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貞《不在他方》Placeless Place 讀後感

Q-avatar-img
發佈於閱讀記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作者「陳綺貞」,既是位歌手也是寫手,她的音樂創作正如同這本散文集一般,表面看似輕盈、柔軟,實則剛強、堅定。

初次聽見她的名字與音樂作品,已不記得是何年何月了。或許在還沒來得及認識她以前,就已記住了那些耳熟的旋律。記憶中最喜歡的是〈殘缺的彩虹〉這首歌,喜歡它的旋律,乾淨、純粹,更喜歡的是這段歌詞:

想要聽你說/你都怎麼過/你現在好嗎/你微笑點頭/想要聽你說/快樂多過憂愁/想要聽你說/卻發現你在騙我……

像是包裝華美且完整的一顆糖,你以為它是甜的,放入嘴裡後卻引來一股苦澀之感。雖然看似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但總覺得,若是將這段歌詞所描述的對象轉換為自己,或許會有另外一番詮釋。就像是一連串不斷反問自己的過程,在音樂與歌詞之中,也同時梳理自我內在的心緒。

書裡的字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看來,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體悟。這一次再度拾起,我看到的是作者對於「生命」的描寫,無論寫的是她思念的外婆、或是獨自看海的古巴人、又或是在花蓮看過的星星、以及史瓦濟蘭的孩童……等,都能感受到生命既幽微又美好的存在。

「生命是多彩也是愁苦的,所以他們在快樂中歌唱,在悲傷中更要歌唱,在自己的小花園裡,用歌舞好好裝扮自己。」
「每一朵紅花都像是一種隱喻,在快要乾枯的土地上,仍站著想要活下去的每一個生命。」

書中共有三十八篇散文、七封書信、三場對談,以及一段問答。每則故事、每個段落,都刻畫著作者對於生命細微的觀察,將旅途中所到之處的見聞,安放在快門按下的瞬間,也安放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線裡。很喜歡書中穿插的攝影作品,在鏡頭之下的視角,反映的是僅屬於作者的心靈世界。

一張照片,在某個人眼中曾經是多麼新奇與珍貴;一顆糖果,足以成為孩子們生存的一線生機。

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在世界各地蔓延,命運始終存在光明與暗影,像是一場遊戲,不肯停下。

「我突然覺得這個世界所有的幸運與不幸,就像是萬花筒裡的星星,命運之神不知道何時雙手一轉,有些星星就殞落,有些星星永遠孤垂在宇宙最遙遠的角落。」

黑夜裡那些不被看見也觸摸不及的星星,以為遙遠的,其實很近。像是萬花筒裡,隱藏著的驚奇,一點一點的光影,都是生命。

在讀〈星星〉的時候,我有點欣喜與作者有著相同的感受:

「在我知道我所看到的星光,來自幾萬光年以前,那種恐懼感壓倒了本該有的浪漫。」

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候,曾在科博館裡體驗置身於星空中的感受。當這場體驗開始後,明亮的室內空間,逐漸轉為一大片闃黑的畫面。縱使知道身旁還有其他人,但眼前除了無邊無際的星空,看不見任何景物了。感覺有段時間,我什麼都聽不見。好安靜,安靜到我誤以為自己掉進了一個不知名的時空。那是浩瀚且巨大的,對生命未知的恐懼。

這本書的字句,彷彿道盡了那些永遠道不盡的,對生命的探索。作者陳綺貞用最真實且細膩的筆觸,去參與、記錄,甚至影響了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軌跡。時常在各個國度之間來回的她,始終惦記著從小生長的這塊土地,並珍視這些美好。在她筆下的台灣,有著「精實具體的早晨」,有著對於生活的執著與熱忱。那看似一點也不浪漫的風俗民情,其實正是能量的來源。

而同時身為歌手的她,也思索著這個身份與自我的關係,並形容她的人生是「偏向瑞蒙卡佛式的,看似清高或充滿人生哲理但其實不過就是凡人每天的寫照」。這樣的平凡,又如此不凡。她的溫柔具有十足的韌性,如同她的歌,如同她。

透過她的文字,我開始探尋著更多生活的美好以及背光處。那些溫暖而堅定的能量不在他方,就在此時此刻,在離我們最近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的沙龍
13會員
76內容數
It puts everything in perspective when you see it from a distance.
Q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2024/12/31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2024/10/04
第一次看到書名,便覺得它有種神秘奧妙的引力,彷彿讓人進入一個毫無雜質的無重力狀態,而在那裡,只有自己,像宇宙一樣安靜,安靜到沒有時間與空間感。這本書蘊含許多天文學的相關概念,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或許就像蝴蝶結般(莫比烏斯環),環環相連在一起。有些事情沒有答案,也永遠無法真正理解,每則故事都像
Thumbnail
2024/10/04
第一次看到書名,便覺得它有種神秘奧妙的引力,彷彿讓人進入一個毫無雜質的無重力狀態,而在那裡,只有自己,像宇宙一樣安靜,安靜到沒有時間與空間感。這本書蘊含許多天文學的相關概念,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或許就像蝴蝶結般(莫比烏斯環),環環相連在一起。有些事情沒有答案,也永遠無法真正理解,每則故事都像
Thumbnail
2024/07/26
這本書集結了各種關於愛的故事,此處的愛,並不僅限於傳統上兩性間的愛,還包含了親情、友情、多元性別等議題,甚至是陌生人間,萍水相逢的情緣。各種形式的愛,各種相遇,都很寶貴。 不受制於狀況的無限的愛,可以延伸到每一個人身上,耶穌從來沒提過同性戀,他的宇宙觀沒有信條、罪惡、輕視,他的重點是要去愛被邊緣化
Thumbnail
2024/07/26
這本書集結了各種關於愛的故事,此處的愛,並不僅限於傳統上兩性間的愛,還包含了親情、友情、多元性別等議題,甚至是陌生人間,萍水相逢的情緣。各種形式的愛,各種相遇,都很寶貴。 不受制於狀況的無限的愛,可以延伸到每一個人身上,耶穌從來沒提過同性戀,他的宇宙觀沒有信條、罪惡、輕視,他的重點是要去愛被邊緣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沒見過的世界太大了,活在其中的每個人又自成一個世界,然而每一個個體之間卻也支撐著彼此,靠著這股力量在各自的掙扎中努力活下去。
Thumbnail
還沒見過的世界太大了,活在其中的每個人又自成一個世界,然而每一個個體之間卻也支撐著彼此,靠著這股力量在各自的掙扎中努力活下去。
Thumbnail
三年多前,我曾經有機會進行一場葡萄牙的獨旅,我想要搭上那台黃色復古的電車,感受充滿懷舊的異國風情,只為了讓自己還有活下去的動力。 很多時候,旅行並不真的只是旅行,更貼切的說法是畫出界線,然後離開,再回來,等待下一次的離開。 無奈,COVID-19 疫情旋即在全世界蔓延開來,我只能被困在這座島嶼,藉由
Thumbnail
三年多前,我曾經有機會進行一場葡萄牙的獨旅,我想要搭上那台黃色復古的電車,感受充滿懷舊的異國風情,只為了讓自己還有活下去的動力。 很多時候,旅行並不真的只是旅行,更貼切的說法是畫出界線,然後離開,再回來,等待下一次的離開。 無奈,COVID-19 疫情旋即在全世界蔓延開來,我只能被困在這座島嶼,藉由
Thumbnail
每天臉書河道上都是朋友出國玩的照片,有人去旅行,藉由別人的旅行來回望我自己,讓我想起了陳綺貞在2004年唱的「旅行的意義」。(以這首歌出版的Track 2單曲時間為主)
Thumbnail
每天臉書河道上都是朋友出國玩的照片,有人去旅行,藉由別人的旅行來回望我自己,讓我想起了陳綺貞在2004年唱的「旅行的意義」。(以這首歌出版的Track 2單曲時間為主)
Thumbnail
陳綺貞本身就是文青,也備受文青的喜愛和推崇 當然喜歡她的不只文青,但凡是文青應該都喜歡她。 她的聲音不似一般偶像女歌手的ㄋㄞ或嗲,正所謂「多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太過就變嗲了,太少變生病。她的聲音輕脆悅耳有如吉它,咬字分明而又甜美,像在你耳朵邊呢喃,也像女朋友在你耳邊吹氣。 所以,聽她的歌非常舒服
Thumbnail
陳綺貞本身就是文青,也備受文青的喜愛和推崇 當然喜歡她的不只文青,但凡是文青應該都喜歡她。 她的聲音不似一般偶像女歌手的ㄋㄞ或嗲,正所謂「多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太過就變嗲了,太少變生病。她的聲音輕脆悅耳有如吉它,咬字分明而又甜美,像在你耳朵邊呢喃,也像女朋友在你耳邊吹氣。 所以,聽她的歌非常舒服
Thumbnail
作者「陳綺貞」,既是位歌手也是寫手,她的音樂創作正如同這本散文集一般,表面看似輕盈、柔軟,實則剛強、堅定。 初次聽見她的名字與音樂作品,已不記得是何年何月了。或許在還沒來得及認識她以前,就已記住了那些耳熟的旋律。記憶中最喜歡的是〈殘缺的彩虹〉這首歌,喜歡它的旋律,乾淨、純粹,更喜歡的是這段歌詞: 想
Thumbnail
作者「陳綺貞」,既是位歌手也是寫手,她的音樂創作正如同這本散文集一般,表面看似輕盈、柔軟,實則剛強、堅定。 初次聽見她的名字與音樂作品,已不記得是何年何月了。或許在還沒來得及認識她以前,就已記住了那些耳熟的旋律。記憶中最喜歡的是〈殘缺的彩虹〉這首歌,喜歡它的旋律,乾淨、純粹,更喜歡的是這段歌詞: 想
Thumbnail
她是陳綺貞,在歌迷耳朵裡的經典,創作了無數讓聽眾在記憶裡迴盪的歌曲,自 1998 年首張個人專輯《讓我想一想》累積至今的作品,隨意翻閱回憶歌單,大概都能說出一首陳綺貞吧?
Thumbnail
她是陳綺貞,在歌迷耳朵裡的經典,創作了無數讓聽眾在記憶裡迴盪的歌曲,自 1998 年首張個人專輯《讓我想一想》累積至今的作品,隨意翻閱回憶歌單,大概都能說出一首陳綺貞吧?
Thumbnail
仙女陳蕾在這一刻,是多麼的貼地,抱著木結他下凡,批准我們從荒謬和無助之中逃遁過來。說真的,特別偏愛這個acoustic版本,簡單的木結他,告訴我們世界與自己無關,把我們從殘酷的世界裡抽離,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仙女陳蕾在這一刻,是多麼的貼地,抱著木結他下凡,批准我們從荒謬和無助之中逃遁過來。說真的,特別偏愛這個acoustic版本,簡單的木結他,告訴我們世界與自己無關,把我們從殘酷的世界裡抽離,好好休息。
Thumbnail
在這幾年間,詩人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詩想」,只因它隨生隨長,又不斷地變幻。我喜歡並且羨慕這種自由。我們本來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定論詩是什麼。⋯⋯一首好詩就是「提醒」,提醒你開始省察,就在讀詩的此刻,你內裡與周遭種種原是浮游不定的狀態。是的,「詩,是與生命的狹路相逢。」詩教會我的事,是「珍惜」。
Thumbnail
在這幾年間,詩人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詩想」,只因它隨生隨長,又不斷地變幻。我喜歡並且羨慕這種自由。我們本來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定論詩是什麼。⋯⋯一首好詩就是「提醒」,提醒你開始省察,就在讀詩的此刻,你內裡與周遭種種原是浮游不定的狀態。是的,「詩,是與生命的狹路相逢。」詩教會我的事,是「珍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