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廣州荔灣區Vol.2|遊記|粵劇藝術博物館、三寶歷史文化街區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日遊走路線】
(上下九步行街)下九街陶陶居(第十甫路)→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荔灣博物館荔灣湖公園逢源大街一帶寶源路、多寶路、華寶路(三寶路回程)

🤗本篇遊記主軸為紅字部分
上篇遊記,上下九步行街、陶陶居(第十甫路)、永慶坊之後繼續遊逛


粵劇藝術博物館

沿著荔枝灣湧粵劇博物館分為南岸和北岸,我們從南岸的中式園林入口進入,因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廣府內的人建造園林規模比較小,庭園式布局雖然規模不大,但走進去以後切確實的體驗書中所謂的「一步一景」的粵式園林設計,登樓、轉彎、換個角度,都讓我忍不住拿起手機將園林各種美態藏入囊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園林樓閣內展示紋蝶、戲服與道具,向我們概述粵劇文化,走過園林小院間的廊道,來到展示主館八和閣,乘著電扶梯到地下一樓參觀,館內超過5,000多件的藏品,從歷史起源、道具、服裝、舞台設計、角色、到唱腔都仔細介紹,待了快要4個小時還捨不得走。

raw-image

荔灣博物館附近

離開粵劇博物館後,在凌記用過午餐,來到荔灣湖公園旁、逢源大街一帶附近逛逛,「最能體現南國優雅柔美風情,以湖為主的公園…」看著荔灣湖公園看板上的地圖感覺公園範圍很大,來了兩次廣州這一處還不算有仔細逛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位於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荔枝灣湧旁的荔枝灣博物館,原本是廣州商團團長陳廉伯的舊居,現在是一座收藏、陳列荔灣歷史的博物館,內含嶺南特色庭園,據看板說內部裝修豪華,當中的旋轉樓梯做工細緻,看了會令人讚嘆回味,行前百度館內展區,當中西關民俗館我最想一探究竟,但因當天休館我們僅在外欣賞西式別墅建築外觀後便漫步離開。

raw-image
raw-image

龍津西路道路兩旁騎樓眾多,外廊式建築設計之外,羅馬柱與巴洛克裝飾門面,更突顯海南地區廣州獨有的騎樓建築特色;具體來說荔灣區的「騎樓街」可從龍津西路恩寧路一路延伸到上下九步行街,這一路上騎樓眾多,樣式很有特色,有些騎樓外的招牌處上方除了看到西式的裝飾之外,還能看見修有磚雕或立體彩繪瓷磚形式的裝飾,有些騎樓廊道上甚至帶有2樓露天小花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寶路(寶源路、多寶路、華寶路)

雖這次因時間點的關係沒能讓我們進到荔灣博物館的西關大屋觀賞西關住家的內部樣貌,但沿著寶源路、多寶路、華寶路回程沿途仍可欣賞許多西關大屋的各式外觀。

大屋的青磚石腳隨著時光荏苒而低調,最吸引目光的就是家戶門口那精緻的三重門,又稱三件頭,外型與我們現在常用門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三層:

第一層「門腳」,門高大約是成人的身高,有點像屏風主要用於這檔外面視線、區分內外,形式類似兩面窗扇,不頂天,下不著地,門面上有通花雕刻裝飾。

第二層「趟櫳」,外型是由數個圓木橫架鑲於兩根豎板組成的欄柵,因粵語中「雙」和「喪」同音,不吉利,所以組成趟櫳的圓木數量皆為單數,開門拉動的方向或左或右沒有一定,圓木幾乎是素身無裝飾,只有在木材原料的使用上有差別。

第三層,最裡面的大門(正門),就是嚴實堅厚的硬木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隨著建材上的演變、中西文化的交織、與生活習慣的不同,有些家戶第一層改用鐵件門,或省略第一道門,僅留趟櫳和正門兩道(稱兩件頭),甚至來個中西合璧正門用帶有西洋風的西式木製拱門,左右配置簡單的二重門。

raw-image

三重門之外,街屋樓面上鑲著的各式花窗,造型也值得留意。「寶源路」、「多寶路」和「華寶路」有三寶路之稱,街上有許多歷史建築和西關騎樓,其中寶源路保存的歷史建築數量密度最高,非常值得來這裡散步走走,觀賞西關老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資料】
🔖羊城網👉《140岁的陶陶居,应该坚守情怀,还是紧贴时代?》
🔖原點👉《廣州永慶坊的無形哲學:MASONPRINCE美學空間充當傳承與未來的交匯》
🔖VoooD👉《MASONPRINCE广州永庆坊店》
🔖百度百科👉《粤剧艺术博物馆》
🔖維基百科👉《荔灣博物館》
🔖百度百科👉《荔湾博物馆》
🔖廣州市人民政府👉《粵劇藝術博物館》
🔖維基百科👉《西關大屋》
🔖人間福報👉《【撫今追昔】 消失中的趟櫳門》
🔖大洋網新聞👉《家门口的博物馆④ | 荔湾博物馆:荔枝湾畔的博物馆》


~【感謝您閱讀到這邊】~
喜歡我撰寫的內容,請在文章下方
👉|❤️按讚|🔖收藏|👈
💁‍♀️|加入我的沙龍追蹤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常手帖
20會員
99內容數
嘗試用文字紀錄日常,想藉由書寫釐清前行的方向,我的文字沒有高聳的情懷,但或許透過我的體驗與記述,可以勾勒出屬於你的生活
日常手帖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我們住在上下九步行街隔壁一條名為光雅里的小巷內,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今日的行程要點,早起在飯店用過早餐後,走出光雅里轉彎便從上下九步行街中的下九街開始逛...
Thumbnail
2025/07/28
我們住在上下九步行街隔壁一條名為光雅里的小巷內,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今日的行程要點,早起在飯店用過早餐後,走出光雅里轉彎便從上下九步行街中的下九街開始逛...
Thumbnail
2025/06/30
2025農曆過年大膽配合春節請了特休,放假14天到廣州、香港、深圳過年,從香港入境深圳的口岸很多,蓮塘、福田、皇崗等等從網上看都很方便,由於行程安排是落地香港之後,先直接到深圳搭乘城際高鐵到廣州,從羅湖口岸通關入境比較方便,加上身負行李、重物不想頻繁換車,所以選擇香港機場出關後坐巴士,到上水轉車站轉
Thumbnail
2025/06/30
2025農曆過年大膽配合春節請了特休,放假14天到廣州、香港、深圳過年,從香港入境深圳的口岸很多,蓮塘、福田、皇崗等等從網上看都很方便,由於行程安排是落地香港之後,先直接到深圳搭乘城際高鐵到廣州,從羅湖口岸通關入境比較方便,加上身負行李、重物不想頻繁換車,所以選擇香港機場出關後坐巴士,到上水轉車站轉
Thumbnail
2025/06/23
八達通卡(Octopus Card)是香港主要的電子支付工具之一,類似日本的Suica卡或台灣的悠遊卡,香港有許多店家都接受八達通支付消費,所以,八達通一卡在手在香港旅遊吃、喝、玩、樂都很方便,還可以享受港鐵
Thumbnail
2025/06/23
八達通卡(Octopus Card)是香港主要的電子支付工具之一,類似日本的Suica卡或台灣的悠遊卡,香港有許多店家都接受八達通支付消費,所以,八達通一卡在手在香港旅遊吃、喝、玩、樂都很方便,還可以享受港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廣州.白雲山.九龍泉與廣州碑林】 相關行程:《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二天》
Thumbnail
【廣州.白雲山.九龍泉與廣州碑林】 相關行程:《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二天》
Thumbnail
深圳好去處-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隨著近年來人均所得提高及產業的轉型,深圳慢慢吹起了文創風氣,在南山區就有一個集中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人來感受藝術氣息。這次就等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吸引了一眾文青的地方吧! 「華僑城創意園」(OCT-
Thumbnail
深圳好去處-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隨著近年來人均所得提高及產業的轉型,深圳慢慢吹起了文創風氣,在南山區就有一個集中發展文化產業的地方「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人來感受藝術氣息。這次就等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吸引了一眾文青的地方吧! 「華僑城創意園」(OCT-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複合型大型商場如雨後春筍般的落成。商場中生活各個層面從吃喝玩樂都能一次滿足在大型商場翁一次解決需求。藉由公共場所讓藝術隱藏於大型商場內、藝術不再搖不可及。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就是一個很棒的一個複合型大型商場。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2號 ​營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複合型大型商場如雨後春筍般的落成。商場中生活各個層面從吃喝玩樂都能一次滿足在大型商場翁一次解決需求。藉由公共場所讓藝術隱藏於大型商場內、藝術不再搖不可及。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就是一個很棒的一個複合型大型商場。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2號 ​營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牯嶺街位於台北城南區域內,台北城南區域又是白北市博物館密度最高區域。大致上可分為兩個大的範圍。一個是南海路周遭和一個是台北植物園內。牯嶺街小劇場就在南海路周遭位置。 牯嶺街小劇場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營業時間: 周三-周五 PM12:00-PM20:00
Thumbnail
牯嶺街位於台北城南區域內,台北城南區域又是白北市博物館密度最高區域。大致上可分為兩個大的範圍。一個是南海路周遭和一個是台北植物園內。牯嶺街小劇場就在南海路周遭位置。 牯嶺街小劇場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營業時間: 周三-周五 PM12:00-PM20:00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