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香港保險業轉介費新規定:2025年10月起生效,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
2
持有海外銀行帳戶的必要性與風險:你該知道的全面真相
3
境外保單非「免稅保單」:台灣稅務認定與傳承應留意重點
4
台灣做不到的保單彈性:變更被保險人,香港為何能做到?
5
台灣人在香港的遺產繼承程序與香港保單的特別處理方式
1
香港保險業轉介費新規定:2025年10月起生效,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
2
持有海外銀行帳戶的必要性與風險:你該知道的全面真相
3
境外保單非「免稅保單」:台灣稅務認定與傳承應留意重點
4
台灣做不到的保單彈性:變更被保險人,香港為何能做到?
5
台灣人在香港的遺產繼承程序與香港保單的特別處理方式
香港監管與市場動態
高雄金融專區的挑戰與突破:稅制、匯率、市場及政府信任等關鍵因素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高雄金融專區,但稅制、匯率穩定、投資標的不足、資訊揭露及政府信任等問題,皆為發展的重大挑戰。本文分析這些限制,並提出稅制鬆綁、匯率穩定機制、市場開放等建議,探討高雄金融專區如何從限制走向突破。
2025/09/18
香港保險業轉介費新規定:2025年10月起生效,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IA)於2025年10月1日起實施新規定,針對保險業轉介費作出更嚴格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市場透明度。新規定將轉介費與保單價值作比較,超過50%需作合理解釋。此舉將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25/09/03
2
以香港為平台、以台灣為動能:台港金融合作的實證與啟示
台港金融合作是區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力量 隨著亞太區域金融整合與跨境理財需求上升,台灣與香港之間的金融合作正逐步深化與多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完善的監管制度、透明的法規環境與國際資本接軌能力;台灣則擁有強大的保險與銀行通路
2025/07/31
香港保險是「真實存在」的產業體系:以富邦人壽台港雙營運為例
在全球保險資本高度流動與區域市場融合加速的當下,外界對香港保險產業的存在性與實體經濟功能仍偶有質疑。部分論點誤認香港保險業僅為註冊地、離岸資本操作平台,缺乏在地服務與真實業務。然而,透過富邦人壽台港雙據點的營運模式可明確證明:香港保險產業並非虛設,而是具有組織實體、制度建構與服務功能的「真實存在」
2025/07/31
香港保險業的國際性與真實存在:從國泰投資忠意保險集團談起
在全球保險與資產管理業面臨再分配與再區域化的時代,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備受關注。近年香港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引發外界對其國際金融功能是否式微的討論。然而,2023 年底國泰人壽與義大利忠意保險集團(Generali Group)達成的換股投資。
2025/07/31
1
分紅?達得到嗎?——從分紅實現率看保單演示的真相
當你收到一份分紅儲蓄保單建議書,往往會看到令人心動的預期回報率:4%、5%,甚至接近6.5%。然而,這些分紅達得到嗎?過去保險公司真的派發了這麼多紅利給保戶嗎? 答案是:不一定。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了解「分紅實現率」這個指標,它可以幫助你客觀判斷保單回報是否真的如建議書所承諾。
2025/07/23
在香港如何查詢公司資料?完整實用指南
無論你是創業者、投資人、從事商業合作,或是一般市民想核實某間公司的合法性與背景,「查公司資料」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應該合法合規進行的基本程序。在香港,政府提供了數個官方查詢管道,加上民間平台與監管機構的協助,讓查詢公司背景變得相當透明與高效。
2025/07/23
【香港 vs 台灣保險制度差異:背後真正的關鍵不在於生命表】
許多人在比較香港與台灣的保險產品時,常常會提到「生命表不同」, 但實際上,產品價格與回報的根本差異,並不是來自壽命長短或風險評估, 而是來自更深層的兩個關鍵:金融環境與投資限制。
2025/07/22
挑選分紅保險產品,不只是看數字:四大投資相關資訊,幫你選對產品
在挑選香港的分紅保險產品時,許多人會直覺地聚焦在建議書上的數字預測,例如回本年限、預期回報、累積現金價值等。但其實,這些數字只是表象,想要真正理解一個分紅產品的品質與風險潛力,還需要深入挖掘更多與投資相關的核心資訊。 以下整理四項在選擇產品時容易被忽略,卻極具參考價值的要素,幫助你做出更精準的分析
2025/07/17
如何判斷是否為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
選擇保險公司是一項關鍵性的財務決策,尤其在涉及長期人壽、醫療或退休保障的產品時,保險公司本身的規模、穩健程度與信用品質將直接影響未來的保障可靠性與風險承擔能力。但什麼才叫做「具規模的保險公司」?該怎麼判斷? 以下指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且廣為使用的判斷依據: ⸻ 1. 《財富》世界五百大企業
2025/07/05
查看更多
高雄金融專區的挑戰與突破:稅制、匯率、市場及政府信任等關鍵因素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高雄金融專區,但稅制、匯率穩定、投資標的不足、資訊揭露及政府信任等問題,皆為發展的重大挑戰。本文分析這些限制,並提出稅制鬆綁、匯率穩定機制、市場開放等建議,探討高雄金融專區如何從限制走向突破。
2025/09/18
香港保險業轉介費新規定:2025年10月起生效,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IA)於2025年10月1日起實施新規定,針對保險業轉介費作出更嚴格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市場透明度。新規定將轉介費與保單價值作比較,超過50%需作合理解釋。此舉將影響消費者、保險公司及轉介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25/09/03
2
以香港為平台、以台灣為動能:台港金融合作的實證與啟示
台港金融合作是區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力量 隨著亞太區域金融整合與跨境理財需求上升,台灣與香港之間的金融合作正逐步深化與多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完善的監管制度、透明的法規環境與國際資本接軌能力;台灣則擁有強大的保險與銀行通路
2025/07/31
香港保險是「真實存在」的產業體系:以富邦人壽台港雙營運為例
在全球保險資本高度流動與區域市場融合加速的當下,外界對香港保險產業的存在性與實體經濟功能仍偶有質疑。部分論點誤認香港保險業僅為註冊地、離岸資本操作平台,缺乏在地服務與真實業務。然而,透過富邦人壽台港雙據點的營運模式可明確證明:香港保險產業並非虛設,而是具有組織實體、制度建構與服務功能的「真實存在」
2025/07/31
香港保險業的國際性與真實存在:從國泰投資忠意保險集團談起
在全球保險與資產管理業面臨再分配與再區域化的時代,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備受關注。近年香港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引發外界對其國際金融功能是否式微的討論。然而,2023 年底國泰人壽與義大利忠意保險集團(Generali Group)達成的換股投資。
2025/07/31
1
分紅?達得到嗎?——從分紅實現率看保單演示的真相
當你收到一份分紅儲蓄保單建議書,往往會看到令人心動的預期回報率:4%、5%,甚至接近6.5%。然而,這些分紅達得到嗎?過去保險公司真的派發了這麼多紅利給保戶嗎? 答案是:不一定。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了解「分紅實現率」這個指標,它可以幫助你客觀判斷保單回報是否真的如建議書所承諾。
2025/07/23
在香港如何查詢公司資料?完整實用指南
無論你是創業者、投資人、從事商業合作,或是一般市民想核實某間公司的合法性與背景,「查公司資料」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應該合法合規進行的基本程序。在香港,政府提供了數個官方查詢管道,加上民間平台與監管機構的協助,讓查詢公司背景變得相當透明與高效。
2025/07/23
【香港 vs 台灣保險制度差異:背後真正的關鍵不在於生命表】
許多人在比較香港與台灣的保險產品時,常常會提到「生命表不同」, 但實際上,產品價格與回報的根本差異,並不是來自壽命長短或風險評估, 而是來自更深層的兩個關鍵:金融環境與投資限制。
2025/07/22
挑選分紅保險產品,不只是看數字:四大投資相關資訊,幫你選對產品
在挑選香港的分紅保險產品時,許多人會直覺地聚焦在建議書上的數字預測,例如回本年限、預期回報、累積現金價值等。但其實,這些數字只是表象,想要真正理解一個分紅產品的品質與風險潛力,還需要深入挖掘更多與投資相關的核心資訊。 以下整理四項在選擇產品時容易被忽略,卻極具參考價值的要素,幫助你做出更精準的分析
2025/07/17
如何判斷是否為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
選擇保險公司是一項關鍵性的財務決策,尤其在涉及長期人壽、醫療或退休保障的產品時,保險公司本身的規模、穩健程度與信用品質將直接影響未來的保障可靠性與風險承擔能力。但什麼才叫做「具規模的保險公司」?該怎麼判斷? 以下指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且廣為使用的判斷依據: ⸻ 1. 《財富》世界五百大企業
2025/07/05
查看更多
規劃實操細節
法人持有保單:企業留才的祕密武器
探討法人持有保單如何成為企業留住核心人才的利器,並深入分析其三種常見設計模式:人才保障型、激勵留才型(黃金手銬)及退休金補充型,以及相關優勢、適用情境及注意事項。
2025/08/20
企業接班與傳承:打造永續經營的基業長青
企業傳承不只是財務規劃,更是關乎企業生命的工程。本文探討接班的核心挑戰、接班規劃的三個面向(事業延續、人才培養、價值傳承)、接班工具(股權設計、保險規劃、信託制度、顧問團隊)、老闆的心態轉變,以及公司接班的三步曲(培養第一梯隊、留才計劃、彈性選擇)。
2025/08/19
傳承規劃:三個問題,讓你從紛爭走向共識
傳承規劃的核心並非僅止於財富分配,更在於價值延續與家庭和諧。本文提出三個關鍵問題引導讀者思考:最想留下的不只是錢,還有什麼核心價值?家人最重視的是什麼?現在可以做什麼預防未來衝突?透過提前對話、制度設計及專業協助,將潛在衝突轉化為共識,讓傳承過程更順利。
2025/08/18
香港保險法人持有保單的可行性與優勢
本文探討香港法人購買保險的可能性、優缺點及相關法規。法人保單適用於高額壽險、團體醫療、資產傳承和企業財務規劃,提供財務規劃、稅務優化、保障企業運營和資產傳承等好處。然而,多數保險公司只接受香港註冊公司,跨境企業可考慮設立香港子公司或選擇接受境外法人的保險公司,如富邦人壽(香港)。
2025/08/13
香港保單融資的利息低於台灣房貸利率,炒房不如炒保單?
近年來臺灣房貸利率攀升,保單融資成為資金運用新選擇,尤其香港保單融資利率更低於臺灣房貸,吸引投資人目光。本文深入淺出介紹保單融資機制、利率計算、適用保單類型、銀行操作邏輯,並以房地產投資作類比說明,幫助讀者瞭解其優勢與風險,理性評估投資決策。
2025/08/11
台灣與香港壽險繳費差異:催告時點與寬限期制度詳解
在人壽保險與重大疾病保險的繳費機制中,「催告制度」扮演了重要的保單保障延續與否的關鍵角色。不同地區對此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方式有所不同,其中以台灣與香港最具代表性。本文將說明「有催告」與「無催告」的實務差異,並進一步探討對保戶可能產生的實質影響。
2025/08/04
🏠 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代表什麼?
很多人認為:「沒貸款」就等於「無債一身輕」,安全、踏實、值得驕傲。 但在真正懂財務的人眼中,一間完全沒貸款的房子,其實代表三件事: ❶ 你不懂得用錢賺錢 ❷ 你可能沒有掌握現金流與資產配置的能力 ❸ 在你的財務人生中,「錢」可能沒有真正為你工作
2025/07/29
📉 為什麼「只投資標普500」可能不是你想的那麼安全?
標普500(S&P 500)一直被譽為長期投資最穩健的工具之一。巴菲特甚至說過:「如果我死了,我的妻子只需要買S&P 500就好。」這句話當然沒錯,但前提是:你不會剛好在市場大跌時需要用錢,也不擔心資產傳承、稅負、流動性等現實問題。如果你是真正的資產規劃者,或者是家庭經濟支柱,那你一定要認清
2025/07/28
🏆 為什麼投資標普500是長期最聰明的選擇?【全面優勢總整理】
✅ 1. 穩定成長、歷史驗證的報酬 • 近100年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0%(含股息) • 即使歷經多次經濟危機,長期投資者仍持續獲利 • 曾有研究顯示:持有S&P 500 20年以上,沒有一個時期是虧損的 ⸻ ✅ 2. 自動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 一筆錢投資,立刻分散到 500家公
2025/07/28
2
香港保單不可撤銷受益人規劃範例:活化台灣資產,保障三代家庭利益
在面對父母年邁、需要提前進行資產傳承與財務規劃的情況下,如何兼顧資產安全、家庭成員公平性與財務效率,是許多家庭關心的議題。以下透過一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運用香港保單中的「不可撤銷受益人」機制,來達成保障與資產活化的平衡。
2025/07/28
查看更多
法人持有保單:企業留才的祕密武器
探討法人持有保單如何成為企業留住核心人才的利器,並深入分析其三種常見設計模式:人才保障型、激勵留才型(黃金手銬)及退休金補充型,以及相關優勢、適用情境及注意事項。
2025/08/20
企業接班與傳承:打造永續經營的基業長青
企業傳承不只是財務規劃,更是關乎企業生命的工程。本文探討接班的核心挑戰、接班規劃的三個面向(事業延續、人才培養、價值傳承)、接班工具(股權設計、保險規劃、信託制度、顧問團隊)、老闆的心態轉變,以及公司接班的三步曲(培養第一梯隊、留才計劃、彈性選擇)。
2025/08/19
傳承規劃:三個問題,讓你從紛爭走向共識
傳承規劃的核心並非僅止於財富分配,更在於價值延續與家庭和諧。本文提出三個關鍵問題引導讀者思考:最想留下的不只是錢,還有什麼核心價值?家人最重視的是什麼?現在可以做什麼預防未來衝突?透過提前對話、制度設計及專業協助,將潛在衝突轉化為共識,讓傳承過程更順利。
2025/08/18
香港保險法人持有保單的可行性與優勢
本文探討香港法人購買保險的可能性、優缺點及相關法規。法人保單適用於高額壽險、團體醫療、資產傳承和企業財務規劃,提供財務規劃、稅務優化、保障企業運營和資產傳承等好處。然而,多數保險公司只接受香港註冊公司,跨境企業可考慮設立香港子公司或選擇接受境外法人的保險公司,如富邦人壽(香港)。
2025/08/13
香港保單融資的利息低於台灣房貸利率,炒房不如炒保單?
近年來臺灣房貸利率攀升,保單融資成為資金運用新選擇,尤其香港保單融資利率更低於臺灣房貸,吸引投資人目光。本文深入淺出介紹保單融資機制、利率計算、適用保單類型、銀行操作邏輯,並以房地產投資作類比說明,幫助讀者瞭解其優勢與風險,理性評估投資決策。
2025/08/11
台灣與香港壽險繳費差異:催告時點與寬限期制度詳解
在人壽保險與重大疾病保險的繳費機制中,「催告制度」扮演了重要的保單保障延續與否的關鍵角色。不同地區對此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方式有所不同,其中以台灣與香港最具代表性。本文將說明「有催告」與「無催告」的實務差異,並進一步探討對保戶可能產生的實質影響。
2025/08/04
🏠 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代表什麼?
很多人認為:「沒貸款」就等於「無債一身輕」,安全、踏實、值得驕傲。 但在真正懂財務的人眼中,一間完全沒貸款的房子,其實代表三件事: ❶ 你不懂得用錢賺錢 ❷ 你可能沒有掌握現金流與資產配置的能力 ❸ 在你的財務人生中,「錢」可能沒有真正為你工作
2025/07/29
📉 為什麼「只投資標普500」可能不是你想的那麼安全?
標普500(S&P 500)一直被譽為長期投資最穩健的工具之一。巴菲特甚至說過:「如果我死了,我的妻子只需要買S&P 500就好。」這句話當然沒錯,但前提是:你不會剛好在市場大跌時需要用錢,也不擔心資產傳承、稅負、流動性等現實問題。如果你是真正的資產規劃者,或者是家庭經濟支柱,那你一定要認清
2025/07/28
🏆 為什麼投資標普500是長期最聰明的選擇?【全面優勢總整理】
✅ 1. 穩定成長、歷史驗證的報酬 • 近100年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0%(含股息) • 即使歷經多次經濟危機,長期投資者仍持續獲利 • 曾有研究顯示:持有S&P 500 20年以上,沒有一個時期是虧損的 ⸻ ✅ 2. 自動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 一筆錢投資,立刻分散到 500家公
2025/07/28
2
香港保單不可撤銷受益人規劃範例:活化台灣資產,保障三代家庭利益
在面對父母年邁、需要提前進行資產傳承與財務規劃的情況下,如何兼顧資產安全、家庭成員公平性與財務效率,是許多家庭關心的議題。以下透過一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運用香港保單中的「不可撤銷受益人」機制,來達成保障與資產活化的平衡。
2025/07/28
查看更多
自我成長心境
避免資訊不對稱:提升團隊效率的溝通與協作策略
資訊不對稱是團隊合作與客戶服務的常見問題,導致時間浪費和挫折感。本文提供解決方案,包含建立單一訊息來源、明確任務分工、問題導向的溝通,以及避免訊息失真的技巧,以提升團隊效率和信任感。
2025/09/05
1
管理與領導的差異:制度維護者與文化塑造者的協同作用
本文探討管理與領導的關鍵差異,從制度與文化、規範與自願、壓制與賦能三個面向深入分析,並說明兩者如何相輔相成,創造高效且凝聚力的團隊。
2025/09/05
別讓沉默錯失機會:勇敢開口,創造雙贏局面
許多人在人生與職場中,因為低調不敢開口而錯失良機。本文分享個人經驗,說明在業務場景中勇敢表達想法、價值的重要性,如何在關鍵時刻展現勇氣,並平衡智慧與勇氣,最終達成雙贏局面。
2025/09/03
1
理財規劃顧問必讀:如何透過需求探尋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在理財規劃的實務中,許多顧問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多年來相識的朋友,某天忽然說出「早知道那時候就和你規劃某個產品就好了」。這樣的話語,既帶來一絲欣慰,也隱含遺憾。欣慰的是專業最終獲得了認同,但遺憾的是,過往卻沒有在對方真正需要的時候提供協助。這正凸顯了理財規劃中「探尋需求」的重要性。 ⸻ 需求往
2025/08/30
業務的必修課:拒絕的藝術,如何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與底氣
業務工作中,拒絕是家常便飯。本文探討如何看待拒絕、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並從中學習成長,最終培養出面對拒絕的勇氣與底氣,將拒絕化為成功的墊腳石。
2025/08/16
喜歡上錯誤=成長的祕訣
在金融與保險的世界裡,錯誤就像市場波動——你不想遇到,但它一定會出現。 有時候,你精心準備了一套投資組合分析,客戶卻只想開個戶; 有時候,你細心規劃的完整保障方案,對方只想加一張旅平險; 甚至,有時候你記錯了客戶的需求優先順序,聊到一半才發現對方根本沒興趣。 聽起來糗嗎?其實這些錯誤,都是職
2025/08/05
1
【我為什麼踏入香港保險業?——一個台灣人走入國際市場的起心動念】
跟著一群人到香港參觀黃金期貨市場,卻意外在當地保險公司看到一半的人當場買保單。 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台灣也有保險,還有人要特地來香港? 現在,我從台灣出發,立足於香港, 希望成為能帶領更多人走向國際資產配置的引路人。
2025/07/21
【業務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只要你有學習的決心、行動的勇氣,還有一點點「不服輸」的骨氣, 你就會看到, 真正的自信不是從別人嘴巴來的,是你自己一點一滴累出來的。
2025/07/21
1
【你想白手起家嗎?那就從業務做起】
在這個現實世界裡,真正能靠自己翻身、累積財富的工作不多,但「業務」是一條真正打開機會的路。 透過業務歷練,你會學會: • 怎麼觀察人性 • 怎麼建立信任感 • 怎麼把解決方案說進別人心裡 這些能力,是任何產業都無法忽視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業務不只是賺錢,更是學會在市場裡「靠自己活下來」。
2025/07/21
【給客戶想要的,還是需要的?】──一位高資產壽險規劃案例的思考
在資產規劃的實務中,我們經常面臨一個關鍵抉擇: 「我們該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還是順應他當下想要的?」 從專業角度出發,我們當然希望給予客戶「對的」解法,協助他們完成真正有效、穩健的資產配置。然而,客戶的行為與選擇卻經常受到時間成本、行動便利性、風險認知等因素影響,使得規劃的「理想解」難以完全落實。
2025/07/21
查看更多
避免資訊不對稱:提升團隊效率的溝通與協作策略
資訊不對稱是團隊合作與客戶服務的常見問題,導致時間浪費和挫折感。本文提供解決方案,包含建立單一訊息來源、明確任務分工、問題導向的溝通,以及避免訊息失真的技巧,以提升團隊效率和信任感。
2025/09/05
1
管理與領導的差異:制度維護者與文化塑造者的協同作用
本文探討管理與領導的關鍵差異,從制度與文化、規範與自願、壓制與賦能三個面向深入分析,並說明兩者如何相輔相成,創造高效且凝聚力的團隊。
2025/09/05
別讓沉默錯失機會:勇敢開口,創造雙贏局面
許多人在人生與職場中,因為低調不敢開口而錯失良機。本文分享個人經驗,說明在業務場景中勇敢表達想法、價值的重要性,如何在關鍵時刻展現勇氣,並平衡智慧與勇氣,最終達成雙贏局面。
2025/09/03
1
理財規劃顧問必讀:如何透過需求探尋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在理財規劃的實務中,許多顧問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多年來相識的朋友,某天忽然說出「早知道那時候就和你規劃某個產品就好了」。這樣的話語,既帶來一絲欣慰,也隱含遺憾。欣慰的是專業最終獲得了認同,但遺憾的是,過往卻沒有在對方真正需要的時候提供協助。這正凸顯了理財規劃中「探尋需求」的重要性。 ⸻ 需求往
2025/08/30
業務的必修課:拒絕的藝術,如何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與底氣
業務工作中,拒絕是家常便飯。本文探討如何看待拒絕、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並從中學習成長,最終培養出面對拒絕的勇氣與底氣,將拒絕化為成功的墊腳石。
2025/08/16
喜歡上錯誤=成長的祕訣
在金融與保險的世界裡,錯誤就像市場波動——你不想遇到,但它一定會出現。 有時候,你精心準備了一套投資組合分析,客戶卻只想開個戶; 有時候,你細心規劃的完整保障方案,對方只想加一張旅平險; 甚至,有時候你記錯了客戶的需求優先順序,聊到一半才發現對方根本沒興趣。 聽起來糗嗎?其實這些錯誤,都是職
2025/08/05
1
【我為什麼踏入香港保險業?——一個台灣人走入國際市場的起心動念】
跟著一群人到香港參觀黃金期貨市場,卻意外在當地保險公司看到一半的人當場買保單。 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台灣也有保險,還有人要特地來香港? 現在,我從台灣出發,立足於香港, 希望成為能帶領更多人走向國際資產配置的引路人。
2025/07/21
【業務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只要你有學習的決心、行動的勇氣,還有一點點「不服輸」的骨氣, 你就會看到, 真正的自信不是從別人嘴巴來的,是你自己一點一滴累出來的。
2025/07/21
1
【你想白手起家嗎?那就從業務做起】
在這個現實世界裡,真正能靠自己翻身、累積財富的工作不多,但「業務」是一條真正打開機會的路。 透過業務歷練,你會學會: • 怎麼觀察人性 • 怎麼建立信任感 • 怎麼把解決方案說進別人心裡 這些能力,是任何產業都無法忽視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業務不只是賺錢,更是學會在市場裡「靠自己活下來」。
2025/07/21
【給客戶想要的,還是需要的?】──一位高資產壽險規劃案例的思考
在資產規劃的實務中,我們經常面臨一個關鍵抉擇: 「我們該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還是順應他當下想要的?」 從專業角度出發,我們當然希望給予客戶「對的」解法,協助他們完成真正有效、穩健的資產配置。然而,客戶的行為與選擇卻經常受到時間成本、行動便利性、風險認知等因素影響,使得規劃的「理想解」難以完全落實。
2025/07/2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