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發燒可以看中醫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許多台灣父母,只要小孩一發燒,感冒,鼻水就開始緊張,

到了門診,給予的感冒藥,化痰藥物照單全收,

要注意的是,美國FDA[相當於台灣衛福部] 明文反對六歲以下兒童服用感冒藥和咳嗽藥物。


raw-image


根據上述CNN新聞,美國FDA在1969年間到2006年發現:

54名兒童死亡案例與使用去充血劑(Decongestants)和69名幼童死亡案例因使用抗組織胺有關,許多製藥公司也在當FDA宣布此項消息時,主動回收許多嬰兒感冒用藥。



raw-image


根據上述圖片更有專家建議12歲以下小孩也要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而抗生素呢? 其時抗生素對感冒病毒並沒有直接幫助,反而會造成抗藥性的風險。

2018年BMJ(英國醫學期刊) 10月7日 出版的 期刊更指出,

"for kids, decongestant or antihistamine over-the-counter meds may not help and could cause harm,"

去鼻塞解充血藥劑(Decongestants)以及抗組織胺對可能一般幼兒外感[common cold]並無幫助更可能造成傷害。


raw-image





那麼到底何時該使用西藥? 何時又該繼續使用中藥?其實基本上感冒發燒通常是無害的,隨著時間不吃中藥或西藥都會自然好。發燒只要沒超過41度通常是無害的


raw-image

根據上述圖片,我國衛福部:表示

41 ℃ 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所以在動物實驗中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

一般民眾認知的發燒燒壞腦子,其實是指腦膜炎,這相當於中醫溫病學裡的 熱入心包,病及營分血分。事實上,中藥退燒治療外感也有一定效果,若適時投入水煎藥或足量藥粉可以減輕症狀並讓身體復原,一般兩天內可退燒,一周內可痊癒無後遺症。

以下舉幾個案例讓大家了解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某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嚨微痛、一開始鼻水直流,

後來鼻塞(鼻涕白黏帶黃)、昏沉、以高燒肌肉酸痛為主(38.5~40度)、惡寒、軟便,昏睡一整天… 周一父親告知已經燒了兩天,

raw-image

當下先用重子重仙 靈骨大白等穴位緩解,回家後症狀仍持續加重。

判斷為:濕溫 給予:五味消毒飲加減

raw-image

六一散加減 服藥前38.9度 服藥完後1H 體溫降至37度


raw-image

隔日諸症減輕約7成,體溫已降至36.4度,恢復正常上課。

raw-image

醫案4小兒流感: 母親帶著小孩來就診,疑似發燒,咳嗽,脈象虛弱數,寸滑,

判斷為太陽陽明證,給予白虎加參湯,葛根湯加減,隔日即燒退。

醫案5流感: 一留美ABC,咽喉劇痛高燒兩天不退,病懨懨走入診間,

無法說話,西醫告知病人可能將轉為肺炎,

即刻察色按脈,觀察病灶,脈緊按滑,舌苔白膩

診斷為急喉瘖,風寒邪毒侵襲咽喉導至金實不鳴,

水藥大劑清熱解毒佐以解表散寒攻下,一劑知、三劑已,大讚中醫之神效。

可能也免去一場痛苦的住院風波。

2019年夏 醫案-

小兒流感發燒: 五歲兒的母親當天回家後告知也開始發燒、全身肌肉痠痛、肚子痛,稍微有汗,

按脈證推測為厚朴七物湯加減,使用症狀緩解,痠痛消失,並開始水瀉。

兩天後,肚痛緩解,食慾恢復,但水瀉仍頻帶惡臭,給予白頭翁湯加減後緩解

隔天,原方續服但喝藥後反而肚痛加倍,審司症狀不變,還是告知繼續原方服用,

但換回本來固定常抓的藥材行抓藥,服藥後當天肚痛緩解已與平常無異。

按: 這個案例,出現在藥材問題,民間中藥行有時囤藥太久或是品質沒給好,

有時就算醫生開對藥物還是沒用,奉勸民眾抓藥時還是要在品質較佳的藥房抓取,

別因為價格太便宜就買,一分錢一分貨,畢竟,健康無價。

醫案 [風寒未解轉邪伏陰分一案]:

2019年夏 一青年人,由其與我認識學習中醫的家人帶來,咳嗽頻頻,自述疑似近日感冒,鼻涕倒流 黃稠為主無噴嚏鼻塞,吸到菸會咳 喉嚨癢,扁桃腺有腫感,耳鳴,脈滑給予三天外感藥後,因其家裡有學中醫人士,囑咐三天藥吃完感冒沒全好再自己調理或是回診,過一周後又來門診,病人自述服完三天外感藥又吃回之前的水藥,症狀幾無鼻涕,咳嗽次數稍微少一點,剩下黃痰為主,不好咳出 ,喉嚨不會乾痛,口乾渴,扁桃腺腫仍有一點,當下即告知外感要回診,等感冒好後再繼續吃本來的藥,且外感變化多端通常要三天換一次藥,由於沒有燒,只剩下一點痰咳,當下給予三天水藥,病家服用三天後即自行找學中醫的家人處理善後外感餘邪。

故事到這邊,我想病人下次不知還會不會來,感冒咳拖那麼久沒好,沒想到大概1周後,又看他來掛號了,我心想,不會還在感冒吧。病人說吃完那三天水藥後,家人就繼續開科中處理外感,加上家裡小孩一直有感冒咳嗽症狀,感覺感冒又加重了,這周變成都是一直低燒感,在37~39度上下,有時怕熱,有時怕冷,昏沉疲倦,痰是黃綠色,我心裡想,發燒一周了,這在西醫是要去感染科住院吧,這病人怎麼會這麼信中醫,症狀加重還繼續找我看,這類型病人通常都去看西醫了,誰會看你中醫。當下隨即診斷,脈象弦滑有力,舌苔稍膩,分析了一下,除了沒按時回診治療外,患者本身濕氣重,家中小孩也是都在感冒咳嗽,應該是在家裡交叉感染變成了所謂的濕溫,有夜熱早涼頃象,患者因為沒有服用西藥,相信中醫。 我就繼續盡力幫他。關緩滑略弦,寒熱交替,噁心,想吐,低熱為濕與少陽的表現,寸浮弦怕冷,鼻水,汗不出、咳嗽頻代表仍有表證,以蒿芩清膽湯中的青蒿黃芩為君,以六一散代璧玉散,加入發汗藥物讓濕熱之邪透過小水,玄府外出,並佐以止咳清熱之藥,三天內患者低熱起伏漸平,告知沒發燒就都不用太擔心,回家裡其家屬繼續以此方向繼續處理,一周後症狀緩解幾無略剩一點咳嗽,之後又繼續自行調理其餘枝微末節,外感逐漸痊癒。


醫案 2019年夏 出國遊玩日本,

回國前在日本燒了兩天,只能買到漢方小青龍湯,荊芥連翹散,成方無效,

由於病人對中醫頗為偏執,不顧家人勸阻,堅持續吃中藥

過海關被攔下測體溫約38度上下,回國後被判斷為風溫,

立即給予清熱解毒科中與生粉處置,隔日燒退,肌肉痠通消失,

衛生所打來關心狀況,告知已退燒無事。



醫案:流感病例

一學店學弟帶女友來訪,請他吃西提牛排,結果發現其食慾甚差,

面色暗沉無精神,表示其得流感已一天,發燒無力四肢痠痛

因出門在外,隨即給予本人調配的流感萬用方

隔天即燒退,肌肉痠痛消失,反而出現鼻水,喉嚨痛

此乃表邪欲出之像,告知無礙,繼續吃,

第三天症若失。

警告:此文為學術討論,無專業背景者請勿嘗試,盡速就近找專業醫師就診為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陽大夫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傷寒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Thumbnail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Thumbnail
Q 為什麼給了退燒藥還是會燒燒退退? 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空襲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不過,如果每次燒退的間隔時間逐漸拉長,溫度高點也會慢慢下降 (整體發燒曲線向下),代表身體感染逐漸獲得控制。 Q 為什麼孩子會畏寒以及手腳冰冷? 前面有提過,發燒就像是空襲警報以
Thumbnail
Q 為什麼給了退燒藥還是會燒燒退退? 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空襲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不過,如果每次燒退的間隔時間逐漸拉長,溫度高點也會慢慢下降 (整體發燒曲線向下),代表身體感染逐漸獲得控制。 Q 為什麼孩子會畏寒以及手腳冰冷? 前面有提過,發燒就像是空襲警報以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Thumbnail
治療感冒觀點大不同,前者偏重緩解症狀,吃後容易昏昏欲睡;後者則是讓身體動起來,加速免疫系統工作,流流汗熱退了,精神就來了 服用一些可讓身體發熱流汗的中藥,創造一個有利於免疫系統工作的環境,幫忙解除警報,協助副作用加速退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不平靜,各國如火如荼展開
Thumbnail
治療感冒觀點大不同,前者偏重緩解症狀,吃後容易昏昏欲睡;後者則是讓身體動起來,加速免疫系統工作,流流汗熱退了,精神就來了 服用一些可讓身體發熱流汗的中藥,創造一個有利於免疫系統工作的環境,幫忙解除警報,協助副作用加速退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不平靜,各國如火如荼展開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Thumbnail
每當孩子感冒,出現發燒、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時,醫生往往會開出一連串的藥物,並叮囑三天之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一定要記得回診追蹤。但通常三天藥物吃完回診,緊接著又是連續三天的藥物,如果疾病沒完全好就又來三天……許多家長心裡常有疑問:「究竟醫生開這些藥,是不是每一種都一定要吃完?」
Thumbnail
每當孩子感冒,出現發燒、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時,醫生往往會開出一連串的藥物,並叮囑三天之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一定要記得回診追蹤。但通常三天藥物吃完回診,緊接著又是連續三天的藥物,如果疾病沒完全好就又來三天……許多家長心裡常有疑問:「究竟醫生開這些藥,是不是每一種都一定要吃完?」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感冒過,大家一定都聽過各種各樣關於感冒的傳說,燒退了會變得更嚴重,感冒傳給別人就好了,感冒變更嚴重就需要吃抗生素等等,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說,實際上的情形又是怎麼樣子呢?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感冒過,大家一定都聽過各種各樣關於感冒的傳說,燒退了會變得更嚴重,感冒傳給別人就好了,感冒變更嚴重就需要吃抗生素等等,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說,實際上的情形又是怎麼樣子呢?
Thumbnail
關於發燒這件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街談巷議的傳聞,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 長牙會不會發燒? 燒得溫度變高是不是更嚴重? 打個點滴比較快退燒? 下一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發燒這件事,究竟哪些是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關於發燒這件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街談巷議的傳聞,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 長牙會不會發燒? 燒得溫度變高是不是更嚴重? 打個點滴比較快退燒? 下一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發燒這件事,究竟哪些是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好一陣子了,醫生也開了退燒藥水跟退燒塞劑,到底這些藥物該怎麼使用呢?以及除了吃藥之外,我還可以用甚麼方法幫忙孩子?或是孩子發燒期間要注意甚麼事情呢?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好一陣子了,醫生也開了退燒藥水跟退燒塞劑,到底這些藥物該怎麼使用呢?以及除了吃藥之外,我還可以用甚麼方法幫忙孩子?或是孩子發燒期間要注意甚麼事情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