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許桑的不負責產業觀點

含有「馬許桑的不負責產業觀點」共 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作者從「溫水煮青蛙」的比喻談起,引申至自身在中年時期對於職場與生活目標的迷惘。文章接著探討臺中自行車週可能面臨的場地遷移爭議,以及 Commencal 品牌在產品定位、電輔車策略、市場通路、品牌文化及產業趨勢上的深入分析,並觸及 DJI (大疆) 相關企業 Avinox 自行車電驅動系統的獨立發展。
Thumbnail
Duke Hsu-avatar-img
2 天前
凌凌漆梗圖讚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Duke Hsu 星爺梗萬用啊~
付費限定
本文深入探討自行車產業持續存在的供過於求問題,分析其根本原因,並從Rick Vosper的文章以及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提出產業應對策略,包含轉變商業模式,從追求市場份額轉向提升利潤率,以及應對價格戰和消費者對低價的預期。
Thumbnail
趙貓-avatar-img
2025/10/06
最近確實有思考要不要去義美做小泡芙(隱喻跳槽無人機產業) 不過有朋友買下鈦合金品牌 感覺有機會他們能玩出不同的東西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趙貓 其實轉軍工產業也蠻不錯的……
付費限定
探討疫情後自行車產業面臨的嚴重庫存過剩問題,分析其根本原因,包括零售商的過度採購、產業缺乏即時數據導致預測困難,以及產業結構問題。文章參考業界知名寫手Rick Vosper的分析,並結合自身觀點,深入探討「牛鞭效應」、「完全競爭」和「囚徒困境」等經濟學理論在自行車產業中的應用。
Thumbnail
Emma Chen-avatar-img
2025/10/02
非常貼切與實際運用經濟學理論說明,更精準點出盲點👍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2
Emma Chen 謝謝Emma留言支持,很擔心這篇字數太多沒人要看。(然後下一篇字數更多)
付費限定
上週是業界一年一度的盛事-Taichung Bike Week (台中自行車週),雖然說一點都沒有繁忙的感覺就是了…… 參訪人數 先來說說參展廠商的數量。 與去年相比參展的廠商雖然略有減少,但是差異不大。今年約有340~360間廠商報名,部份中國廠商雖有報名,但是卻沒能成功拿到簽證,因此最後是
Thumbnail
趙貓-avatar-img
2025/09/22
目前感覺等32發酵比較實在 不過後面OLD要多少還是各家爭鳴197/157/148我看到都有人選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2
趙貓 它會來的,但是是否能像29er一樣成為新主流,還很難說。
付費限定
自行車產業面臨市場變化,高階車款價格飆漲、性能過剩等因素影響銷售。未來成長動能將鎖定女性與Z世代,從使用者輪廓分析與角色模型建立,找出其需求與痛點,發展符合其特質的產品和行銷策略,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報告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自行車市場,涵蓋歐洲(德國、荷比盧、英國)、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庫存狀況、市場趨勢及挑戰,特別關注電動自行車、公路車、登山車等細分市場。
Thumbnail
LIAO JIMMY-avatar-img
2025/09/09
謝謝您的整理與分享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9
LIAO JIMMY 感謝您的留言支持與鼓勵
付費限定
探討美國232條款對臺灣自行車出口的衝擊,以及中國自行車品牌崛起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文章分析關稅造成自行車售價上漲,消費者負擔加重。同時,中國品牌如Amflow、Teewing和XDS憑藉創新科技、合理價格和積極的市場策略,迅速崛起,對傳統西方品牌造成威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衝擊,分析關稅、匯率、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並探討臺灣技職教育體制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文章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喻自行車業受美國貿易政策波及的困境,並引用數據和時事新聞佐證。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臺灣自行車產業面臨全球需求萎縮、製造成本上升、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未來五年將面臨嚴峻考驗。本文分析臺灣自行車產業現狀及挑戰,並提出強化出口導向、建立產業韌性基金、推動碳中和等對策建議,以及學習DJI-Amflow成功案例,透過技術創新、輕量高性能、智慧整合等策略,提升產品競爭力。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探討臺美20%對等關稅、美國取消800美元免稅進口門檻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影響,以及歐洲自行車產業衰退、柬埔寨自行車出口回溫等議題,分析臺灣自行車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機會。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