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米食】水磜社區:田間的點心漉湯米齊

2021/02/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鄭婷尹.攝影/程天佑、甘岱民
莊媽媽家裡以前經營辦桌生意,既擅長做米食,也很會做料理。
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才知她們口中的「漉湯米齊」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牛汶水」。這兩種米食的材料都是糯米,若要分析兩者的差異,有人說漉湯米齊要先搓圓米團,在上面壓出一個凹槽;牛汶水則是隨意擠出米團,就像小顆的粢粑(麻糬)。不論是漉湯米齊或牛汶水,其實吃法是一樣的,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
婚後從橫山移住北埔鄉水磜村的陳運妹大姐,旁人都喚她莊媽媽,甜粄、發粄、水粄、菜包等各式米食都難不倒她。莊媽媽笑說:「小時候就看著我媽媽做米食,慢慢也就學會了。我很喜歡做米食呀,下廚就還好。」雖說如此,家裡經營辦桌生意的莊媽媽既擅長做米食,也很會做料理。說到客家style的辦桌總會有象徵喜氣的筍絲蹄膀,也少不了湯圓、甜鹹油飯等米食,即使現在已經退休,但一旁的社區總幹事美玉忍不住補充道:「他們家超會做吃的!」
※漉湯米齊的「米齊」字讀音ㄑㄧˊ,輸入法無此字故以「米齊」代替。

共下做粄仔 kiung+ ha+ zoˇ banˊ

漉湯米齊 lugˋ tongˋ ci

作法:
  1. 糯米預先泡水3小時,再加水磨成米漿,用布袋盛裝米漿,以石頭重壓約半天使其脫水。
  2. 脫水後的粄團再次揉搓,稍微軟化後分成小團,分別搓圓、用大拇指壓上凹痕。
  3. 紅糖、老薑片加一點水,用小火熬煮約2小時,煮至薑片軟爛、湯汁濃稠,即完成薑湯。
  4. 煮一鍋滾水,放入糯米團煮至稍微膨脹、浮出水面。將糯米團盛入薑湯,撒上脫膜的花生碎或芝麻即可享用。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恁香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Boloye非洲實驗鼓團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