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人的靜夜,我剛洗好舒服的熱水澡,從浴室走出。整理好自己,回到電腦桌前,那張穿著太空服的海報映入眼簾。戴上與世隔絕的耳機,帶上我的虛擬門票 ─ 我終於在線上踏入了,那場我曾錯過的、2022年底僅辦三個月的《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紀念特展。
「掙扎在一片荒漠 也不見嫦娥相從 但我要背向地球 希望寄託整個宇宙」—— 張雨生〈帶我去月球〉
因妹妹意外離世而一夜長大,想為愛唱歌的妹妹完成兩人共同夢想的哥哥張雨生,首次參加比賽就嶄露頭角、得到冠軍,從此踏上歌手之路。總是在個人天馬行空、不設限的創作,與市面上備受大眾喜愛的情歌之間苦苦找到平衡點,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每一步來回徘徊。他的代表作有〈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天天想你〉、〈口是心非〉、〈我期待〉、〈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等。後期,除了多了音樂舞台劇的演員身份之外,也多了一個幕後音樂製作人的身份,不僅發掘了如今華語樂壇的天后張惠妹,也為很多歌手創作過不少好歌。其中為他人創作的歌,廣為人知的作品有 —— 〈Bad Boy〉、〈姊妹〉、〈一想到你呀〉、〈孤單Tequila〉、〈當我開始偷偷地想你〉、〈水藍色眼淚〉等。
線上導覽與探索
「天天想你 天天守住一顆心 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 張雨生〈天天想你〉
二十一分鐘的全區導覽,從寶哥出生和出道前,到後來留下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與深遠的影響力,言簡意賅、毫無冗詞贅句的導覽。
三十一分鐘的「烈火青春」導覽章節,比上一個導覽介紹了更多的歷程與細節。雖然早已瞭解大部分的背景故事,但因這次搭配著線上各個展品的展出與介紹,邊看邊聽著導覽的聲音,覺得導覽員所描述的張雨生人生點滴更有真實感,彷彿置身於當年的臺灣。看著那些經歷了時間淬煉的簽名專輯、詞曲創作手稿、合照、編曲機和剪報等等,真的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居然是三四十年前所真實存在、發生的。

「月球電台」展區。(圖 ╱ 擷取自《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線上特展)
七分鐘的「月球電台」導覽章節,有寶哥談及對創作、對作品、對人生各角度的珍貴錄音,有他的家書與筆跡。甚至有曾經合作的工作夥伴及好友等,在二十五年後寫給他的回信。一字一句, 是感激、是想念、是祝福。
最後,終於到了可以在線上展中自由探索的時間。走遍五十多個點位,仔細觀察每個角落與細節,欣賞每一處設計的用心,閱讀每一段文字。每個展區的設計都很有美感,就像真的在張雨生的航太總署裡一樣。
印象最深刻的是⋯
「於是愛恨交錯人消瘦 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 於是悲歡起落人靜默 等一等這些傷會自由」—— 張雨生〈口是心非〉

「雨生的河」展區。(圖 ╱ 擷取自《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線上特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雨生的河」展區。點開張雨生〈口是心非〉原音分軌的音樂細細聆聽,整首歌下來讓我驚艷的程度,不亞於當年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前奏的震撼。其實在部分樂器分軌被關掉的情況下,耳機裡可以聽到比平時更多的細節。印度西塔琴的撥弦聲、深沉的鼓聲、瀟灑的電吉他,明明看起來不太是同一種風格類型的樂器,但在經過編排後,居然組成了這麼一個讓人覺得華麗、豐富、新穎的編曲。在我眼中,這首歌的一切都是那麼地完美,包括張雨生在副歌那恰到好處,與人聲相輔相成的和聲。
遺憾的是⋯
「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張雨生〈後知後覺〉
有點小可惜的是,這類3D掃描的360度全景圖解析度不夠高,導致站在點位上時,即便放大之後,很多文字也沒有辦法看清,只能透過旁邊版位上,已提前上傳拍攝好的高清照片進行閱讀。
還有一些是在線上展不太能參與到的部分。在實體展可以先拿到一台裝有神秘卡帶的卡帶機。在走進實體展以「視覺」和「感覺」去感受之前,先讓觀展人以「聽覺」和「觸覺」來啟動這趟前往月球的太空之旅。而在線上展,我只能在電腦熒幕中點開這些聲音,從耳機中聽到他那5首歌曲 ──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是多麼想〉、〈沒有煙抽的日子〉、〈妹妹晚安〉、〈後知後覺〉。卡帶伴著張雨生的歌聲之外,最後也有一段來自張媽媽的錄音。
在實體展中「雨生的河」展區,在很長的走廊上,用全身去感受〈口是心非〉及〈河〉原音分軌的音樂魅力。在很長的大熒幕前「看」音樂律動的視覺設計、在音質出眾的音響下「聽」歌曲中編排的細節。而我,卻只能從耳機裡聽到這兩首歌。在「月球區」的空間,上方有一個15米長的熒幕,可以選擇坐著或平躺去欣賞星河,耳邊傳來的是一首張雨生的歌,一首由陳綺貞、韋禮安、告五人等歌手或組合改編翻唱的張雨生歌曲的交替播放。在「月球電台」展區,拿起桌面上的信紙和筆,即可寫下一封寄到月球給張雨生的信。
我人生軌跡裡的張雨生⋯
「從來不想回頭 不問天長地久 因為我的愛覆水難收」—— 張雨生〈一天到晚遊泳的魚〉
其實我是一位21世紀才出生的女生。在我出生的時候,張雨生就已不在。會接觸到張雨生的歌,我想是耳濡目染的關係吧。模糊的印象中,當我還在上小學的那個時候,家母很喜歡把愛聽的歌曲都燒錄到光碟上,再放到家裡或車上的光碟機播放。每次家父或家母載我們出門的時候,一路上總能聽到很多的經典好歌,其中一首就是張雨生〈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另一個,是關於小時候很深刻的回憶之一。有次家父載著我們三兄妹去附近的籃球場玩球,我記得我靠在車窗邊感受風、欣賞風景,當時車上就在播放張雨生〈大海〉。平時我們在家裡提到一些歌詞的關鍵詞時,時不時會接唱張雨生的歌。甚至在我們家水管破裂,把整個二樓淹沒時,長兄與舍弟在地上躺著「游泳」,我就在旁邊為他們唱歌配樂〈一天到晚遊泳的魚〉。我的人生軌跡中真的有不少的張雨生。
後來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不記得是出於什麼原因或事件了,總之就突然很喜歡張雨生的作品。除了了解張雨生的故事和他的創作之外,也有看一些他上的綜藝節目,聽一些他的談話。慢慢地,把所有張雨生的歌都循環很多遍。慢慢地,一張一張地收集張雨生的實體專輯。
張雨生之於我,是一個猶如兄長般的存在,默默陪伴我成長。在那些不眠的夜晚裡,總有床頭櫃上光碟機裡轉動的《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專輯伴我入睡。這張專輯的歌曲好適合一個人夜晚靜靜聆聽。不知道為什麼,聽著這張專輯就真的會較容易入睡。在沮喪難過的時候,也總有《卡拉OK Live·台北·我》、《大海》等專輯給我力量。我甚至想過以後等我留下遺言的時候,要交代家人在我的葬禮上播放張雨生的〈我期待〉。我一直非常喜歡〈我期待〉這首歌,「我期待」和「Say Goodbye」在整個歌詞中相互呼應。在瀰漫悲傷情緒的告別中,也可以有充滿希望的期待,很快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有這首歌,相信我愛的和愛我的人,都可以在歌中感受到堅強的力量。
最後
「Say Goodbye 昂首闊步 不留一絲遺憾」—— 張雨生〈我期待〉
回歸正題,終於走到了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個章節。謝謝北流以這種方式復刻整個實體紀念展到線上,彌補了我無法到現場的遺憾。比起僅僅影像的展出,這種影音與自由探索的結合更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我想,如果能夠真的親身到這個實體紀念展去觀展,所有的體驗、感受及感動,一定一定,比線上展來得更難忘。
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想參與這趟月球之旅,歡迎到線上特展官網購票。
願張雨生寶哥在月球上繼續遨遊。願張雨生的作品繼續影響地球,甚至整個浩瀚宇宙。🌕
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
2025年10月22日 · 馬來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