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格子第二份電子書(數位商品)為何還是選根基?

承熙
發佈於承熙的個股觀察SOP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主要原因是:知識堆疊的結果

好像去年我回答網友說,在方格子我第二份數位商品電子書可能寫「潤弘」(2597)。大概今年初我變成決定把第一份電子書進行改版,因為去年 2023/11 上架後到今天為止,我發現我對根基的「認知」又更多了,所以決定改版

因為有基礎、因為在基礎之上又發現又累積更多知識與概念,所以我第二份電子書還是選根基

也想過以國統 (8936) 當第二份電子書,但自認對公司商業/獲利模式的理解尚不熟稔,對公司的認識從 2023 年底至今短短 4 個月,想寫成電子書為時尚早

我認為寫電子書是這樣,心中要有一個核心概念或思想,然後透過框架表達出來。這框架就是章節目錄,要擁有足夠資訊以章節甚至細到款目的程度呈現,這樣讀者才方便閱讀與理解

我在這篇公開徵信電子書所得的公益捐款,網友留言提及「創作有價」的困難,我說:「我弄了約 3 年的結論是不容易 ...... 後來發現,調整創作方式和公開提出公益捐款後,對我自己股票投資反而進步更大,是額外的驚喜與發現 ......」如下圖

raw-image

雖然大家的創作不一樣、不一定跟我都是寫投資,但在創作有價的路上,我認為「初期」還是以「公開分享 + 累積讀者」為主,後面要變現比較有基礎,至於那個「初期」要多久?應該見仁見智,看個人的專業與才情,甚至看機運,說不準

公益捐款是我的作法,參考就好

有人可以瞬間爆紅 ( 能持續多久是另一回事 )、有人默默耕耘多年變現微薄,很難說的

在我 2021 剛轉為專職投資與投資高手見面聊天時,對方當時有給我建議,說以投資收入為主,創作收入輔助比較好,我當時和後來兩年剛好顛倒,其中一個原因是所投資的股票沒有明顯漲幅沒有帶給我滿意報酬

直到 2023 年中時,我投資的主要股票大漲了,我才改變當時想法,認為真的應該以投資為主創作為輔,雖然是結果論;如果復盤回到 2021,我可能還是會做出「創作為主,投資為輔」的決定,這種事很難說

總之,我目前專職投資的生活很單純,母親的疾病治療也進入正向穩定狀態,我可以有更多時間運用,主要還是放在「投資」上面,而創作 ( 訂閱和電子書 ) 依然是輔助的、順便的,磨筆尖這樣

我這人應該有點怪,從小到大有些做法想法都與大多數人不同,但至少,我日子過得舒服、舒暢與舒心

感謝大家的支持啦,我從 2019 夏天開始寫方格子,預計到 2024 年底各種形式的收入估計約 10 萬新台幣,統統會捐款出去,過去以來應該捐一半了吧我想

當時 2021 從上班族轉為專職投資的毅然決然、當時歷經見不到老爸最後一面的難受以及專心陪伴母親治療癌症的艱辛 ( 2021 起疫情 )、當時投資股票沒有明顯上漲的忍受孤寂、現在專注於學習投資知識以及與高手交流 ....... 這些都需要「勇氣」!

我的人生錯過很多,幸好我還擁有不少。我珍惜目前擁有的、我盡量不去欣羨別人擁有的 ( 例如大漲的股票 )、我想增加資產好讓我自己和老媽的晚年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 這些都需要「學習」!包含經年累月的閱讀與思考、交流與回饋

聊東聊西竟然也 1300 字

總之,祝福大家囉

下周終於可以拿到新護照,先來去北海道清涼一下,剛好日本黃金周結束人應該不多吧

raw-image
1.3K會員
966內容數
這裡是個集「股票投資」、「文字創作」和「享樂人生」的天地,希望承熙我自己的心得能帶給你幸福,當然包括有收入的幸福。2021/8 轉為全職投資寫作後的我,可望把相關心得統統給你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