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上師大圓滿
含有「龍德上師大圓滿」共 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11/03
正知正念並行,才能通往解脫之道!
正知與正念兩者並行,是修行唯一的解脫之道。正知,即是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行善或是造惡;正念是對一切取善捨惡的種種善法,攝持不忘。如果我們經常將上師開示的佛法,聽聞後融會貫通地將正法融入心續,時時觀察自己身口意的行為,如此才能產生聞思的智慧。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1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10/27
如何見到光明自性?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龍德上師大圓滿 #龍德上師著作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臺灣薩迦寺 #龍德嚴淨仁波切 如何見到光明自性?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10/20
短暫快樂 vs 永恆安樂
擷取自:《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解脫分為短暫的解脫和究竟解脫二種。我們因為理解善惡取捨和因果業力的道理,進而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樣的約束力會讓我們在現世中得到幸福和快樂,這種人天的福報屬於短暫的解脫。人天的福報涵蓋身心以及所有外在物質環境的享用,包括健康的身體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10/13
上師的恩德為何勝過世間一切?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金剛乘在四皈依之中,將上師放在首要──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上師如此重要?甚至弟子要將具德上師視為佛呢?真正具德上師的本質是三世諸佛的總集體性,總攝法、報、化三身。佛陀已入涅槃,唯有上師可以在五濁惡世中,為我們宣講佛法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2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10/06
內善知識 VS 外善知識
擷取自:《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09/29
我慢心如何障礙修行?
上師功德的示現,在於慈悲攝受弟子,開示甚深法教、宣說無上解脫真理,除此之外,沒有更殊勝的了。佛陀開示:「我已經將解脫的妙法向你們宣說,是否能解脫,則是要靠你們自己。」如同我們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相同的道理。密勒日巴尊者初學密法時,曾經跟隨 雍登喇嘛學習大圓滿教法。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09/15
聽法的五種錯解之「顛倒而持──意義顛倒理解」
意義顛倒而受持,則心念會因為邪分別念滋生而毀壞,並且對佛法產生錯解,因而成為佛法的敗類。佛陀常常應機開示度化眾生,善巧應用各種譬喻法來詮釋,若是不了解譬喻法的意涵,將對佛法產生誤解。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09/08
學佛修行聽法的五種錯解
聽聞佛法時,行者會發生不同的錯誤認知現象,分別為:理解文詞,不理解義理;理解義理,不重視文詞、沒有真正領會而偏差誤解、將內容順序錯置、意義顛倒地理解。有時候,上師開示的佛法很精采,當下沉浸在上師說法的風采裡,卻忽略上師開示的佛法義理;有時候,聽上師開示大成就者苦修證悟的歷程,往往會被祖師大德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1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09/01
學佛修行如何避免昏沉與妄想?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學佛修行如何避免昏沉與妄想? 聽聞或修持佛法,鬆緊要適度。如果用心過度,容易出現昏昏欲睡的狀況;如果過度放鬆,容易生出妄想。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1
留言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2025/08/25
如何杜絕自心散亂與意識外散?
聽聞或思惟佛法時,意識不要渙散,被六種外境所迷亂,否則將導致一切輪迴、痛苦的根本。例如:眼睛貪執色相的緣故,如飛蛾撲火一般,自取滅亡;耳朵貪執聲音的緣故,如野獸死於獵槍之下;鼻子貪執香味的緣故,如蜜蜂悶絕花蕾之中;舌頭貪戀美味的緣故,如魚兒上鉤;身體喜愛觸感,如大象陷入泥淖中。
#
龍德嚴淨仁波切
#
臺灣薩迦寺
#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