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連結
工作室的部落格
工作室的部落格
Top 5
1
《活俠傳》- 最難看的主角,最好看的故事。
2
是事實?還是你的觀點?|課後紀錄
3
宇宙大歷史|萬物自然課的核心
4
「成見」才是你的敵人 - 《活俠傳》有感
5
概念為本的自我探索|課程設計 & 紀錄
1
《活俠傳》- 最難看的主角,最好看的故事。
2
是事實?還是你的觀點?|課後紀錄
3
宇宙大歷史|萬物自然課的核心
4
「成見」才是你的敵人 - 《活俠傳》有感
5
概念為本的自我探索|課程設計 & 紀錄
爬一座名為教育的山
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大湳森林暑期生態營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2024/08/12
7
讓世界感受痛苦 - 生氣的背後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2024/08/07
8
#1 打開博物學的眼睛│🔍博物學之眼與合歡山 2024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2024/07/26
9
為什麼是概念錨定事實|概念為本讀書會紀錄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2024/06/15
10
【孩在自然裡】你本來就是能自己學會的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2024/06/13
10
【不僅僅是說書人】- 🌺尋訪高山的精靈後記 3
2022.08.19 博物學家翻閱的是地球之書,但教育者卻不僅僅是說書人。 光要把書說的精彩就已經夠難的了,戴上博物學家的眼鏡之後,教育者還得把眼鏡摘下,換個思路,再戴上學習者的眼鏡。 因為,對概念為本的學習者,期待的不是成為一個好的聽眾,而是成為能主動戴上眼鏡,也能主動脫下眼鏡的人。
2024/03/31
6
【博物學家的視野,生態人的腦袋】- 🌺尋訪高山的精靈後記 2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2024/03/30
5
【過去與現在交織的旅程】- 🌺尋訪高山的精靈活動後記
2022.08.03 這一趟上山,怎麼說呢,可以說是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交織的一趟旅程。 在這熟悉又不熟悉的山上,每一個轉角,每一條路上, 我都可以看見過去的自己、過往的片段,像是魅影般重疊在現在的時空上。高中的生研社、大學的保育社、自己跑合歡山的那些時光、輔九的結訓攀登......
2024/03/30
5
【萬物自然課。百景】其之六十九。我說你聽。
緣起於寒假和這群少年上山,他們一起挑戰某項巨大任務的過程中,自發的體悟:「都沒有人要聽對方說話!」 以及下山後,間接得知某人自發的許願:「我也應該要來學怎麼好好聽人說話。」 一切的跡象彷彿在告訴我:時候到了。 剛好有夠專業的專業想莊越翔的文章就在此時出現(哪尼!?)
2024/03/12
6
關於教育,我現在在做的是... |收束與展望2024
「嗨,最近在做些什麼?」 身為一個樣樣通樣樣鬆的人,又是自由工作者。 該如何和他人說明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一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沒有年末回顧的習慣,但就趁著新的一年開始,將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一個收束和整理,也算是對新一年的展望吧。
2024/02/21
8
查看更多
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大湳森林暑期生態營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2024/08/12
7
讓世界感受痛苦 - 生氣的背後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2024/08/07
8
#1 打開博物學的眼睛│🔍博物學之眼與合歡山 2024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2024/07/26
9
為什麼是概念錨定事實|概念為本讀書會紀錄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2024/06/15
10
【孩在自然裡】你本來就是能自己學會的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2024/06/13
10
【不僅僅是說書人】- 🌺尋訪高山的精靈後記 3
2022.08.19 博物學家翻閱的是地球之書,但教育者卻不僅僅是說書人。 光要把書說的精彩就已經夠難的了,戴上博物學家的眼鏡之後,教育者還得把眼鏡摘下,換個思路,再戴上學習者的眼鏡。 因為,對概念為本的學習者,期待的不是成為一個好的聽眾,而是成為能主動戴上眼鏡,也能主動脫下眼鏡的人。
2024/03/31
6
【博物學家的視野,生態人的腦袋】- 🌺尋訪高山的精靈後記 2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2024/03/30
5
【過去與現在交織的旅程】- 🌺尋訪高山的精靈活動後記
2022.08.03 這一趟上山,怎麼說呢,可以說是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交織的一趟旅程。 在這熟悉又不熟悉的山上,每一個轉角,每一條路上, 我都可以看見過去的自己、過往的片段,像是魅影般重疊在現在的時空上。高中的生研社、大學的保育社、自己跑合歡山的那些時光、輔九的結訓攀登......
2024/03/30
5
【萬物自然課。百景】其之六十九。我說你聽。
緣起於寒假和這群少年上山,他們一起挑戰某項巨大任務的過程中,自發的體悟:「都沒有人要聽對方說話!」 以及下山後,間接得知某人自發的許願:「我也應該要來學怎麼好好聽人說話。」 一切的跡象彷彿在告訴我:時候到了。 剛好有夠專業的專業想莊越翔的文章就在此時出現(哪尼!?)
2024/03/12
6
關於教育,我現在在做的是... |收束與展望2024
「嗨,最近在做些什麼?」 身為一個樣樣通樣樣鬆的人,又是自由工作者。 該如何和他人說明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一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沒有年末回顧的習慣,但就趁著新的一年開始,將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一個收束和整理,也算是對新一年的展望吧。
2024/02/21
8
查看更多
深夜有貓不睡覺
▍讀《苦雨之地》隨筆
「打從出生就生活在聾的世界的人往往會很好奇:樹長葉子會有聲音嗎?清晨是什麼聲音?太陽落下是什麼聲音?推糞金龜推著糞球時是什麼聲音?一群蝴蝶飛過你身邊的時候是什麼聲音?」 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吳明益的文字了。 因為感覺自己被看見;感覺自己喜歡的那些世界被看見。 那種看見,並不僅僅只是好喜歡、好
2025/06/06
4
「成見」才是你的敵人 - 《活俠傳》有感
這段是《活俠傳》中,我最喜歡的劇情之一。 是啊,是誰的錯? 是政府?是政治人物?是鄉民? 到底誰才是壞人?是不是只要把海另一邊的人都消滅了,就能夠獲得自由? 事情太複雜了,太深奧了。 沒有人懂,還是沒有人想要懂?
2024/07/31
25
1
《活俠傳》- 最難看的主角,最好看的故事。
最近在玩《活俠傳》,是二人團隊原始鳥熊所做的武俠遊戲。 發售前完全不知情,看了預告覺得有趣,本來想等到 75 折以下再入手,突然被雷打到載了試玩版來玩了之後,隔天立馬入手。即使入手的時候評價已經跌到大多負評了,但算你倒楣,我就喜歡這種極度負評的反骨神作......
2024/06/25
44
6
進擊的沙丘與自由的巨人
突然想起《進擊的巨人》的結局。 結局如何暫且不說。總之,巨人的結束,並不像預期中大作結束時應有的舉網路歡慶、眾人互相道賀、互相感謝在漫長的連載中有彼此的陪伴;反而是一片嘩然,眾人面面相覷,互相詢問:「我剛剛他 X 的看了什麼?」
2023/06/17
12
【自然系讀物選】#6《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2023/06/06
6
送上面前的紅色藥丸《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從序裡可以看出,作者的邏輯清晰,踩著堅實的證據論述一層一層地往上攀升,又在關鍵的懸崖之前大膽縱身躍出! 雖然仍能看出不少為了論述而斧鑿的痕跡,例如為了駁斥大眾對客觀現實的直觀認識而不斷搬專家說法出來踩......
2023/05/17
6
【自然系讀物選】#4《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你有沒有想過,若你是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上,看見各式各樣從沒見過的事物時,你會怎麼稱呼描述它們? 你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一個古代人穿越來到現代,他並沒有比較笨,只是從來沒有碰過這些東西,你要怎麼向他介紹這個世界? 當我們熟知的「專有名詞」再也無法發揮作用,你知道該如何貼切又精確地「換句話說」嗎?
2023/04/21
4
【自然系讀物選】#5《自然圖鑑:走入大自然的600種動植物觀察術》
實在是太喜歡這本書了, 它從國小二年級開始陪伴我至今。 在以前那個《漢聲小百科》的年代,以前那個銷售員還會挨家挨戶上門推銷書籍的年代,台灣著實出了不少放到現在還是非常值得的好書。 知識會過時,但好的概念,能夠持續的比知識要久遠。 就像外表的礦物雖然氧化,內裡的黃金仍然閃閃發光。 很喜歡那時一些從日本
2023/04/14
4
1
【自然系讀物選】#1《我是貓》
「我是貓,到現在還沒有名字。」...... 喂!不是夏目漱石那本啦,是另一本很~可愛的繪本。 一隻灰撲撲的小貓咪,遇上了獅子、美洲獅、黑豹、老虎和獵豹。 小貓,沒有雄偉的鬃毛、跑得不夠快、不夠黑、不夠橘,也沒有住在山上,所以每隻大貓都說小貓不是貓。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於是小貓開口了......
2023/03/19
5
要成為教育者有必讀書單嗎?|教育省思
傻剛~~~~ 有一件事想請教你~~ 想問你有沒有一些書單,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必讀的~~ 「試圖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是不是太囂張了。」 一邊和自己的反應對抗,一邊整理想法,就打成了一篇文章......
2023/03/12
4
查看更多
▍讀《苦雨之地》隨筆
「打從出生就生活在聾的世界的人往往會很好奇:樹長葉子會有聲音嗎?清晨是什麼聲音?太陽落下是什麼聲音?推糞金龜推著糞球時是什麼聲音?一群蝴蝶飛過你身邊的時候是什麼聲音?」 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吳明益的文字了。 因為感覺自己被看見;感覺自己喜歡的那些世界被看見。 那種看見,並不僅僅只是好喜歡、好
2025/06/06
4
「成見」才是你的敵人 - 《活俠傳》有感
這段是《活俠傳》中,我最喜歡的劇情之一。 是啊,是誰的錯? 是政府?是政治人物?是鄉民? 到底誰才是壞人?是不是只要把海另一邊的人都消滅了,就能夠獲得自由? 事情太複雜了,太深奧了。 沒有人懂,還是沒有人想要懂?
2024/07/31
25
1
《活俠傳》- 最難看的主角,最好看的故事。
最近在玩《活俠傳》,是二人團隊原始鳥熊所做的武俠遊戲。 發售前完全不知情,看了預告覺得有趣,本來想等到 75 折以下再入手,突然被雷打到載了試玩版來玩了之後,隔天立馬入手。即使入手的時候評價已經跌到大多負評了,但算你倒楣,我就喜歡這種極度負評的反骨神作......
2024/06/25
44
6
進擊的沙丘與自由的巨人
突然想起《進擊的巨人》的結局。 結局如何暫且不說。總之,巨人的結束,並不像預期中大作結束時應有的舉網路歡慶、眾人互相道賀、互相感謝在漫長的連載中有彼此的陪伴;反而是一片嘩然,眾人面面相覷,互相詢問:「我剛剛他 X 的看了什麼?」
2023/06/17
12
【自然系讀物選】#6《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2023/06/06
6
送上面前的紅色藥丸《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從序裡可以看出,作者的邏輯清晰,踩著堅實的證據論述一層一層地往上攀升,又在關鍵的懸崖之前大膽縱身躍出! 雖然仍能看出不少為了論述而斧鑿的痕跡,例如為了駁斥大眾對客觀現實的直觀認識而不斷搬專家說法出來踩......
2023/05/17
6
【自然系讀物選】#4《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你有沒有想過,若你是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上,看見各式各樣從沒見過的事物時,你會怎麼稱呼描述它們? 你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一個古代人穿越來到現代,他並沒有比較笨,只是從來沒有碰過這些東西,你要怎麼向他介紹這個世界? 當我們熟知的「專有名詞」再也無法發揮作用,你知道該如何貼切又精確地「換句話說」嗎?
2023/04/21
4
【自然系讀物選】#5《自然圖鑑:走入大自然的600種動植物觀察術》
實在是太喜歡這本書了, 它從國小二年級開始陪伴我至今。 在以前那個《漢聲小百科》的年代,以前那個銷售員還會挨家挨戶上門推銷書籍的年代,台灣著實出了不少放到現在還是非常值得的好書。 知識會過時,但好的概念,能夠持續的比知識要久遠。 就像外表的礦物雖然氧化,內裡的黃金仍然閃閃發光。 很喜歡那時一些從日本
2023/04/14
4
1
【自然系讀物選】#1《我是貓》
「我是貓,到現在還沒有名字。」...... 喂!不是夏目漱石那本啦,是另一本很~可愛的繪本。 一隻灰撲撲的小貓咪,遇上了獅子、美洲獅、黑豹、老虎和獵豹。 小貓,沒有雄偉的鬃毛、跑得不夠快、不夠黑、不夠橘,也沒有住在山上,所以每隻大貓都說小貓不是貓。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於是小貓開口了......
2023/03/19
5
要成為教育者有必讀書單嗎?|教育省思
傻剛~~~~ 有一件事想請教你~~ 想問你有沒有一些書單,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必讀的~~ 「試圖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是不是太囂張了。」 一邊和自己的反應對抗,一邊整理想法,就打成了一篇文章......
2023/03/12
4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