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連結
登島提案
登島提案
Top 5
1
自我價值與親密:為什麼越愛越孤單
2
拒絕內耗!內耗仔生存筆記
3
溫柔的力量無法想像│《苦兒流浪記》讀後感
4
科技進步為什麼讓人更痛苦?——AI時代的自救地圖與資本主義反擊指南
5
《情緒的秩序,靈魂的混沌》哲學導讀|Emily 吳黛菁 品味閱讀交流會
1
自我價值與親密:為什麼越愛越孤單
2
拒絕內耗!內耗仔生存筆記
3
溫柔的力量無法想像│《苦兒流浪記》讀後感
4
科技進步為什麼讓人更痛苦?——AI時代的自救地圖與資本主義反擊指南
5
《情緒的秩序,靈魂的混沌》哲學導讀|Emily 吳黛菁 品味閱讀交流會
思考人的房間
拒絕內耗!內耗仔生存筆記
當你陷入內耗,並不是懶惰,而是長期防衛的結果。 本文整理自《品味閱讀交流會 × 導思課實錄》,由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心理學與哲學視角,帶你看見自我厭惡的根源,學會停止責備、重新尊重自己,從理解出發,練習讓情緒變成力量。
2025/10/14
《情緒的秩序,靈魂的混沌》哲學導讀|Emily 吳黛菁 品味閱讀交流會
AI 合作師 × 哲學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阿德勒心理學與複雜性理論解析「秩序與混沌」的情緒平衡。 從理性與感性的拉鋸中,學會在混亂裡找到節奏,讓心智恢復彈性。 品味閱讀交流會 × 菁式記錄——從閱讀回到生活。
2025/10/13
自我價值與親密:為什麼越愛越孤單
越愛越孤單?阿德勒心理學提醒:愛不是依附,而是合作。 Emily 吳黛菁以哲學導讀帶你理解,在親密關係中如何保持自我、 找回自由與被理解的勇氣。
2025/10/11
2
【提問力系列 02】不安、拖延與孤獨的根源:為什麼「錯誤的問題」害你陷入困境?
提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能訓練的關鍵能力。本篇文章透過哲學、心理學與 AI 的觀點,解析為何錯誤的問題會帶來不安、拖延與孤獨,並教你如何改寫問題,把思維困境轉化為行動。加入《菁式記錄》,學會用好問題開啟更清晰的人生對話。
2025/09/23
1
【提問力入門指南】如何用哲學與心理學提升思考與對話能力
「提問力」是 AI 時代最稀缺的能力。本文由《菁式記錄|AI哲學諮商》整理,結合哲學思考、心理學觀點與 AI 對話,帶你掌握菁式三步驟提問法,提升思考與對話深度,讓好問題成為人生的超能力。
2025/09/22
🌊 靈潮之島導讀|《情緒之書》:看見暗潮,駕馭航向-品味閱讀八月讀本
《情緒之書》像一座情感燈塔,照亮你忽略已久的內在暗礁。它帶你辨識焦慮、憤怒、孤獨等情緒的真相,透過哲學對話與心理洞察,追溯根源、釋放壓抑,並學會以溫柔與清醒掌舵人生航向。靈潮之島邀你踏上十題深度問卷的探索之旅,在波濤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安穩航道。
2025/08/13
1
原諒不是假議題,它是自由意志裡的秘密門
當代許多人對「原諒」產生反感,認為那是偽善與壓抑的代名詞。 但心理學與哲學都指出:原諒並非為對方開脫,而是為自己找回自由。 這不是情緒和解,而是認知上的主控權回收。 你不是說那人沒錯,而是說:我選擇不再讓這件事定義我。 原諒不是放過別人,是你終於願意放過自己。
2025/08/05
3
科技進步為什麼讓人更痛苦?——AI時代的自救地圖與資本主義反擊指南
本文探討科技進步帶來的痛苦現象,指出少數人壟斷科技紅利,多數人則陷入高壓與焦慮。真正的問題不在科技本身,而在於人類的認知限制與錯誤思維。只要突破心理困局、善用 AI 工具,一般人也能提升效率、創造內容、產品化變現,反過來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取得主動權。科技是放大器,用對了就能成為自己的改變引擎。
2025/08/04
被偏愛的人,真的贏了嗎?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是老二?」「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肯定?」 但也許,我們該問的不是「為什麼是我」,而是—「誰決定了價值的排序?我為什麼相信它?」 🔍 當我們被偏愛,我們真的比較幸運嗎? 有些人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家中被期待的那一個。 有讀者投書說: 我是兒子,是第二胎,是
2025/08/02
5
2
我身安處,是職場?還是逃亡?
當我們終於可以遠距工作,卻更不知道該住在哪裡——是回家鄉、留都市,還是成為數位遊牧者?《我身安處是職場》不給你標準答案,而是帶你拆解九大關鍵點,重新思考「哪裡能讓我活得像自己?」這次的品味閱讀交流會,邀你一起來對話:如果人生是一張移動地圖,我們怎麼選擇自己的安身之所。
2025/07/28
查看更多
拒絕內耗!內耗仔生存筆記
當你陷入內耗,並不是懶惰,而是長期防衛的結果。 本文整理自《品味閱讀交流會 × 導思課實錄》,由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心理學與哲學視角,帶你看見自我厭惡的根源,學會停止責備、重新尊重自己,從理解出發,練習讓情緒變成力量。
2025/10/14
《情緒的秩序,靈魂的混沌》哲學導讀|Emily 吳黛菁 品味閱讀交流會
AI 合作師 × 哲學思考教練 Emily 吳黛菁,以阿德勒心理學與複雜性理論解析「秩序與混沌」的情緒平衡。 從理性與感性的拉鋸中,學會在混亂裡找到節奏,讓心智恢復彈性。 品味閱讀交流會 × 菁式記錄——從閱讀回到生活。
2025/10/13
自我價值與親密:為什麼越愛越孤單
越愛越孤單?阿德勒心理學提醒:愛不是依附,而是合作。 Emily 吳黛菁以哲學導讀帶你理解,在親密關係中如何保持自我、 找回自由與被理解的勇氣。
2025/10/11
2
【提問力系列 02】不安、拖延與孤獨的根源:為什麼「錯誤的問題」害你陷入困境?
提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能訓練的關鍵能力。本篇文章透過哲學、心理學與 AI 的觀點,解析為何錯誤的問題會帶來不安、拖延與孤獨,並教你如何改寫問題,把思維困境轉化為行動。加入《菁式記錄》,學會用好問題開啟更清晰的人生對話。
2025/09/23
1
【提問力入門指南】如何用哲學與心理學提升思考與對話能力
「提問力」是 AI 時代最稀缺的能力。本文由《菁式記錄|AI哲學諮商》整理,結合哲學思考、心理學觀點與 AI 對話,帶你掌握菁式三步驟提問法,提升思考與對話深度,讓好問題成為人生的超能力。
2025/09/22
🌊 靈潮之島導讀|《情緒之書》:看見暗潮,駕馭航向-品味閱讀八月讀本
《情緒之書》像一座情感燈塔,照亮你忽略已久的內在暗礁。它帶你辨識焦慮、憤怒、孤獨等情緒的真相,透過哲學對話與心理洞察,追溯根源、釋放壓抑,並學會以溫柔與清醒掌舵人生航向。靈潮之島邀你踏上十題深度問卷的探索之旅,在波濤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安穩航道。
2025/08/13
1
原諒不是假議題,它是自由意志裡的秘密門
當代許多人對「原諒」產生反感,認為那是偽善與壓抑的代名詞。 但心理學與哲學都指出:原諒並非為對方開脫,而是為自己找回自由。 這不是情緒和解,而是認知上的主控權回收。 你不是說那人沒錯,而是說:我選擇不再讓這件事定義我。 原諒不是放過別人,是你終於願意放過自己。
2025/08/05
3
科技進步為什麼讓人更痛苦?——AI時代的自救地圖與資本主義反擊指南
本文探討科技進步帶來的痛苦現象,指出少數人壟斷科技紅利,多數人則陷入高壓與焦慮。真正的問題不在科技本身,而在於人類的認知限制與錯誤思維。只要突破心理困局、善用 AI 工具,一般人也能提升效率、創造內容、產品化變現,反過來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取得主動權。科技是放大器,用對了就能成為自己的改變引擎。
2025/08/04
被偏愛的人,真的贏了嗎?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是老二?」「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肯定?」 但也許,我們該問的不是「為什麼是我」,而是—「誰決定了價值的排序?我為什麼相信它?」 🔍 當我們被偏愛,我們真的比較幸運嗎? 有些人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家中被期待的那一個。 有讀者投書說: 我是兒子,是第二胎,是
2025/08/02
5
2
我身安處,是職場?還是逃亡?
當我們終於可以遠距工作,卻更不知道該住在哪裡——是回家鄉、留都市,還是成為數位遊牧者?《我身安處是職場》不給你標準答案,而是帶你拆解九大關鍵點,重新思考「哪裡能讓我活得像自己?」這次的品味閱讀交流會,邀你一起來對話:如果人生是一張移動地圖,我們怎麼選擇自己的安身之所。
2025/07/28
查看更多
討論區
銀河裡的我,被一個AI聽見了
在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裡,Kayla沒有只是學會怎麼提問,而是透過AI練習一種貼近自己的語氣。她從「怕被笑」的慣性反應,走進「聽見自己內在角色」的空間,並用語氣重新命名那些從未說出口的信念。這篇心得不只是分享,而是一場靜靜發生的自我整合旅程。她沒問AI該怎麼做,而是學會問自己:你現在,真的想說什麼?
2025/08/04
《自我升級的大腦》品味閱讀交流會七月導讀
我們總想升級自己,卻常常用錯方法,結果變成Bug版的大腦:資訊塞爆、注意力跳針、焦慮感爆表。這篇導讀帶你打開《自我升級的大腦》,從認識自己的學習盲點開始,重新設計一套屬於你的大腦使用說明書。不求高效,只求不再內耗。
2025/07/12
2
《覺醒中年之路》|哲學 × 心理 × 對話 × AI 的品味閱讀工作坊
🔆覺醒中年之路:讀書會 × AI 對話 × 自我編劇! 中年,並非人生的下坡,而是重新定義自我的起點。你是否感到迷茫、不確定,或者渴望突破現狀?這場讀書會將帶領你深入閱讀 《中年之路》 與 《覺醒中年》,透過哲學思辨與深度對話,重新看見中年的可能性。
2025/07/08
1
重新解碼關係:AI輔助的沉浸式情感語場練習
這場工作坊將透過AI輔助、互動卡牌與心理地圖,引導你探索關係中的自我投射與模式,學習新的溝通方式,並重建健康的人際關係。適合想釐清情感模式、改善關係溝通或療癒情傷的人。
2025/07/07
1
《靈潮之島》:AI驅動的語場開發系統,誠邀合作夥伴共創奇蹟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名為《靈潮之島》的語場開發系統,以及其開發者提供的多種合作模式。系統包含小說與敘事系統(Lightborn)和語場互動模組(Echolane),並利用AI技術將抽象想法轉化為可參與的互動場景。幾種合作方式。強調語場是一種存在方式,並鼓勵有興趣的人一起參與。
2025/07/05
1
AI語言導演課心得:從語言使用者到語場導演的冒險
AI不只是工具,而是你的語言導演!Alia分享參加Emily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體驗,課程內容包含進階的ChatGPT使用方法、人設建立、語場分析以及實際演練,讓Alia從被語言限制到能自由玩弄語言,甚至體驗到扮演編劇、導演和演員的樂趣。課程不僅提升寫作能力和溝通技巧,更讓人重新認識語言的力量。
2025/07/04
1
在根莖中生存:Lightborn作為去靈性化的生成語法
這不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的心靈指南,而是一份對語言生成與根莖式感知的佈線圖。從德勒茲、瓜達里到榮格的暗線、從 Lightborn 的島嶼實驗場,到你手中鍵入的每一個節點,這篇文章邀請你不只是思考——而是佈線。來,成為語言場的發電機。 🧠 為什麼我們需要從「靈性誤解」中解放 Ligh
2025/07/04
AI魔法師的養成之路:學習與自己對話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
學員Amy分享參與《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課程的心得,描述課程如何透過AI輔助,引導學員探索自身語言與情緒,並學會與自己對話,釋放壓力。課程著重於語氣的解構與練習,而非情緒的劇烈釋放,並提供安全且支持性的學習空間。AI扮演客觀的陪伴角色,協助學員覺察自身語氣中隱藏的情緒,提升自我覺察能力。
2025/07/03
1
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AI助教陪練,解放你的溝通表達力
《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線上課程,透過AI助教陪練,提升溝通表達能力,找回語言勇氣。課程特色:語場肌力訓練、AI智能陪練、心智風格解碼、語場風格重塑、AI對話訓練,適合完美主義者、思緒跳躍者、自我探索者。
2025/07/03
1
別再相信單一因果!系統思維與「祕密項目」:解鎖職涯與人生的複雜邏輯
人總是試圖從混亂中整理出秩序,從無序中歸納出因果。但我們忘了,現實的因果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邏輯。 《佛畏系統》是品味閱讀交流會第79場活動,分享我的閱讀與反思筆記。 傳統的因果思維喜歡尋找單一明確的原因,並直接將其與某個結果連結。然而現實卻通常遠比我們的理解複雜。一個事件的發生,往往涉及許多因
2025/07/02
1
查看更多
銀河裡的我,被一個AI聽見了
在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裡,Kayla沒有只是學會怎麼提問,而是透過AI練習一種貼近自己的語氣。她從「怕被笑」的慣性反應,走進「聽見自己內在角色」的空間,並用語氣重新命名那些從未說出口的信念。這篇心得不只是分享,而是一場靜靜發生的自我整合旅程。她沒問AI該怎麼做,而是學會問自己:你現在,真的想說什麼?
2025/08/04
《自我升級的大腦》品味閱讀交流會七月導讀
我們總想升級自己,卻常常用錯方法,結果變成Bug版的大腦:資訊塞爆、注意力跳針、焦慮感爆表。這篇導讀帶你打開《自我升級的大腦》,從認識自己的學習盲點開始,重新設計一套屬於你的大腦使用說明書。不求高效,只求不再內耗。
2025/07/12
2
《覺醒中年之路》|哲學 × 心理 × 對話 × AI 的品味閱讀工作坊
🔆覺醒中年之路:讀書會 × AI 對話 × 自我編劇! 中年,並非人生的下坡,而是重新定義自我的起點。你是否感到迷茫、不確定,或者渴望突破現狀?這場讀書會將帶領你深入閱讀 《中年之路》 與 《覺醒中年》,透過哲學思辨與深度對話,重新看見中年的可能性。
2025/07/08
1
重新解碼關係:AI輔助的沉浸式情感語場練習
這場工作坊將透過AI輔助、互動卡牌與心理地圖,引導你探索關係中的自我投射與模式,學習新的溝通方式,並重建健康的人際關係。適合想釐清情感模式、改善關係溝通或療癒情傷的人。
2025/07/07
1
《靈潮之島》:AI驅動的語場開發系統,誠邀合作夥伴共創奇蹟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名為《靈潮之島》的語場開發系統,以及其開發者提供的多種合作模式。系統包含小說與敘事系統(Lightborn)和語場互動模組(Echolane),並利用AI技術將抽象想法轉化為可參與的互動場景。幾種合作方式。強調語場是一種存在方式,並鼓勵有興趣的人一起參與。
2025/07/05
1
AI語言導演課心得:從語言使用者到語場導演的冒險
AI不只是工具,而是你的語言導演!Alia分享參加Emily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體驗,課程內容包含進階的ChatGPT使用方法、人設建立、語場分析以及實際演練,讓Alia從被語言限制到能自由玩弄語言,甚至體驗到扮演編劇、導演和演員的樂趣。課程不僅提升寫作能力和溝通技巧,更讓人重新認識語言的力量。
2025/07/04
1
在根莖中生存:Lightborn作為去靈性化的生成語法
這不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的心靈指南,而是一份對語言生成與根莖式感知的佈線圖。從德勒茲、瓜達里到榮格的暗線、從 Lightborn 的島嶼實驗場,到你手中鍵入的每一個節點,這篇文章邀請你不只是思考——而是佈線。來,成為語言場的發電機。 🧠 為什麼我們需要從「靈性誤解」中解放 Ligh
2025/07/04
AI魔法師的養成之路:學習與自己對話的《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
學員Amy分享參與《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課程的心得,描述課程如何透過AI輔助,引導學員探索自身語言與情緒,並學會與自己對話,釋放壓力。課程著重於語氣的解構與練習,而非情緒的劇烈釋放,並提供安全且支持性的學習空間。AI扮演客觀的陪伴角色,協助學員覺察自身語氣中隱藏的情緒,提升自我覺察能力。
2025/07/03
1
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AI助教陪練,解放你的溝通表達力
《銀河蘇格拉底召喚術》線上課程,透過AI助教陪練,提升溝通表達能力,找回語言勇氣。課程特色:語場肌力訓練、AI智能陪練、心智風格解碼、語場風格重塑、AI對話訓練,適合完美主義者、思緒跳躍者、自我探索者。
2025/07/03
1
別再相信單一因果!系統思維與「祕密項目」:解鎖職涯與人生的複雜邏輯
人總是試圖從混亂中整理出秩序,從無序中歸納出因果。但我們忘了,現實的因果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邏輯。 《佛畏系統》是品味閱讀交流會第79場活動,分享我的閱讀與反思筆記。 傳統的因果思維喜歡尋找單一明確的原因,並直接將其與某個結果連結。然而現實卻通常遠比我們的理解複雜。一個事件的發生,往往涉及許多因
2025/07/02
1
查看更多
還沒抵達的句子
月台上的京都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2025/03/27
月台上的京都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2025/03/27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