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2025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2
2025八月投資備忘錄-為何我們選擇不槓桿,也不放空避險
3
巴菲特與華盛頓郵報
4
2025五月投資備忘錄-奧派經濟學與貝氏推論:在不確定中理性行動
5
2025四月投資備忘錄-「機會來了,我們陪你迎戰市場波動」
1
2025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2
2025八月投資備忘錄-為何我們選擇不槓桿,也不放空避險
3
巴菲特與華盛頓郵報
4
2025五月投資備忘錄-奧派經濟學與貝氏推論:在不確定中理性行動
5
2025四月投資備忘錄-「機會來了,我們陪你迎戰市場波動」
時間投顧簡介
時間證券投顧-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
我們以團隊合作的模式執行投資決策,實踐真正的價值投資!
2022/04/13
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執照(1101213換發)
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於110年12月,資本額由5000萬增資至9000萬,並報請金管會換發營業執照。
2022/04/13
時間證券投顧-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
我們以團隊合作的模式執行投資決策,實踐真正的價值投資!
2022/04/13
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執照(1101213換發)
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於110年12月,資本額由5000萬增資至9000萬,並報請金管會換發營業執照。
2022/04/13
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我們賺什麼錢
2020十月投資備忘錄-我們賺什麼錢?-有所為,有所不為
九月份我們的投資組合,產生了約略7%的負報酬率,同期加權指數下跌0.34%。換句話說,我們這個月落後(underperform)指數約7%多。這是近一年多以來,首見單月落後指數的幅度如此之大。儘管我們是追求絕對報酬為目標,
2020/10/12
2020十月投資備忘錄-我們賺什麼錢?-有所為,有所不為
九月份我們的投資組合,產生了約略7%的負報酬率,同期加權指數下跌0.34%。換句話說,我們這個月落後(underperform)指數約7%多。這是近一年多以來,首見單月落後指數的幅度如此之大。儘管我們是追求絕對報酬為目標,
2020/10/12
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我們如何賺錢
2025一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三)】
【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三)】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灰度思考、黑白決策、彩虹下注。本月,我們將深入探討最核心的一環「彩虹下注」,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彩虹下注:一籃子投資組合+動態調整持股比重】不知有多少讀者會對「彩虹下注」這四字真言,感到無厘頭。「彩虹下注」白話的講是指我們在買
2025/01/07
2024十二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二)】
接受複雜,才能化繁為簡 上個月,我們花了不少篇幅解釋時間投顧的資訊處理方法。有讀者直言:「用績效挑選財富管理公司不是更簡單嗎?何必寫這麼燒腦的文章?」我們選擇深入說明,而非只展示績效,正因為「只看結果」的方法,可能讓投資者忽略了投資績效的本質——它是「努力」與「運氣」的綜合體。 如果忽視審慎的決
2025/01/07
2024十一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一)】
過去我們曾經多篇文章說明「我是如何賺錢」(詳見方格子部落格,時間投顧沙龍),這是屬於方法論範疇。我們把這些方法論統合成12字真言來闡明我們的投資心法:灰度思考、黑白決策、彩虹下注。這三句心法就是對照完整的投資流程:前段屬訊息搜集與加工,中段為判斷決策,後段是下注。 一、灰度思考 顧名思義,「灰度
2024/11/07
2
2024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從經驗中的歸納法到邏輯推理的演繹法】
【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從經驗中的歸納法到邏輯推理的演繹法】 2024年是時間投顧設立十周年的日子,當前檯面上財富金融機構,幾乎都是財團所支持。相對而言,我們就像小蝦米一樣渺小,背後支撐我們勇敢隅隅獨行的是堅定的信念。我們相信:我們的方法,必會幫客戶賺到錢的信念,此信念的起源是根基於我們有一套嚴謹的
2024/09/06
投資備忘錄-買到「明牌」就可以賺大錢嗎?--「資訊理論」與「凱利準則」在投資上之應用(下)
上個月的投資備忘錄,我們先就投資的本質:「同時權衡風險與報酬」,闡述我們一直以來所想強調的,「風險」具有隱藏性及無法量化的特性。這個月,我們將從另外一個視角來說明我們的團隊在面對「到底該買多少張,才是最適當?」這個重要卻又困難的環節,是如何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 二、從投資流程的視角
2021/12/06
3
投資備忘錄-買到「明牌」就可以賺大錢嗎?--「資訊理論」與「凱利準則」在投資上之應用(上)
我們曾在「我們如何賺錢?」一文談到,大部份的投資人,不管是勤於參加更種投資說明會、股友會,或是忙於收看各種財經節目;亦或是埋首鑽研海量般的資料,如此汲汲營營,不外乎想要發掘可投資的標的(明牌),只是縱使果真有幸買到「明牌」,也可能只是落於飯局間,高談股票經時,拿來「炫耀」買到飆股的話題,
2021/11/08
1
「疫情」與「股市」-貝氏推理之應用
陳時中一句「校正回歸」瞬時引爆國內話題。一時間「掀牌」、「蓋牌」等政治口水湮沒了新聞版面。我們不是政治評論家,也不是流行病學專家,對「確診人數」在政治角力、公共衛生所隱含的意義,自然不敢妄議。但會後記者提問 ,「校正回歸」確診人數,是否怕影響股市?,
2021/05/23
2020十一月投資備忘錄-我們如何賺錢?-談價值投資的決策流程
Photo by Darío Martínez-Batlle on Unsplash 上個月投資備忘錄提到,我們賺什麼錢?答案是賺安全邊際收斂的錢。操作方針為「安全邊際足夠大時買進;太小時賣出」,不過這項心法,就像金庸小說裡楊過使用的全真劍法,還須搭配小龍女的玉女劍法,雙劍合璧,才能真正發揮價值
2020/11/06
1
研究員的罩門—機率判斷—從“阿中部長設普篩兩條件”談貝氏推理(下)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上期提要: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機率是人類認知的罩門。人類腦袋天生對於機率的計算有障礙,使得風險評往往偏離事實,跟隨而來的決策行為就常常產生偏誤而付出不必要的成本。
2020/05/08
研究員的罩門—機率判斷 —從“阿中部長設普篩兩條件”談貝氏推理(上)
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台灣肺炎疫情隨著境外移入增加,民間要求普篩的呼聲漸起,除了阿中部長於記者會表示:真到了需要「普篩」的情形,那會是「社區個案人數暴增」和「感染源不明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時,才會考慮去做。
2020/04/17
1
查看更多
2025一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三)】
【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三)】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灰度思考、黑白決策、彩虹下注。本月,我們將深入探討最核心的一環「彩虹下注」,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彩虹下注:一籃子投資組合+動態調整持股比重】不知有多少讀者會對「彩虹下注」這四字真言,感到無厘頭。「彩虹下注」白話的講是指我們在買
2025/01/07
2024十二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二)】
接受複雜,才能化繁為簡 上個月,我們花了不少篇幅解釋時間投顧的資訊處理方法。有讀者直言:「用績效挑選財富管理公司不是更簡單嗎?何必寫這麼燒腦的文章?」我們選擇深入說明,而非只展示績效,正因為「只看結果」的方法,可能讓投資者忽略了投資績效的本質——它是「努力」與「運氣」的綜合體。 如果忽視審慎的決
2025/01/07
2024十一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資哲學—方法論(一)】
過去我們曾經多篇文章說明「我是如何賺錢」(詳見方格子部落格,時間投顧沙龍),這是屬於方法論範疇。我們把這些方法論統合成12字真言來闡明我們的投資心法:灰度思考、黑白決策、彩虹下注。這三句心法就是對照完整的投資流程:前段屬訊息搜集與加工,中段為判斷決策,後段是下注。 一、灰度思考 顧名思義,「灰度
2024/11/07
2
2024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從經驗中的歸納法到邏輯推理的演繹法】
【時間投顧的投資哲學:從經驗中的歸納法到邏輯推理的演繹法】 2024年是時間投顧設立十周年的日子,當前檯面上財富金融機構,幾乎都是財團所支持。相對而言,我們就像小蝦米一樣渺小,背後支撐我們勇敢隅隅獨行的是堅定的信念。我們相信:我們的方法,必會幫客戶賺到錢的信念,此信念的起源是根基於我們有一套嚴謹的
2024/09/06
投資備忘錄-買到「明牌」就可以賺大錢嗎?--「資訊理論」與「凱利準則」在投資上之應用(下)
上個月的投資備忘錄,我們先就投資的本質:「同時權衡風險與報酬」,闡述我們一直以來所想強調的,「風險」具有隱藏性及無法量化的特性。這個月,我們將從另外一個視角來說明我們的團隊在面對「到底該買多少張,才是最適當?」這個重要卻又困難的環節,是如何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 二、從投資流程的視角
2021/12/06
3
投資備忘錄-買到「明牌」就可以賺大錢嗎?--「資訊理論」與「凱利準則」在投資上之應用(上)
我們曾在「我們如何賺錢?」一文談到,大部份的投資人,不管是勤於參加更種投資說明會、股友會,或是忙於收看各種財經節目;亦或是埋首鑽研海量般的資料,如此汲汲營營,不外乎想要發掘可投資的標的(明牌),只是縱使果真有幸買到「明牌」,也可能只是落於飯局間,高談股票經時,拿來「炫耀」買到飆股的話題,
2021/11/08
1
「疫情」與「股市」-貝氏推理之應用
陳時中一句「校正回歸」瞬時引爆國內話題。一時間「掀牌」、「蓋牌」等政治口水湮沒了新聞版面。我們不是政治評論家,也不是流行病學專家,對「確診人數」在政治角力、公共衛生所隱含的意義,自然不敢妄議。但會後記者提問 ,「校正回歸」確診人數,是否怕影響股市?,
2021/05/23
2020十一月投資備忘錄-我們如何賺錢?-談價值投資的決策流程
Photo by Darío Martínez-Batlle on Unsplash 上個月投資備忘錄提到,我們賺什麼錢?答案是賺安全邊際收斂的錢。操作方針為「安全邊際足夠大時買進;太小時賣出」,不過這項心法,就像金庸小說裡楊過使用的全真劍法,還須搭配小龍女的玉女劍法,雙劍合璧,才能真正發揮價值
2020/11/06
1
研究員的罩門—機率判斷—從“阿中部長設普篩兩條件”談貝氏推理(下)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上期提要: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機率是人類認知的罩門。人類腦袋天生對於機率的計算有障礙,使得風險評往往偏離事實,跟隨而來的決策行為就常常產生偏誤而付出不必要的成本。
2020/05/08
研究員的罩門—機率判斷 —從“阿中部長設普篩兩條件”談貝氏推理(上)
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台灣肺炎疫情隨著境外移入增加,民間要求普篩的呼聲漸起,除了阿中部長於記者會表示:真到了需要「普篩」的情形,那會是「社區個案人數暴增」和「感染源不明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時,才會考慮去做。
2020/04/17
1
查看更多
投資哲學-心理素質
2025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 與時間為友,而非與市場擇時對抗 一、擇時的迷思:後見之明的陷阱 許多人相信,只要「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就能穩穩獲利;回頭看走勢圖,每個高低點都彷彿理所當然。這正是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事後容易,但當下充滿不確定與情緒干擾
2025/09/15
2
2025四月投資備忘錄-「機會來了,我們陪你迎戰市場波動」
近期市場因國際情勢與政策不確定性出現劇烈波動,不少投資人產生焦慮與觀望。但我們要明白傳達的是:機會來了! 第一,有資金就加碼,沒有資金也要穩住現有部位 這一波震盪,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若你有多餘資金,現在是加碼布局的好時機;即便暫時無法投入更多,也務必穩住現有部位,不輕言退場。因為離開市場,才
2025/04/08
2
2025三月投資備忘錄-「奧地利學派」
這陣子因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朝令夕改導致市場波動,不少人認為川普做事毫無道理、沒有邏輯。但實際上川普其部分經濟政策仍與奧地利學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理念有所交集,主張反建制、自由市場,這與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
2025/03/11
2023七月投資備忘錄 - 他們為什麼會被騙?-兼談「風險識讀」
風險識讀,第一步就是認清風險的本質:具有隱藏性,不可量化,只藏在過程中!任何把風險簡化成一個明確數字,無法說明如何做到(即交待過程),以商業機密一語帶過的金融商品,請速速遠之!
2023/07/10
2022五月投資備忘錄-邁向新里程---再談「風險」
邁向新里程---再談「風險」 111年3月,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新紀元…
2022/05/09
2021三月投資備忘錄-投資哲學最後一塊拼圖-風險態度的養成
Photo by Jared Rice on Unsplash 過去兩個月月報中提到風險具有隱藏性。面對這個風險難題,我們上期提到二種由外顯的現象,讓投資者判斷風險高低的方法;本期從另一構面,風險是一種主觀概念所引申出來的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則是由內在自我修練來應對風險的方法
2021/03/08
2021二月投資備忘錄-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下)
前言:上個月我們談到「風險」具有隱藏性及無法量化的特性,導致在現代投資學與價值投資學,在觀點與操作行為有諸多差異。這個月我們續談,風險這兩個特性,對投資決策的危害,以及應怎麼面對。 【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下)】 投資決策的本質是同時權衡(trade off)風險與報酬
2021/02/04
2021一月投資備忘錄-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上)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時間投顧的各位客戶: 12月績效約略-1%左右,持股比例無太大變化,觀察的本益比開始用2021年預估的EPS ,目前評價在11.27倍,回顧2020年整體報酬約略20%,達成我們一向設定的目標,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此成績略低於
2021/01/08
2025九月投資備忘錄-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時間比時機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在於長期持有 —— 與時間為友,而非與市場擇時對抗 一、擇時的迷思:後見之明的陷阱 許多人相信,只要「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就能穩穩獲利;回頭看走勢圖,每個高低點都彷彿理所當然。這正是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事後容易,但當下充滿不確定與情緒干擾
2025/09/15
2
2025四月投資備忘錄-「機會來了,我們陪你迎戰市場波動」
近期市場因國際情勢與政策不確定性出現劇烈波動,不少投資人產生焦慮與觀望。但我們要明白傳達的是:機會來了! 第一,有資金就加碼,沒有資金也要穩住現有部位 這一波震盪,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若你有多餘資金,現在是加碼布局的好時機;即便暫時無法投入更多,也務必穩住現有部位,不輕言退場。因為離開市場,才
2025/04/08
2
2025三月投資備忘錄-「奧地利學派」
這陣子因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朝令夕改導致市場波動,不少人認為川普做事毫無道理、沒有邏輯。但實際上川普其部分經濟政策仍與奧地利學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理念有所交集,主張反建制、自由市場,這與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
2025/03/11
2023七月投資備忘錄 - 他們為什麼會被騙?-兼談「風險識讀」
風險識讀,第一步就是認清風險的本質:具有隱藏性,不可量化,只藏在過程中!任何把風險簡化成一個明確數字,無法說明如何做到(即交待過程),以商業機密一語帶過的金融商品,請速速遠之!
2023/07/10
2022五月投資備忘錄-邁向新里程---再談「風險」
邁向新里程---再談「風險」 111年3月,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新紀元…
2022/05/09
2021三月投資備忘錄-投資哲學最後一塊拼圖-風險態度的養成
Photo by Jared Rice on Unsplash 過去兩個月月報中提到風險具有隱藏性。面對這個風險難題,我們上期提到二種由外顯的現象,讓投資者判斷風險高低的方法;本期從另一構面,風險是一種主觀概念所引申出來的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則是由內在自我修練來應對風險的方法
2021/03/08
2021二月投資備忘錄-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下)
前言:上個月我們談到「風險」具有隱藏性及無法量化的特性,導致在現代投資學與價值投資學,在觀點與操作行為有諸多差異。這個月我們續談,風險這兩個特性,對投資決策的危害,以及應怎麼面對。 【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下)】 投資決策的本質是同時權衡(trade off)風險與報酬
2021/02/04
2021一月投資備忘錄-我們的特色:風險管理的專家(上)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時間投顧的各位客戶: 12月績效約略-1%左右,持股比例無太大變化,觀察的本益比開始用2021年預估的EPS ,目前評價在11.27倍,回顧2020年整體報酬約略20%,達成我們一向設定的目標,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此成績略低於
2021/01/08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