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芳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人,尤其喜歡乾淨,婚後的她成為一名專職家庭主婦,先生在德廠上班,收入足以撐起一家五口生活所需。因為生活順遂,沒有逆境磨礪心性,久而久之便看不見自己的盲點和缺點,以為自己都是對的。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是慈芳心裡很不甘願,從小重視外貌的她,為了開刀理了一個大光頭,等待長頭髮的日子很難熬,只要看見鏡中的自己,她就不停的怨天尤人,為什麼讓她得腦瘤,為什麼不是別人得。而長年憤恨不平的心境也替她召喚來另一個禮物。
三十九歲那年,慈芳就讀國小的大兒子罹患白血病,慈芳整顆心都懸在兒子身上,沒有時間再去指責天地對自己不仁。大兒子化療的那段時間,慈芳也開始做公益,她說,「直到兒子生病,我才有一點點反省,應該說頓悟,所以我每天都去志工、做資源回收,很認真的做,我已經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所以就從錯誤去扭轉。」慈芳將每天的行善功德迴向兒子身體健康,真誠大懺悔,也許是因為感動上天,兒子的病情漸漸獲得控制,最終擺脫血癌,重獲健康。
「講難一點,我以前很自私,覺得先生對我好是應該的,小孩聽話也是應該的,先生若反駁我,或是對我聲色不好,我就會發脾氣,小孩沒達到要求,我就處罰他們,全家都要以我為主,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慈芳慚愧的說。老智者常說,修身養性,修的是心性、養的是福氣,心性不好就沒有福氣,常發脾氣就是加速損福,一個家庭缺福就會開始有人生病出意外,一個接一個。
慈芳做志工已經十年,期間曾經聽見某人講自己背後話,一氣之下便退出。沒想到每天在家裡無所事事,一直想起別人如何講自己,越想越生氣,對家人恢復囂張跋扈,先生和孩子都怕她,人見人躲。慈芳這才發現離開善的環境損失的自己,她重整心情繼續做志工,不管別人怎麼說,她都當作歷練、磨礪意志,也當作修忍辱。
現在的慈芳身段柔軟,聲色柔和,從前有所求,現在無所求。三個孩子已經上大學,她的志工領域從資源回收擴大到醫療志工,以及探訪貧戶,每天過得很充實,心裡裝的都是別人,不再是自己。老智者說,無我就無欲無執著,無我就無煩惱無痛苦。
#放下身段
#修身養性
#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