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
從40年前收看電視廣告開始,主角不是帥就是美,瘦身廣告; 角色展現出動人的身體線條,讓人遐想著有一天我會不會變成她,汽車廣告; 翻山越嶺呼嘯而過,讓男人禁不住帶入自己坐在駕駛座,將來有一天我就是這位霸氣英挺的車主,美食廣告; 大火快炒慢動作騰空落下、香氣四溢,讓人人都想立刻來上一口。
所以,一支成功的廣告,不止在於拍得好,而是展示產品的「角色」。
「人設」就是將「角色」賦予靈魂的過程,可以將冰冷的商品轉化為有血有肉的人,讓「人」這個角色來幫你的商品「活過來」,好的人設可以在10秒內把觀眾鎮住。 然而要如何設計「鮮明有力的人設」來讓觀眾產生共鳴,甚至愛上它?
由外而內
「由外而內」就是建構人設99.9%有效的底層思維,也是導演我11年來都一直貫穿在廣告片上的思維。 由「外層」慢慢鋪陳到「內層」共有4層,分別為:(1)情境 > (2)演員 > (3)服裝造型 > (4)故事情節 以下分述說明之:
1. 情境:角色的「舞台」有沒有搭穩?
情境就是人設的舞台,這個舞台的選擇,直接影響了觀眾對角色的第一印象,它同時也界定了一個角色可以「生存」的空間與時間,記得! 是「生存」不要「開放」,戲劇濃度才不會渙散,一個在高級酒莊裡優雅品酒的男人,和一個在夜市熱炒攤前豪邁暢飲的男人,他們所處的「舞台」已經預設了截然不同的人設。
身為導演,我們的第一步是與場景美術、攝影團隊共同找尋能說故事的場景。 例如,為了塑造一款戶外用品「堅韌、值得信賴」的人設,我們不會選擇平坦寬闊的公園,而是將情境設定在崎嶇不平的泥濘小徑。 鏡頭捕捉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角色在雨中跋涉的背影,以及產品被泥巴沾染後的細節。 這個「舞台」瞬間讓產品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充滿征服精神的冒險夥伴。
因此,就算你是租借小樹屋來拍攝,背景也必須花心思去陳設,才能夠讓第一秒就映入眼簾的畫面夠穩固!
2. 演員:人設的「肉身」找誰來擔任?
演員是人設的「肉身」,他們的氣質、表情與肢體語言,會直接影響觀眾對角色的第一印象。 選角的關鍵,在於演員的「本質」是否與品牌精神契合,而不在於他有多帥或多美。 因為在短秒數的廣告中,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的角色,而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完美偶像。
我曾經拍攝的募資廣告,為了推廣一個鎢鋼製作的小文具。 團隊沒有選用大明星,而是找了一位80歲的產品發明家。 操著台語口音,娓娓道來他年輕以來對發明超過百件工具的熱愛,透過阿伯的眼神與肢體語言自然流露。 讓「真誠人設」變得極具說服力,觀眾相信的不是演技,而是他背後真實的人生。
3. 服裝造型:有沒有為這個人設來服務?
「服裝造型」是人設的視覺語言,強化與補充情境和演員所傳達的訊息。一個角色的穿著、配件,甚至是髮型,都在無聲地向觀眾傳達他的職業、性格、品味與社會階層。在分秒必爭的廣告裡,我們沒有時間用對白來解釋,因此服裝造型的每個細節都必須精準到位。
我曾為一款強調「簡約、機能」的藍牙耳機品牌拍攝廣告。為了塑造一位「高效、理性」的都會女性人設,我們為她搭配了俐落剪裁的西裝褲、一雙沒有多餘裝飾的平底鞋,以及一個實用性強的托特包。 她的髮型簡潔、妝容清淡,沒有任何浮誇的裝飾。這些細節共同建構出一個「Less is More」的人設,讓品牌的核心價值在視覺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4. 故事情節:角色的「想要」跟「阻礙」是什麼?
「衝突」就是戲劇的心跳! 在短秒數廣告中,不允許一個長篇故事,你被迫設計一個能瞬間觸動觀眾的「衝突點」,這個衝突點通常來自於角色的「想要」與他面臨的「阻礙」之間。當觀眾看到角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產品價值自然呼之欲出!
你可以閉上眼睛回想,舉凡清潔用品、生活用品、居家用品、機能包、食品飲料、運動用品、金融、娛樂...等等,我就不窮舉了,超過80%的廣告,角色都遊走在「想要」與「阻礙」之間,而最後透過產品服務解決問題了!
總結來說,一個強大的人設,來自於情境、演員、造型與故事情節由外而內的層層堆疊。不要拍廣告!而是要創造一個活生生的角色,讓觀眾在短短幾秒內,就愛上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