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的情緒光譜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昨一整晚徹夜未眠,書房裡的光由旭日緩緩打亮。我按下一鍵「send」,寄出最後一份seminar paper給授課老師,宣告這一瘋狂的學期正式結束,此時已是早晨8點多。這是我來美國念博士班的第二學期。這學期修了三堂系上seminar、一門英文寫作課,再加上一門101要帶討論的TA課。姑且不論各堂課的結果如何,可以欣慰的是,我活過了這學期。

raw-image


專題討論課
Seminar翻成中文的話,給研究生修習的專題討論,每周指定閱讀至少1本書加1篇期刊論文起跳。依照老師的授課風格與要求,有些老師會要求每週上傳讀書筆記(reading note),約700-1000字,換算成中文字大概是1700-2500字。除此,顧名思義,專題討論強調課堂參與度與發言,針對當周讀本素材,推進特定議題與概念的討論。大部分也會要求修課學生認領兩週的導讀。對一個從小在台灣教育「薰陶」的環境下長大,要在同學面前積極發言(有時還要假裝很有自信),而且是用第二、第三語言(如果算進台語)表達,真的是非常需要時間適應

寫作的部分,除了每週讀書筆記之外,有些課會要求繳交期中論文,期末的產出通常是10-15頁起跳的論文,12號字、單間到雙間行距不等,換算成中文字大概是3000-4500字。如是說,修3門seminar就有3篇期末論文。論文有分essay和seminar paper,前者像是申論題,針對教授給的題目,基於既有理論作出綜合(synthesize)與分析(analyze)的回答。後者是針對自己的研究興趣與計畫,輔以在課堂中的所思所學,寫出期末報告版的研究論文。除了綜合與分析的能力之外,我覺得這很需要寫者對手上議題的興趣.以及產出有說服力的「自己的觀點」。其實有時滿需要創意的,尤其是切入的觀點(研究問題)和怎麼將議題、概念選用及自己的觀點結合 (研究論點)。

比如必修的一門「人類學理論課:從殖民、後殖民到解殖」,沒有每週讀書筆記與認領導讀的要求,不過每三分之一學期就要繳交8-10頁的essay,合計3份essay,24-30頁的分期付款。另一門選修課是醫療人類學領域的「科學、醫藥與身體」,每週要寫reading note(不過有兩週可以不用交的扣打)、認領兩週導讀、學期中的paper包括5頁的intellectual biography(有點像是為何會想修這門課,沒啥壓力的作業,也可以幫助自己思考這堂課、自己的研究計畫,與生命歷程的關係)、5頁的final paper proposal(期末報告的提案)、5頁的final paper初稿、15頁的最終產出。其實最後三個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過程。不過這堂課比較像是例外,滿多seminar學期中甚麼paper都不用交,最後交個大份的,怎麼自發安排寫作進程顯得重要。我比較喜歡(可能也很需要)這種有循序漸進的作業設計,作為外部催稿的良性壓力,特別防止我這種總是在最後關頭才從頭開始崩潰大爆寫(但從5頁發展到15頁其實也是爆寫),而且通常也有其他課、RA/TA的工作和生活外務同時進行,而這個就是我過去兩週的期末寫照。


學術寫作的情緒光譜-苦與樂bittersweet

現在回想起來,與寫作相關的情緒和「時間」滿有關聯的。倒敘來看,當我在前兩週最崩潰的一些時刻,3個期末論文的deadline時間相近,還不太會寫信跟教授延期(於是好像ghosting幾天後收到教授問候的催繳信...),還有一個障礙是,我不知道我要花多久時間完成,常常要寫甚麼也不知道。

苦:拖延是一種迭代

想到龐大、費工、複雜、前景無知、同時又想要盡善盡美的任務,拖延症就會很自治地發作。相信有寫過論文的人大都有經驗過,拖延症從來都不是舒適的狀態。拖延症患者傾向做一些其他能立即帶來滿足的事來分心,如找東西吃、滑社群網站、打掃、運動等,來暫時避免面對難受的感覺,此時已不知休息與拖延的界限為何。反覆周旋是拖延的倍數,回過頭來還附帶罪惡、空虛及時間更少的精神壓力。還伴隨過食、甜食上癮、發胖焦慮的副作用。這時打開空白到反光的Word檔,有時已經拖到半夜,負載各種拖延合併症的迭代,真的是最難熬的時候。

暖機時間:文章發想與備料

從空白到動筆寫第一句、從第一句寫到一整段一整頁,各需要不同的暖機時間。相信每個寫手的執行模式與風格各自迥異,也因應文章類型而有不同的「備料」過程,來準備要煮甚麼「(黑暗)料理」。我目前的狀況是,正文開寫之前會需要花上一段時間閱讀、查資料、作筆記。比如說寫essay,回答「在古典人類學家與其理論中,美國、英國與法國學派各有同異,為什麼他們要反對環境/生物決定論?」的問題之前,我必須要把相關的論文掃過一遍,然後摘錄各篇重點,消化這些古人(有些可能還在世)的思想,經過這些長途的備料時間後,才會知道慢慢我能煮成甚麼料理。

以我熟悉的學科中(人文地理學和人類學),在essay書寫裡,可以有自己的詮釋,不過不用像research paper要有自己的東西與論點。所以「備料」就緒後,或我也喜歡稱之「引橋期」,通常就知道essay七八成的骨幹與內容,隨之而來的方向感大幅減緩未知的焦慮,就比較能下筆寫第一句,來終結空白。然而,在引橋期,常常會有浮沉書海的迷航感:書太多沒有念完的一天、英文看很慢、看不懂作者要表達甚麼,伴隨煩躁與併發拖延症頭,第一句與第一段通常特別難起頭,很容易寫出自己覺得很爛的句子,反覆刪減乾脆先去吃東西。這就是俗話「萬事起頭難」吧。


樂:進入寫作狀態

我想會決定繼續讀博的人(慎思),大都有曾經在讀書寫論文的過程感受過火花般喜悅,而這些喜悅拆解開來是甚麼呢?經過苦樂參半的期末大爆寫後,對我來說,渡過前面的引橋期,進入寫作狀態是最享受的時刻:發想、創作(基於邏輯推演或歸納)、當以某種自覺說服力的方式提出這個research gap(研究缺口)時、分析各方論述後的小發現時、提出延伸新的想法/概念作為論點一部份時、運用新學到的詞彙、寫出自己喜歡且滿意的句子時。

進入寫作狀態時,是一種全心全力的投入,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只有眼前的論文,好似一種雲遊四海的入仙狀態。知道自己可以怎麼著力、好像有甚麼自己的想法欲以表達清楚、極為有趣的巧思與火花在腦內雲端乍現與噴發,趕緊用文字下載的急切。這種欲罷不能,就是一種心流狀態——眼前的任務不容易、但又不會難到無法完成,也隱含一種基於「我可以、我想完成它」的心態,即使當下沒有浮現這麼直白的信念。


完成的喜悅

如果從零開始,大概產字到中途時,如15頁的paper匍匐前進到第8頁的時候,滾動右方卷軸,看著過去的心血,一鍵一字兌現成一行行一頁頁的段落篇章,也會萌生一種踏實與成就感。甚至,有時當下還會覺得自己寫出什麼史上大作,即使是電光石火,能有這種體驗仍是十足幸福。

寫作,是一種苦樂參半、投入、付諸努力後「看」得到成果的活動。即使如此,我的人生課題一如既往仍是拖延症,要怎麼保持寫作的狀態呢?寫到這裡突然覺察到,以上這些喜悅都是發自內心、自己給的肯定,一種自給自足的滿實感。

當然,收到教授的評論回饋又是另一回事了。


PS: 有底線劃記的是提醒自己可以另起一篇文章來鋪展。


20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