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初步下修達 91.1 萬人,創下歷史最大規模。此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的實際狀況遠比先前報告疲軟,甚至比金融海嘯時期更糟。其中,貿易、運輸與公用事業就業人數下修 22.6 萬人為最大宗,休閒與飯店業也下修了 17.6 萬人,反映消費市場的疲弱。儘管 8 月小企業景氣信心指數有所回升,但仍有 21% 的業者將「勞動力品質不足」視為最大挑戰,這與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收緊、勞動力供給停滯有關。數據公布後,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標普 500 指數反轉下跌。
此疲弱數據為川普政府向聯準會(Fed)施壓降息提供了更多理由。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Fed 的高利率政策正在「扼殺經濟成長」,並指控就業數據被高估了約 150 萬個職位。市場普遍預期 Fed 將在下週會議降息 25 個基點,但部分專家警告,在勞動力供應短缺的情況下,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投機性的「融漲」,最終導致大幅回調。
在地緣政治與貿易方面,美國的保護主義與技術圍堵行動持續升溫。美國最高法院已同意加速審理川普關稅案,該案結果將影響川普政府徵收高額關稅的合法性。同時,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基於國安考量,啟動程序撤銷 7 家中國檢測實驗室的認證,衝擊中美電子產業供應鏈。在此背景下,中國官媒新華社發布報告,痛批美國透過思想殖民與「全球認知戰」干涉他國內政,並稱其所宣揚的「普世價值」充滿偽善。報告強調,中國提出的全球倡議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擺脫價值觀束縛的新思路。
美中博弈的影響也擴散至全球。一項新加坡研究指出,儘管東南亞國家在兩大國間維持中立,但在經濟合作上已出現向中國傾斜的趨勢,部分原因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經濟機遇,以及川普政府要求貿易夥伴減少對中國依賴所造成的兩難。此外,中俄朝三國在「九三閱兵」上的並肩出席,共同釋放出「新國際秩序」逐漸形成的訊號。同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川普是一位缺乏實質能力的領導人,選擇以奉承來應對他以避免不可預期。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因地緣政治角力而加劇,以色列在美國「批准」下對卡達的哈瑪斯高層進行空襲,導致國際油價上漲超過 2%。
歐洲方面,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第二任期內第五度更換總理,反映國內政治動盪加劇。新總理面臨在分裂國會中通過預算案並平息街頭抗議的艱鉅挑戰。日本央行(BOJ)官員則透露,即使國內政局不穩,仍可能在今年內再次升息,因經濟發展符合預期且通膨已連續三年高於 2% 目標。然而,新政府的財政支出與美國關稅的影響仍是未來的變數。
在產業領域,企業應對當前環境的策略各異。英特爾推出新一代 Rubin CPX 晶片系統,瞄準 AI 視頻生成與軟體開發,宣稱投資回報率可達 30 至 50 倍,鞏固其在 AI 基礎設施的領先地位。蘋果則發表史上最輕薄的 iPhone Air,並在多款新產品中導入先進技術與健康監測功能,同時透過調漲部分產品售價來提振獲利。在傳統金融領域,納斯達克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提案,尋求交易代幣化證券的許可,這象徵華爾街與區塊鏈技術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並非所有產業都順利轉型。日本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連續八個月年減,顯示其在中國電動化轉型進程相對落後,面臨重蹈三菱汽車在中國市場覆轍的風險。另一方面,墨西哥政府正考慮對部分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以應對貿易失衡,但分析師警告,此舉可能因大量來自中國的工業輸入品而助長墨西哥的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