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到大毅幸福教育基金會演講,這是大毅建設集團所成立的基金會。
早在去年年底他們跟我邀約時,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減碳綠生活,守護環境從日常開始」,我覺得太硬,恐怕沒人來聽,我開了幾個較有趣討好的主題給他們,不料基金會說這是董事長指定的題目。於是只好客隨主便了。
演講前,在董事長的辦公室跟林隆深董事長聊天,長得有點仙風道骨的林董事長,興致勃勃的解說著茶几沙發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個大大的六角形的玻璃蜂巢,有根塑膠管從蜂巢內伸出,構築出通道拉到窗外,玻璃帷幕大樓的窗戶打了一個圓形的孔洞讓那塑膠管穿過。只看到數以萬計的蜜蜂辛勤地在蜂巢內忙碌著,董事長指著中央一隻頭上被立可白點了一點的大隻蜜蜂說:「那是蜂后。」然後接著說:「在塑膠管通道下方走的是要出去採花蜜的蜜蜂,採完回家的走上面。」
董事長有空就會看著這個蜜蜂家族,說這很療癒,並且拿出一小罐花蜜送我,這個蜂巢一年可以生產十到二十斤的蜂蜜,他裝成好幾箱的小罐子,送給訪客與親朋好友。
他保證這蜂蜜絕對純淨沒有農藥,因為蜜蜂採的是都市裡的花蜜,都市裡的花沒有人會噴農藥的。
我看著這個有趣的蜂巢,忍不住問說那裡買得到,只見林董事長很得意的表示,全世界只有他這一個,這是特別設計訂作的。
林董事長很客氣又好客,知道我隔天一大早要到荒野的台中分會解說員訓練講課,晚上會住台中,就招待我住他的老爺行旅飯店,這是疫情前才蓋好的新旅館,地點很好,在台中文化中心正對面。
晚上跟荒野伙伴,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的珍珠與樹懶賢伉儷一起用餐,聊起這個神奇的蜂巢,才知道這個蜂巢原來是樹懶的朋友,也是林董事長的親戚所製作的,只可惜他現在已不再經營這都市養蜂的生意,總覺得能在都市養蜂是很酷的一件事呢!
蜜蜂為什麼不見了?
艷陽高照的星期天上午,難得全家人沒有任何活動或邀約,我泡杯茶翹著腳舒服地躺坐在陽台上看書,雙胞胎女兒被在山谷間盤旋的大冠鷲叫聲吸引,也拿了早餐到陽台來吃。
她們瞄了我手上的書「當蜜蜂消失的那天…..」,一看見蜜蜂兩個字,眼睛就亮了,因為她們小時候參加過荒野保護協會的親子團隊「炫蜂團」,家裏陽台的椅子也常會有泥壺蜂來築巢。B寶問道:「蜜蜂消失是什麼意思?每年到了冬天,看不到大部分昆蟲不是很正常嗎?」
A寶搶著答腔:「這裏說的消失,一定不是指冬天看不到蜜蜂啦!」
我進一步解釋:「前些年不是全世界石油價格漲得非常厲害嗎?剛好那時候農產品也減產,漲格暴漲,甚至還引起二十多個國家人民的暴動,因此,那一年傳出蜜蜂不見的消息就成為全世界各個地方的頭條新聞。」
AB寶同時追問:「糧食價格和蜜蜂不見了,兩個事情有關係嗎?」
原來人類的所有餐飲食材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來自於由昆蟲授粉的植物,這一千多種作物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需要蜜蜂幫忙傳播花粉,而這些年全世界的蜂群預估少了十分之一,尤其在美國加拿大地區,這兩年大批蜂群神秘消失(也就是在蜂巢附近沒有看見蜜蜂的屍體,換句話說,蜂群離巢採蜜後就失蹤,沒有飛回巢)。
導致蜜蜂死亡的原因一般而言,除了原本就存在的自然因素,如病菌感染,天敵捕食或風災等自然災害,真正能影響族群數量的原因還是人為因素,比如使用農藥(盲目且大量的使用)、基因改造食品以及為了手機傳訊所架設的電磁波干擾等原因。
有研究顯示,美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蜂群因農藥直接造成大量死亡,而種植基因作物的地區,蝴蝶數量少了三分之一,蜜蜂少了一半。可是,也有某些不使用農藥或基因改造作物的地區,蜜蜂仍大量消失,推估也許是附近有手機電磁波傳訊站,不知道是否因為這些電磁場的干擾影響了蜜蜂回巢的方位判斷,迷路無法返巢而消失?
不過,到底是誰造成蜜蜂消失的真正兇手,至今還沒有確定,各國的科學家還在研究當中,我趁這個機會繼續跟她們說:「若是蜜蜂死了,很多花因為沒有傳粉也死了,靠這些花的果實為生的動物也死了,吃這些動物的動物也死了…我們平常不在意的小小昆蟲,對於自然資源以及其他生物造成多大的影響啊!一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度與他的複雜性有直接的關係。一個群落中,若共存的生物種類愈多,表示生物種類間的關連愈多,對大自然的改變,以及突發災變的抗拒力或適應性也就愈大。因此,保持生物多樣性,對整體地球生態以及人類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
看到她們兩個若有所思的表情,我接著問她們:「蜜蜂不見了對世界有那麼大的影響,那麼,假如人類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完全消失了,對世界會有多少影響?」
A寶很篤定的回答:「我猜完全沒有影響。」B寶接著回答:「人類只會消耗一切東西,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物種非得靠人類才能存活下去。」
的確,曾有人針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若人類像蜜蜂一樣神秘地失踪,只留下無數的人工建築與設施,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答案是,人類消失那一天,大自然會立刻接手,開始拆除房舍,讓這些人工物從地球表面消失,幾乎毫無例外,雖然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現代城市這般堅固的龐然大物,有朝一日會整個被大自然吞噬,而且,大自然消滅人類千年文明所成就的一切,所需的時間可能遠比我們想的要短得多。
曾經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科學先驅沙克博士曾經提出一個報告:「如果地球上的所有昆蟲全部都消失,那麼幾十年內,其他所有生物也將隨之滅絕,但是假如人類從地球上消失,其他所有生物會更加蓬勃發展。」
沒有了人類,地球依舊會繼續存在,依然會水草豐美,生命繁盛,而且比人類這個物種存在時的世界,更加多采多姿。看起來對於地球來說,人類是突然變異的惡性腫瘤細胞,不斷增生,破壞周遭的一切,極致擴張之餘,也會傷害甚至毀滅了自己。
對於其他物種而言,人類是無所不吃,無所不用,以強大的智慧與工具,超乎一切生物食物鏈的彼此依存關係,但是人類這些文明的進展與精密的社會結構,只要缺少了石油,少了石化燃料,少了電力,現代的城市就難以維持,人類生活也將回到工業革命以前的時代,若要是連木材、煤炭都成為非常稀罕的東西時,人類的生存、文明的存續就有問題了。
從蜜蜂神秘消失的事件,可以讓我們謙虛地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瞭解各種食物鏈串起了地球的生命之網,人類只是整個生命之網的一股絲線,若是因為我們的短視近利或因不當物質文明的發展而減絕了物種,讓這張生命之網有了破洞,我們人類也將身受其害,因為各種生命之間是環環相扣,休慽與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