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表現需要好的故事,想像一個樂觀前景,預期營收獲利成長,才會吸引投資或投機資金,但是想像中的前景能夠落實到甚麼樣的程度卻有待時間驗證,甚至可能還來不及驗證,行情就已經結束了,例如網路泡沫時期對於新科技的發展有各式各樣的想像,但到了真正各種網路應用蓬勃發展普及時,網路泡沫已經破滅了,用各種前景故事解釋股價的時候,要小心其中的陷阱,股價表現可能和想像的不一樣。
好的故事可以創造股價波動,但若要支撐股價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需要夠好的報酬,所謂夠好的報酬不只是短期內可以計算的本益比、殖利率等具體數字,還需要長期維持穩定或持續成長,有些報酬率很高的股票,例如貨櫃航運有很高的股息殖利率,很低的本益比,但並不足以支撐股價,因為這樣的報酬水準不是可以長期持續的,景氣循環會導致需求降低,報酬率就會改變,股價也就難以持續表現。
財經情勢本來就變化多端,幾乎所有股票都可能面臨上述無法長期維持穩定成長的狀況,好的故事、樂觀的前景會改變,所以股票是波動相對劇烈的高風險資產,無法猜測市場漲跌,而是要做好面對風險的準備。
面對風險的準備有許多不同角度考量,了解企業營運狀況、評估企業價值、評估股價是否太貴、推測景氣或利率等財經情勢發展都是面對風險的準備,觀察股票市場現象、衡量市場裡的好故事能否說服大眾繼續投資(投機)也是評估風險的重要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