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生日,
照理說我該獨享那塊最大的蛋糕,
可是一翻開《原來蛋糕可以這樣分》,
我突然有點猶豫,也許把蛋糕分出去,
比一個人吃光還要更快樂。
(也不是只有自己胖喔🤣)

封面上的蛋糕缺了一角,
像剛被切下的月亮。
五雙手從不同方向伸來,
封面的視角是俯瞰的,
讀者成了第六位坐在桌邊的人,
呼吸裡彷彿能聞到草莓和奶油混合的香氣。
在這個家裡,什麼東西都要分成五份。
蛋糕、牛奶、餅乾⋯⋯
甚至電風扇吹來的風也在分配名單裡。

這跨頁的蘋果切得像教科書範例,
水也倒到刻度線剛剛好,
孩子們的眼睛緊盯著食物,
像在看一場精密操作的科學實驗。

到了炸雞那一頁,節奏被香氣打亂,
背景顏色比前面更熱烈,
油亮的金黃幾乎要從紙上流下來⋯⋯
五個人分一隻雞,的確麻煩。

花椰菜和棉花糖出現時,
畫面變得更有趣⋯⋯
如果是我也是可以把花椰菜讓出去,
棉花糖可以讓我先咬一口?
畫面裡孩子眉眼的細微動作,
全在暗示,這不是算術題,不是數學,
而是一道「怎樣才能讓我覺得自己分到最好」的心理題。

接下來,更難了⋯⋯
物品換成了更難分的資源,
電風扇的風、唯一的叔叔⋯⋯
這讓我想起曾經搶過沙發上的位置、
電視的角度、比較輕的棉被⋯⋯
這些畫面用幽默的細節,
讓人笑出聲又感到熟悉,
因為這就是生活。
這本書像一場溫柔的實驗,
讓孩子從一個蛋糕的分享學會觀察、等待、放手和堅持,
也讓大人想起自己的餐桌記憶。
它不強調分享永遠快樂,
也不避開那點小小的計較,
而是用趣味和細節告訴我們,
我們會搶、會等、會計較,但也會笑、會想念。
書裡只有分蛋糕嗎?
一本70頁以上的繪本有完整的故事,
有父母的愛、手足的「親密」、
偶爾可以獨占的美好、
哪裡是最佳位置的「戰略」⋯⋯
這個故事讓切蛋糕不是單純的數學,
是一次又一次選擇坐在一起的練習。
吃蛋糕只是表面,
真正動人的,
是有人和你一起伸向那個蛋糕。
因為,分的不只是甜點,
還有那些讓彼此留在同一張桌子的理由。
《原來蛋糕可以這樣分》
作者|金曉恩
譯者|蘇懿禎
出版|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