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精神:臺灣林業的發展與日本西粟倉村的案例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前言|

近年隨著地球暖化等異常現象的發生,永續發展、綠色倡議、提倡環保等等的標語也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其中「里山精神」,也出現在我的大學時期,起初對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原始生活,回歸自然。也並未去更深入的了解,直到來到日本唸書時,對於「里山」這個概念,才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

實際上「里山」就在我們身邊,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能看見里山。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大家發現身邊的里山,初步了解林業、里山的概念,以及藉由日本知名案例-西粟倉村來介紹里山給予農村的新可能性。


二|關於台灣林業|

在日本的各大神社,都能看到許多來自台灣的檜木「hinoki」。而台灣的林業,也是從日治時期開始了較具規模的伐木事業。其中我們熟知的阿里山鐵路的鋪設也是為了運送木材的阿里山林場也是過去的三大官營林場之一。除了阿里山之外,也包含太平山、太魯閣、林田山等山都也被開採過。

在二戰後,1958年政府實施「台灣林業政策及經營方針」,台灣林業進入濫伐時代,不到二十年的期間,砍伐兩遠超日治時代的總伐採量,原始林也被破壞。不過,當時也處於台灣的經濟起飛時期,相信這些林業砍伐也給當時的台灣許多的經濟支持。

之後,1991年也開始全面禁伐天然林。以「保育」為主,並以永續經營為原則,注重國土保安、資源保育、環境保護、生態多樣性、森林遊樂;全面禁伐天然林,限制每年伐木總量。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在我們的課本、生活中,也都說著要環境保護、永續經營,砍樹也與不環保劃上等號。


※台灣農委會林務局於2017年宣布啟動國產材元年,在某些限制下可以開採林業,開始復興臺灣木材,重振台灣林業。


三|關於日本里山|

「里山」這個詞源於日本,早在1660年左右就衍伸出這個詞語,從土地名稱演變成用成人們生活中所需要的農用林、燒製柴火之林。詞語的演變反映了它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里山的資源可以為人們生活中所需的柴火、修葺屋頂的材料等。里山也是種包含多樣自然、人文地景、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統,比如:矮林、灌溉水塘、稻田、果園與村落本身所組合成,之中更有多樣的動植物的棲地。

里山的概念在於它是因人類的生活方式(從事農耕及林業、生產時)與大自然的長時間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半人為地景、環境。所以我們能在里山中,我們能看到許多生物的棲地、自然資源給予的食物資源、自然景觀、還有文化景觀。

raw-image

△里山與村落之關係示意圖(引用:私の森.jp)

1.里山與生態的關係

在過去,在日本讀研時,曾上過一堂課,探討了里山與生態多樣性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很難理解為什麼這兩個詞語能夠結合在一起說明。生態多樣性是建立在生態平衡上的,通常強調要保護生態多樣性,否則地球會失去平衡。但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競爭、競合、互利與共生等關係,而生態平衡則是確保了資源的合理分配,比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微生物。因此,如果某個物種受到威脅或消失,將打破原有的平衡,導致其他物種增加或減少,進而影響人類的資源供應鏈。此外,生態多樣性也為人類提供植物授粉、氣候調節、控制害蟲等重要功能。

當我們參與里山管理和整治時,也能夠保持一定的平衡並維護生態環境。例如:進行砍伐和樹林整理,可以創造更多多樣性的森林空間。在收割後,稻田放水可以吸引水鳥停留和棲息。這些都是可以為讀者提供參考的實際例子。

而在日本,為了保護森林,讓樹木有更多的空間和資源成長,所以會進行所謂的「里山整備」。這時,日語有個「間伐材」的詞彙,指的是森林中經過間伐處理的木材。間伐則是指在森林中定期砍伐一些樹木,以促進剩下的樹木生長,保持森林的健康和多樣性。由這個詞看來,可以瞭解到里山與生態促進的關係。而這些被砍伐的樹木通常是較小或營養不足的樹木,以便讓其他樹木生長得更健康,間伐材通常用於木材生產,建築,紙張,免洗筷等。


當然整治里山時,除了從生態面的所獲得的效益以外,位於日本岡山縣西粟倉村在2008年後,從在里山整備後,也延伸出了許多的新舊產業。就讓我們往下看吧!


四|日本案例_西粟倉村|

位於日本岡山縣東北部的一座深山裡,大約1400人生活的小村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被譽為奇蹟之村的西粟倉村。

raw-image

△西粟倉村森林構想圖(引用:https://www.vill.nishiawakura.okayama.jp/)


1. 百年的森林計畫1.0

在2008年,當許多村落開始進行合併時,西粟倉村的財政狀況使屬於最不樂觀的村落之一,但當時超過半數的村民出來反對合併。這也引出了一個重要並且常見的地方課題:「我們應該如何維持村落的基本運作呢?」然而,西粟倉村的土地面積高達93%為森林,其中有84%為人工種植的森林。那麼,這個村子又有什麼獨特之處村(地方資源)能夠吸資金以及人才的流入呢?

答案就在於「森林」。

西粟倉村也開啟了通往林業六級化的「百年的森林計畫1.0」篇章。


 2.從700人持有的森林開始

raw-image

△西粟倉村之森林信託管理關係圖


相信在台灣,常常能夠見到農地和林地因各種原因而無人整理,例如地權繼承時的分割造成碎片化,難以有效管理和轉讓,再加上地主不在當地居住,導致農地和林地長期閒置。

在西粟倉村的森林中,也存在著許多無人管理的林地,使得樹木隨意生長。另外,一些老年居民可能無法繼續獨立照料這些土地,而村落人口外流也導致即使擁有祖輩傳承的林地,也無人管理。然而,透過政府和民間的合作,與700位森林地持有者簽訂了「森林管理合約」,實施「森林信託管理」,這有助於更有效地進行森林管理、木材伐採、加工和市場投入等活動。砍伐和利用木材所獲得的收益將分配給參與森林管理的公司以及林地持有者。


【🔍信託是什麼?】

「信託」為「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即是,透過「委託人」(提供財產的人)、「受託人」(信託業)及「受益人」(委託人想照顧的人)三個角色的連結,幫助有財產規劃需要的人,以更有效率而且安全的方式達到目標。

raw-image

△信託說明示意圖

而這樣的森林管理後所得的利益分配,也相當困難。由於樹種、樹齡、樹徑等皆有所不同,這方面則是結合航空測量等技術,去做航拍,計算出每個人的所持部分在給予利益分配。

這些利益的來源,又從何而來呢?這些利益的來源通常並不是來自木材的銷售,由於木材賣給加工廠會導致虧損,加上進口木材市場便宜,使日本國產木材很難從中獲利。在這樣的背景下,西粟倉・森の学校的創辦人牧大介提出透過直接與消費者互動,建立了一個以西粟倉村為核心的品牌,並尋找了西粟倉村的專屬粉絲,或許能夠改變這種情況。

raw-image

△森の学校所販售的商品,商品範圍廣泛,從板材至日常用餐具都有。

(圖片來源:https://morinogakko.jp/category/item/page/2/)


這也意味著利用西粟倉村所產的木材,進行加工製成合板、筷子、家具、柴火等商品,有的直接販售給在村落內的創作者/商家、有的則是直接銷售給消費者,而不依賴於中間加工廠的銷售通道。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提高利潤外,同時也有助於建立更緊密的村落與創業者/商家、村落與消費者關係,並吸引更多支持當地可持續發展的人們。

raw-image

△西粟倉村百年事業概要之商品六次化概念圖


西粟倉・森の学校的成立,帶動起林業的復甦之外,也開啟了一連串的地方振興企畫,讓大家出謀劃策、超兵買馬,吸引了許多的年輕人前來,一同繪出屬於「西粟倉村」的未來,並也在這實踐自己的夢想。因此在這,我們真的能夠看見將在地資源——「森林」轉化為具有地方特色和價值的產品。


3.舊石影小學以西粟倉・森の学校之名重獲新生

過去,西粟倉・森の学校位於一所過去被廢除的小學-舊影石小學。這個地方成為了促進村內林業活性化的聚點,並舉半了許多工作和以木材為主題的一些創意企劃等等。儘管森の学校後來遷到別處,但這所舊影石小學,仍然孕育出許多的創意和構想。

在西粟倉村中,有一個名為「ローカルベンチャー人才育成制度」的制度,旨在培育和引進新人才。

「ローカルベンチャー(LOCAL VENTURE)」是指鄉村等地區為解決在地相關的社會議題而成立的新創公司。這項制度的初衷是為了讓人們為了這個地方、甚至為了自己,去追求挑戰。即使這些挑戰者們最終沒有留在當地深耕,那也無妨,但這總會是一個能讓自己發揮,並且試著實現夢想的第二故鄉。關於這一制度的實施方式和詳細內容,在此不多加描述。

後來,這所舊石影小學中的各個教室也成為了新創公司的辦公室,參觀時可以看見各種有意思的公司。包括帽子店、熱愛各地日本酒的酒商、木工房、木材加工企業、養殖鰻魚的企業等。

raw-image

△西粟倉村所孕育的各種企業()

(1)(3)元湯旅館的柴火加熱設備及入口放置的備用柴火

(2)(4)YOBI家具店,是位建築師到此創業,除了建築設計之外,

也設計各式家具,其中椅子是特色之一。

(5)(6)舊影石小學校孕育的各企業看板和在體育館內養殖的鰻魚設備


五|最後|

在這裡,我們能夠看見透過充分發掘並利用當地資源所打造的理想經濟圈。然而,這條路並非一蹴而就,自2008年至今的15年歲月裡,移居者(搬遷至此的人)已占村子總人口的15%。從開始2008年約1億日幣的初始收入,如今已為村子帶來近22億日幣,同時創立了50多家公司

這裡就像是一個新創企業為各種人才提供的孵化器,這樣的成就主要歸功於當時實施的「ローカルベンチャー人才育成制度」。取得這樣的成果也歸功於當地出生且擔任公職的上山隆浩。我還記得當初參訪時,他親自向我們介紹了這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歷程,以及未來的「百年的森林計畫2.0」。

他分享了當地居民的感受,即「這裡好山好水,但卻沒有錢」這句話值得重新思考,好山好水意味著天然的寶藏,而資源的開發和市場拓展取決於人為努力和積極的態度。

這裡的主要信念是『生きるを楽しむ』,即「享受生活」

對我來說,這代表著要快樂地體驗並把握當下。村民和項目參與者對於來自西粟倉村的創業者和移居者都持歡迎態度,更期望他們在這裡能夠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論是日常生活、創業歷程、夢想實踐,甚至認為如果在這裡與期望相去甚遠,離開也是可以的。這裡不會對獲得補助金的人有任何道德約束,讓來者能夠輕鬆地在這裡追求他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我相信正是由於這樣的包容性,才使得不同的企業、人才和新事業能夠融入這片土地!

六|參考內容|

  1. 里山:その実態の歴史的変遷と現代的表象 湯本貴和(京都大学霊長類研究所)、https://watashinomori.jp/study/basic_02-2.html
  2. 西粟倉村、https://www.vill.nishiawakura.okayama.jp/wp/
  3. 「人口1400人の奇跡の村、なぜ西粟倉村は“田舎の最先端”を目指し続けるのか」、https://www.potluck-yaesu.com/magazine/20230830/925/
  4. 【森林素養題01】林業大事記:跟著年輪的軌跡走,看見臺灣百年林業發展、https://greenmedia.today/article_detail.php?cid=62&mid=556
  • HELLO!我是YUKEN,對這篇文章有興趣,或者想知道更多,希望你可以不害羞的留言一起交流!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希望你們能用用行動支持我,歡迎轉載、引用及備註出處,未來持續提供更多優質文章。💪
  • 感謝你們的觀看!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在日本默默的來到了第8年,對於日本的酸甜苦辣以及喜怒哀樂,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