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言喵語 Cat Lover Meows 🐾
“Cats are intended to teach us that not everything in nature has a purpose.” 「貓教會我們,自然界中的一切不一定都有目的。」——Garrison Keillor(加里森·基勒) 加里森·基勒(Garrison Keillor,1942/08/07—),1966 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英語學士學位。大學期間,他便成為學生運營的廣播電台播音員,後來獲得皮博迪獎。他是一位美國作家、歌手與知名廣播人,擅長用溫和的幽默與細緻的觀察,為平凡的日子添上一點亮光。這句話,像是對生活輕輕耳語——要學貓咪,不必急著為一切找理由,不必為日常貼上意義的標籤。 其實,我的貓——無論是小黑還是小白——都懂這個道理。清晨,牠們在窗邊坐著,陽光像一層薄紗覆在背上。尾巴緩慢擺動,耳尖偶爾抖動,像是在與一陣看不見的微風交談。不催促時間,也不預備什麼,只是安安靜靜地,與陽光緩緩同步。 午后,小白在地上四腳朝天,睡得像一團綿花——安穩而慵懶。牠的呼吸和我的心跳漸逐漸相偕,整個房間變得很安靜,安靜得能聽見陽光在牆上移動的聲音。 有時,小黑會花十分鐘凝視一個空洞的角落;有時,忽然奔跑,像在追逐夢裡的影子;更多時候,牠只是像一隻布偶端坐著——不解釋,不鋪陳,沒留任何答案。 而我,却總想替一切找理由:努力要有結果,談話要有結論,時間要有收穫。牠們卻提醒我,生命的價值,並不全來自「目的」。某些時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什麼都沒做。簡單說,就是放廢一下,不必每個頃刻都要得到什麼動機目的。 於是,我學著和牠們一樣,把自己交給某個單純的瞬間——聽雨落、看雲走、任由風從指縫穿過;不定方向、沒擬計劃。神奇的是,竟產生一種「與天地同在、與萬化冥合」的存在感。 當我看著愛貓在午後陽光中睡到翻肚皮,我明白:所謂幸福、安逸、生活的種種美好,未必存在於達到這、完成那的時刻;有時,就存在於清靜無為、不思不想、全然放廢的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