會拿出
某某醫院去年賺了幾十億的新聞
不要再被某些醫改團體或健保署給騙了
長庚的利潤是來自於台塑捐贈股票的股利
事實上台灣有一堆醫院光看醫療損益
根本是賠錢的狀態
如果真的是總額的精神
虧損的部分難道不該由政府來補上嗎?

總結一下
1.健保的執行需要監督,健保會的運作不可行
2.健保費一定要漲,但不該再新增服務
3.健保給付要全面重新檢討做合理的調整
4.鬆開對自費醫療的限制,給台灣醫療產業一點活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70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連竟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6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2024/06/06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2024/05/30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2024/05/30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2023/09/19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2023/09/19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想了很久覺得這個要寫一篇 平常在碎念衛福部與健保制度也沒少過 念醫管又在醫院工作快20年的時間 怎麼會不知道當中的問題與困難 不過我還是想要說 要改變制度或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權益 除了在社群上碎念 其實還是要有其他的努力啦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其實健保問題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可是一塊一年八千億的
Thumbnail
想了很久覺得這個要寫一篇 平常在碎念衛福部與健保制度也沒少過 念醫管又在醫院工作快20年的時間 怎麼會不知道當中的問題與困難 不過我還是想要說 要改變制度或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權益 除了在社群上碎念 其實還是要有其他的努力啦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其實健保問題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可是一塊一年八千億的
Thumbnail
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 持續的講,持續地讓更多人關注 其實健保對整個台灣的貢獻 是無庸置疑的 但台灣的健保制度也確實走到 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健保將面臨破產的問題 同時健保多年實施後也產生很多副作用 目前衛福部 正在規劃要調漲健保費 另外很多團體想把更多服務塞進健保中 但這個過程第
Thumbnail
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 持續的講,持續地讓更多人關注 其實健保對整個台灣的貢獻 是無庸置疑的 但台灣的健保制度也確實走到 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健保將面臨破產的問題 同時健保多年實施後也產生很多副作用 目前衛福部 正在規劃要調漲健保費 另外很多團體想把更多服務塞進健保中 但這個過程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