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從隔壁的諾貝爾書局出來,才正要走進金石堂書店逛逛,猛地看到「租約到期」的公告,驚訝彰化金石堂書店要收了?!
我的高中下課後有段很長的時光,都幾乎泡在諾貝爾書局裡看金庸武俠小說,畢業多年後,曾幾何時金石堂書店落腳在它隔壁,起初還不想背叛諾貝爾走進敵營,但後來踏進金石堂書店後,才發現諾貝爾書局的白光很刺眼,不如金石堂黃光溫暖,也才發現書籍陳列可以很美、別具巧思,而且動線寬敞,簡直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閱讀空間。
但是近幾年,彰化金石堂書店開始賣起了咖啡,也引進了寶可夢遊戲機台,我總是在想,能找得到幾間書店,不需要賣餐飲,更不需要遊戲機台進駐,能夠讓看書回歸到純粹……但當然我這樣想太偏執,也太不切實際了,書店正因為光是賣書很難經營下去,才結合餐飲、講座、遊戲機…等異業,盼提升營收與喚回人群。
說來諷刺,每每走進彰化金石堂,我總是暢銷排行榜、新書區……每一區都看遍,但多半讓我掏錢買書的,都是在「6本500元的回頭書」那一區,那裡有尋寶的樂趣,也有書的哀愁,看著這些好書,與它剛出版時的身價不符賤賣於此,創作者的心血思想猶如秤斤論兩的在賣,都為之惋惜。
在喬治.歐威爾《1984》一書裡,「書」已成為人類不存在的回憶,「看書」已成為一種禁忌,雖然這時代對這種事還無法想像與體會,但隨著書店一間間收起來,我們有天只能在四角窗格裡想像逛實體書店的可能。
當我從隔壁的諾貝爾書局出來,才正要走進金石堂書店逛逛,猛地看到「租約到期」的公告,驚訝彰化金石堂書店要收了?!
我的高中下課後有段很長的時光,都幾乎泡在諾貝爾書局裡看金庸武俠小說,畢業多年後,曾幾何時金石堂書店落腳在它隔壁,起初還不想背叛諾貝爾走進敵營,但後來踏進金石堂書店後,才發現諾貝爾書局的白光很刺眼,不如金石堂黃光溫暖,也才發現書籍陳列可以很美、別具巧思,而且動線寬敞,簡直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閱讀空間。
但是近幾年,彰化金石堂書店開始賣起了咖啡,也引進了寶可夢遊戲機台,我總是在想,能找得到幾間書店,不需要賣餐飲,更不需要遊戲機台進駐,能夠讓看書回歸到純粹……但當然我這樣想太偏執,也太不切實際了,書店正因為光是賣書很難經營下去,才結合餐飲、講座、遊戲機…等異業,盼提升營收與喚回人群。
說來諷刺,每每走進彰化金石堂,我總是暢銷排行榜、新書區……每一區都看遍,但多半讓我掏錢買書的,都是在「6本500元的回頭書」那一區,那裡有尋寶的樂趣,也有書的哀愁,看著這些好書,與它剛出版時的身價不符賤賣於此,創作者的心血思想猶如秤斤論兩的在賣,都為之惋惜。
在喬治.歐威爾《1984》一書裡,「書」已成為人類不存在的回憶,「看書」已成為一種禁忌,雖然這時代對這種事還無法想像與體會,但隨著書店一間間收起來,我們有天只能在四角窗格裡想像逛實體書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