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阿素八十歲,六十七歲那年開始做資源回收,做到七十七那一年的某一天,從環保站回家後整個人不對勁,兩三天後「突然」退化,連兒子的名字也記不起來。家人帶阿素去看醫生,醫生說是失智,阿素的兒子女兒都覺得納悶,失智應該是有預兆,而且是漸進式的,阿素是突然間就忘了。
為了陪伴老母親,明月把工作辭了,她不想要有遺憾,因為不知道母親還能活多久,萬一只剩下三年,那她就是賺到。身為主要照顧者,明月知道身體的退化不可逆,但是她希望透過陪伴,讓母親止住惡化。明月的努力和願力都有上達天聽,今年八十歲的阿素,在明月的陪伴下,每天六點半出門搭公車做回收,她是塑膠袋分類專家,環保站有很多志工都是她教出來的。阿素把那些徒弟的名字忘記了,但是她沒有忘記人,只是名字和人聯想不起來。
明月很感恩母親,感恩她懂得自修自得,六十多歲就懂得行善做福來囤。如果失智是她的宿命,那麼母親就是遇難呈祥,從失智變成對名字失憶,明月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老智者說,人到晚年,福氣也薄弱了,病痛一件一件壓不住,要活就要動,不要關在家裡享福。老人要出來練身體,多做多得、不做不得,做好事勞動筋骨,身體會健康,也能賺功德,還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對老人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就像上述的阿素,記憶退化了,但是她沒有忘記原本的生活順序,也沒有忘記天天要做的分類,生命的軸心還能正常運轉不止,是因為那一份淨化環境的善念不分晝夜在支撐著。
#行善行孝不能等
#自修自得
#淨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