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景福宮是首爾最知名的古宮殿 (圖片來源:韓國宮陵遺址本部官方網站)
如果你計畫韓國旅遊,來到首爾,景福宮(경복궁 / Gyeongbokgung)絕對是必訪的歷史地標。其中,勤政殿是朝鮮國王上朝議事與舉辦國家大典的主要場所,這裡總是遊客如織、人頭攢動。
如果你像一般遊客一樣忙著拍照,卻沒留意勤政殿朝鮮國王御座(어좌 / The Phoenix Throne)正後方的《日月五峰圖》屏風,那真的非常可惜。這幅獨特的宮廷繪畫是景福宮內最具象徵意義的文化寶藏。最近,竟然出現在超夯Netflix熱播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舞台背景中,成為Huntrix舞台上最吸睛的視覺亮點,非常值得一看!

勤政殿中央的國王御座及《日月五峰圖》屏風 (圖片來源:C. C. Liu 拍攝)
看著正殿中央的御座,我彷彿穿越時空,成為當時的文武百官。仰頭準備面聖,崇敬地望向國王與身後的日月、江山和波濤,油然升起肅然起敬的心情…

《日月五峰圖》由簡單的自然符號構成,呈現規律、穩定氛圍 (圖片來源:wikipedia)
《日月五峰圖》有哪些自然元素及隱藏意涵?
《日月五峰圖》(일월오봉도 / Irworobongdo)以鮮明對比的色彩描繪太陽、月亮、五座山峰、松樹、瀑布和浪濤,左右對稱,構圖穩定。太陽象徵朝鮮國王,月亮象徵王后,五峰代表聖山(五僅是一個虛數),松樹象徵昌盛與繁榮,有著祝願國王與王后長壽安康之意。
從陰陽五行的宇宙觀來看,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五座山峰對應五行。史學家推論,這幅作品的意思是—上天庇佑王權永垂不朽,天地萬物和諧運行,充分展現出「天賜王權」的寓意。
今天,這幅《日月五峰圖》不只出現在景福宮,還能在昌德宮仁政殿、昌慶宮明政殿與德壽宮中和殿等地見到,常見的形式為屏風,少數為插屏,各類形式總計約28件,皆為18世紀以後的作品。

景福宮乾清宮的室內壁畫 (圖片來源:C. C. Liu 拍攝)
見《日月五峰圖》如見朝鮮國王
你可以想像,在朝鮮王朝時期,重要宮殿與王室場合都看的到《日月五峰圖》。據說國王出差時會隨身攜帶此畫,國王過世後,畫作甚至也隨之下葬…
在英祖時期,無論是宴請70歲以上高官的酒席,還是重要朝臣的聚會,都能看到相同的場景:御座及背後的《日月五峰圖》屏風。即使國王不在場,官員們見狀都必須恭敬作揖,如同國王本人親臨現場一樣。下方圖片分別為《耆社慶會帖》、《 重熙堂 親臨大政時 賡韻詩屛 》作品的局部圖。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朝鮮王朝當時是中國藩屬國,同屬漢文化圈的中國、日本、越南都沒有發現這幅作品,那麼可以說這是朝鮮王朝的原創作品了!

《耆社慶會帖》局部(圖片來源:韓國中央博物館藏)

《 重熙堂 親臨大政時 賡韻詩屛 》局部 (圖片來源:wikipedia)
韓國政治如何看待《日月五峰圖》?
你或許好奇,既然王室制度已成過去式,現在的韓國還能在哪裡看到《日月五峰圖》呢?
事實上,你在韓國總統府青瓦台看得到喔!據報導,在盧泰愚政府時期,一幅《日月五峰圖》被安置在青瓦台國務會議室總統座位的正後方。這樣的安排很快引起爭議,認為王權的象徵物並不合宜放在民主國家的首長機關裡,青瓦台秘書室建議更換為其他圖畫,最後乾脆用窗簾把圖遮起來。
有趣的是,文在寅政府執政期間,在媒體鎂光燈見證之下,窗簾重新拉開,再次展現大眾眼前。
文在寅對記者說:「這麼好的作品,遮起來太可惜了。」

2017年青瓦台世宗室召開一場揭開窗簾的記者會 (圖片來源:Youtube 韓國A news新聞畫面)
2017年青瓦台世宗室召開一場揭開窗簾的記者會 (影片來源:Youtube 韓國A news)
這個過程展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樣的文化元素在不同時代脈絡中,可能有著不同的象徵意涵。《日月五峰圖》在朝鮮王朝時期代表國王,但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它的意涵變得複雜了—既是珍貴的文化瑰寶,也可能被視為威權體制。不同世代如何處理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文化元素,是一個很有意思、值得觀察的有趣現象。
韓劇及電影裡常常致敬的文化密碼
韓國美術史學家楊正武曾說:「如果設定於朝鮮時代的電影或電視劇作品,國王背後沒有這幅畫,那可以說是史學研究中的錯誤。這幅畫非常象徵國王。」
韓國MBC熱播迷你劇《擁抱太陽的月亮》(해를 품은 달 / Moon Embracing the Sun)的海報背景即取材自《日月五峰圖》,暗示劇情與王室有直接的關聯,不言而喻。

《擁抱太陽的月亮》 韓劇海報封面 ( 圖片來源: Wikipedia )
另外,SONY動畫電影在Netflix熱播的《Kpop 獵魔女團》(KPop Demon Hunters)導演 Maggie Kang 在構思作品時突發奇想,不如將韓國傳統文化視覺化,一定會很有意思,畢竟這在歐美動畫圈並不常見。我們可以看見《日月五峰圖》躍然成為Huntrix大展歌喉的表演舞台背景圖,將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呈現在舞台上。

《Kpop 獵魔女團》 將經典元素搬上表演舞台 (圖片來源:Youtube《Kpop 獵魔女團》預告)
《Kpop 獵魔女團》 吸睛原因之一是將韓國傳統元素視覺化 (影片來源:Youtube《Kpop 獵魔女團》預告)
結語
動筆寫這篇文章來自純粹的好奇心,不同時代的人對《日月五峰圖》的作品產生不同的見解與詮釋,讓人忍不住想深入揭開背後的故事。
下次你在韓國旅遊、看韓劇或探訪首爾景福宮、昌慶宮等古宮殿,遇見《日月五峰圖》的時候,可以嘗試與身邊的人分享:
1. 看到《日月五峰圖》如同見到朝鮮國王本人—即使國王沒有親臨現場,官員們都要如同見到王一般,恭敬行禮。
2. 青瓦台窗簾事件展現出文化符號的多重詮釋—原來同一幅圖畫,有人當作是威權象徵要遮起來,有人覺得是文化瑰寶要展示出來。
3. 韓劇及影視作品藏有文化底蘊點睛之作—韓劇的海報、場景可以包含很多文化元素,如果觀眾多了解一些歷史、文化背景,作品不用多說什麼就能點題,而且別出心裁、搏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