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g Ming-Chuan -avatar-img

Chung Ming-Chuan

2 位追蹤者

Chung Ming-Chuan

2 位追蹤者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avatar-img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2會員
155內容數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閱讀書籍資料的時候,我突然發覺對面傳來翻閱書籍的聲音,因為兩個相對的座位中間隔了一塊薄木板,所以看不見對面的情況,可是卻仍清晰聽到在偌大的三樓圖書室在靜悄悄的空間氣氛中有書頁摩擦的沙沙聲響。
Thumbnail
我的筆名是古塵。生活對我來說是花費一生去學習的過程,在這段經歷中,我選擇「文學」作為生命主軸的根基。在文學的世界裡,我是觀察者、詮釋者、鑑賞者、批判者,性格有著傳統的觀念,也有反叛的因子。
Thumbnail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民表面和樂的景象讓生活意識產生錯覺,加上資訊傳遞的便利與迅速,成為傳統思維最犀利的傷害。人類受到大量真假資訊影響,使得社會意識變得越來越表面化,全球都在推動科技發展而慢慢抹消人文色彩的目的,就在創建「規訓文明」與「集體無意識」的現象,讓國家機械得以隨心所欲操控,形成民主獨裁的理想。
Thumbnail
用筆電開啟臉書,要發文時,總會出現「某某人,在想些什麼?」的字樣,讓我有個錯覺,好像在面對著某個「對象」,接受「它」生活般的提問。這就使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的作品,是為了誰而書寫」?
Thumbnail
對於「老化」,過去幾年我其實不太有感覺,雖然偶而可以在梳洗時,看到幾根白頭髮,但是長期來說,生活還是沒有太多因為老化而呈現出來的現象。包括我看周遭的家人與長輩們,看起來年年都跟往常一般模樣,雖然有些人的髮色正在刷白,可是表情與說話方式仍是不曾變化。
Thumbnail
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鼓勵讀者開創自己閱讀的新世界,將文本當作是一扇未知的窗,閱讀成為開啟這扇窗的鑰匙,然後進入窗內建構屬於自我的新發想。這是以「讀者」展開「閱讀樂趣」為訴求的說法。實際上,這種閱讀樂趣只能從文本的文字線索中獲得一知半解的用意……
Thumbnail
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實體書店時,象徵人類的閱讀習慣正在改變,書籍不再是一種人情交流與文化交際,更是離閱讀品味越來越遠。科技化、商業化的時代,人文素養被排斥到邊緣地帶,人文領域的實用性備受質疑。世界各國不斷提升短期內看得到用得到的科技成果,強調「短視近利」帶來的效應是未來世界發展的主流價值。
Thumbnail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星球,太陽是神祇居住的地方,尋常人難以接近與直觀,唯有居住水星的先知們,能夠不畏熾熱與神祇交談。水星只有先知能夠居住,數量很少,所以水星也是太陽系最小的星球。
Thumbnail
時空旅人迅速在一間民宅「借」到服裝,大大方方行走在城市的繁華街道,卻因為高大且俊秀的外貌吸引不少曖昧目光。時空旅人走進酒吧,點一杯威士忌,坐在吧檯,觀察人們交談的話題,透過主機的輔助記錄在場所有人的對話與表情動作,然後透過數據彙整分析,成為學習這個時代行為與思考的依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