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檳城好好生活 - #2 放心讓生命去帶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生命帶領著我們去體驗,想望的生活

在開始這趟旅程之前,我想著的是讓自己放下生活原有的所有日常,去創造一個全新的自在生活樣貌。除了機票住宿,沒有其他計畫,但是我有很多好奇:我渴望知道抽離一切日常的我,會如何展開這25天的生活,我好奇著我會為這25天的空白,填上什麼樣的色彩。

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唯一確信的是,我渴望書寫,我渴望擁有更完整的時間和空間來書寫。於是帶上了The Artiest’s Way 和 Bird by bird兩本書,做為我書寫的啟發和鼓勵。

就這樣跟著 The Artiest’s Way的引導一路向內探索、也向過去探索,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內在有這麼多關於藝術的嚮往。於是意外的,這趟旅程成為了我尋找內在小小藝術家之旅。除了好好寫作是我最最關注的之外,我邀請我自己去體驗那些自己曾經想要體驗,卻一直沒有機會在台北完成的。像是重回打拳人生(咦,這好像和藝術無關,但確實是我的渴望之一)、像是空中瑜伽、跳舞、畫畫、攝影等等。

就這樣結束了第一週在檳城的生活,覺得一切都充滿感謝。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全心全意生活,然後坦然地回應自己真實的想望、不去逃避內在的聲音(即使這意味著去揭露自己的脆弱),就會發現宇宙其實隨時都願意慷慨給予、滿足我們的想望——藝術家的部分,我開始了空瑜練習,上了舞蹈課,每天有固定的書寫和閱讀的時間,覺得一切都好有趣、好好玩;生活的部分,一路上意外的認識了許多當地朋友,就這樣吃遍了各種當地美食,在完全零計畫的狀態下,去看了海也爬了山,還體驗了當地夜生活。

生活中的美好一直都在,只要我們隨時都願意敞開自己,並且全心全意去發現它、去接受它。


曾經的糾結都是為了遇見現在的自己

在開始流浪式的旅行之前、在遇見瑜伽之前,我總覺得我的人生就是平凡且湊巧而已。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或才藝,也並不特別聰明,大約只是剛好對主流社會所要求的事物算是擅長也並不排斥,就這麼一路長大。我不討厭讀書,又湊巧擅長考試,於是順利成章的一路唸書、拿了好成績、進入好學校、努力工作,工作也算是做得還不錯。一切看似沒有問題,甚至我的故事大概也某種程度稱得上是些許勵志的北漂成功故事。

但我知道我並不快樂,所有的一切充其量只是並不討厭,但也從不特別喜歡。

好長一段時間,我討厭也鄙視這樣的自己。我厭惡自己的平凡,也厭惡自己明明渴望卻沒有能力走出自己的平凡。我不要一個不討厭也不喜歡的人生。我想要有狂熱、有摯愛、有義無反顧的人生,我想要精彩(即使那可能伴隨痛苦和不安)而不是麻木將就地過完無趣的一生。

直到我開始旅行、開始流浪,一個人的旅行讓我和真實的世界連結,在世界各地遇見的旅人們讓我看見生命的各種樣貌,讓我得以開啟我對生命的想像——原來生活不是只有家人、老師、社會大眾所描繪的「那一種樣子」;直到我遇見了瑜伽,讓我感受到對一件事物感到狂熱是什麼樣的心情,有好一段日子瑜伽是我生活的重心,工作之餘,可以沒有社交或是休閒生活,但是不可以沒有瑜伽練習。而所幸瑜伽的美好,並不止於身體的練習,對我來說影響更深遠的,是透過瑜伽開啟了我的向內觀看,所有的向內觀看,都成為美好的療癒,療癒了我多年對自己、對生活的不滿和厭惡。

在擁有內在的踏實以及外在的啟發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比起找到「一件」讓人義無反顧的事情,讓人更幸福更快樂的,是去熱愛「整個」生命。


熱愛生命,像個孩子在遊樂園一樣盡情去玩耍

而現在的我,還是熱愛瑜伽、也熱愛旅行,我想我更熱愛的是生命的整體性。當我們全心全意想要活出生命的精彩樣貌,就會發現生命中有那麼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去做,不只是旅行,不只是瑜伽,還有潛水、還有跳舞、還有畫畫、還有唱歌,這麼想著的時候,就覺得生命也太豐富太讚了吧。像是孩子進入一個應有盡有而且沒有打烊時間的遊樂園,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奇,愛怎麼玩就怎麼玩,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即使是對長大的我們來說,生命依舊是一個遊樂場。我們可以選擇瑟縮在角落覺得每個設施看起來都太危險太不適合自己,或是在裡頭走來走去,直到覺得自己找到那個最好玩的設施再去玩,又或是,我們也可以選擇每種設施都盡情去試試看。我向來知道自己不要在第一種人生裡頭自怨自艾,於是好長一段時間都在第二種人生裡糾結與焦慮,而現在,我全心擁抱第三種人生,我要去闖、去玩、什麼都去試試看,好好去感受宇宙的給予和生命的豐盛。你呢?你打算如何經歷這個應有盡有而且不會輕易打烊的遊樂場?

從2014年在歐洲開始獨自旅行後,每一段旅程都讓我更加相信,當我們願意把自己敞開,當我們全心全意去經歷生活的一切,當我們去信任生命,宇宙就會回應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豐盛,一次又一次。我想,這是我一個人旅行的意義 — 去看見自己對生活的想望、去感受生命既有的豐盛、去接受宇宙的慷慨給予,去信任生命終究會引領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