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季風一吹,薑母飯就要上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手冷腳冷嗎的冬夜,想不想來一碗吃了會發熱、通體舒暢又飽足的「雞腿薑母飯」?

掀起鍋蓋,香噴噴的蒸氣衝上來,溫潤的薑汁、濃郁的雞油包覆每一顆米飯,配上鮮美又富有彈性的雞腿肉......

raw-image

這次為我們示範的,是延平鄉宜興園民宿的莊姊。她直接抄起釘耙,先到家旁邊的田裡現挖竹薑!從產地到餐桌,只有十步距離;從採收到下鍋,只隔一分鐘!

raw-image

採收時用釘耙先鬆開周邊的土壤,小心別弄斷薑,再用力整株拔起。

raw-image

如果種了一年薑沒有採收,就會從芽點處再冒出新葉,繼續生長,待第二年成為更辣、更香的二年薑。 ​ ​

raw-image

在薑母香氣中,莊姐邊煮飯邊聊回憶。莊姐做菜的過程總是笑瞇瞇,我們還沒吃到薑母飯就覺得已經很溫暖啦! ​ ​

東北風一吹就開始磨薑汁 ​ ​

薑母飯是莊姊從小到大的飲食記憶之一,只要天氣轉涼,一身好廚藝的父親就會開始泡糯米,細心研磨薑汁、爆香薑片、炒雞肉,蒸一鍋薑母飯給全家人吃。這個傳統,從父親傳到莊姊、再傳到莊姐的兒女。如今只要東北風一吹,女兒就會撒嬌嚷嚷著「好想吃媽媽的薑母飯阿......」。

raw-image

莊姊強調,家裡的薑母飯作法,重點在「薑」而不在麻油,因此蒸煮過程中,要不斷添入新鮮薑汁,讓米飯吸飽薑的美味。父親過去使用的蒸籠是傳統的竹蒸籠。而莊姊一家人從臺東市區搬到延平之後,向鄰居布農族人買了木製蒸籠,從此發現木製蒸籠的隔熱性、循環度更高,更能濃縮雞肉和薑汁的香氣,讓所有食材的好滋味全部收到糯米飯中。

為了這一味背著蒸籠飛到德國

曾經有德國旅人入住宜興園民宿,偶然吃到這鍋薑母飯,感到驚為天人!回到德國後依舊念念不忘,最後央請莊姊到德國旅遊時,幫忙帶一只布農族的木蒸籠到德國。這般融合了家族傳統、布農智慧、友善耕作的好味道,就是莊姊一家人的冬日勇健食譜、驅寒補氣的好滋味。

►食材:
長糯米一斤
二年薑2大塊
一年薑2大塊
雞腿肉兩隻
米酒
鹽巴 ​ ​

raw-image

►工具:
蒸籠。竹製、木製、不鏽鋼皆可。
這次莊姐同時出動木蒸籠和不銹鋼蒸籠,讓我們發現兩種蒸籠的風味差異(木蒸籠所蒸出的風味更豐富多層次)

raw-image

►作法:
從產地到餐桌,請看照片一步一步跟著走☞☞☞

  1. 先把薑上的泥土清洗乾淨。
raw-image

2. 把二年薑磨成末,擠出薑汁備用(左)。薑渣再加水,成為淡的薑汁水(右)。

raw-image

3. 薑汁水過濾掉薑渣之後,把長糯米浸泡在薑汁水中3小時。

raw-image

4. 充分浸泡後,瀝乾水分,放入木蒸籠中,再撒一些薑汁,蓋上鍋蓋先蒸25分鐘。

raw-image

5. 另一邊的不銹鋼蒸籠也一樣。浸泡過薑汁的糯米瀝乾水分後,放入木蒸籠中,再撒一些薑汁,蓋上鍋蓋先蒸一會兒。

raw-image

6. 一年薑,切片備用。(一年的薑切片取其甜度,二年的薑磨汁取其香氣與辣度

raw-image

7. 雞腿肉切塊。

raw-image

8. 起一鍋滾水,加入少許米酒、鹽,雞腿肉放入汆燙。

raw-image

9. 雞肉表面收縮後,就可撈起備用。

raw-image

10. 另起一鍋,先下麻油、煸薑片。

raw-image

11. 放入雞肉,翻炒到雞肉鼓鼓、膨膨的,大約五分熟就起鍋,準備放入蒸籠。

raw-image

12. 蒸糯米飯的過程中不時攪拌,適時加入更多薑汁。再蒸15分鐘。

raw-image

13. 加入五分熟的雞肉和薑片,以及適量鹽、米酒、薑汁調味。蓋上鍋蓋讓味道充分混合、雞肉熟透。木蒸籠和不銹鋼蒸籠,雙籠同時進行中!

raw-image

14. 糯米與雞肉肉汁、油脂充分融合後,就可起鍋啦。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發現臺東慢食的沙龍
40會員
30內容數
帶你走訪臺東慢食評鑑所評選出的星級店家,認識實踐慢食精神的廚人,品嚐優質、純淨、公平的臺東真食味!
2021/12/08
你愛吃玉米嗎?玉米與稻米、小麥,並列為世界三大主食,原產於中美洲,16世紀時因為地理大發現而傳播到全世界。玉米在臺灣種植的歷史久遠,早年由南洋傳入,成為原住民的主食,有些部落至今還保留著祖先傳承下來的地方品系。 ​ ​
Thumbnail
2021/12/08
你愛吃玉米嗎?玉米與稻米、小麥,並列為世界三大主食,原產於中美洲,16世紀時因為地理大發現而傳播到全世界。玉米在臺灣種植的歷史久遠,早年由南洋傳入,成為原住民的主食,有些部落至今還保留著祖先傳承下來的地方品系。 ​ ​
Thumbnail
2021/12/07
黃媽媽的福菜苦瓜排骨湯 上次介紹「萬物皆可醃」的阿美族,今天登場的則是「處處皆可藏」的客家主廚,帶來經典的客家發酵食。 水腳仔到阿姬師  黃媽媽除了是九個孫子的阿婆、黃媽媽手作客家小館 的掌門人,還具有另一個鄉親最熟悉的身分--總舖師,辦桌經驗三十年,曾經一日出餐上百桌。起初,她是總鋪師身邊的「水腳
Thumbnail
2021/12/07
黃媽媽的福菜苦瓜排骨湯 上次介紹「萬物皆可醃」的阿美族,今天登場的則是「處處皆可藏」的客家主廚,帶來經典的客家發酵食。 水腳仔到阿姬師  黃媽媽除了是九個孫子的阿婆、黃媽媽手作客家小館 的掌門人,還具有另一個鄉親最熟悉的身分--總舖師,辦桌經驗三十年,曾經一日出餐上百桌。起初,她是總鋪師身邊的「水腳
Thumbnail
2021/11/23
阿美族人常說:太平洋就是我們的冰箱。 其實,族人家裡還有更多不插電也不需冰塊的「微冰箱」,就是家中那些五花八門的瓶瓶罐罐! ​ ​  ​ ​ ​  長濱鄉長光部落的 一耕食堂,主打阿美族發酵醃漬料理。一走進去就看見兩大玻璃缸的 Fukah (發音為「福尬」,酸筍)
Thumbnail
2021/11/23
阿美族人常說:太平洋就是我們的冰箱。 其實,族人家裡還有更多不插電也不需冰塊的「微冰箱」,就是家中那些五花八門的瓶瓶罐罐! ​ ​  ​ ​ ​  長濱鄉長光部落的 一耕食堂,主打阿美族發酵醃漬料理。一走進去就看見兩大玻璃缸的 Fukah (發音為「福尬」,酸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薑母鴨】台灣冬天好伴侶 ​最近這些天,天氣好冷唷~ 不知道大家在天冷的時候,會想吃什麼美食呢? Elena每當天冷的時候,就會很想吃【薑母鴨】 回家經過薑母鴨的店家,店家外面幾乎大排長龍,一位難求,尤其最近冷到Elena都很想帶棉被出門呢!
Thumbnail
【薑母鴨】台灣冬天好伴侶 ​最近這些天,天氣好冷唷~ 不知道大家在天冷的時候,會想吃什麼美食呢? Elena每當天冷的時候,就會很想吃【薑母鴨】 回家經過薑母鴨的店家,店家外面幾乎大排長龍,一位難求,尤其最近冷到Elena都很想帶棉被出門呢!
Thumbnail
今天的你,有吃到讓你從心裡暖到身體各個角落的料理嗎?
Thumbnail
今天的你,有吃到讓你從心裡暖到身體各個角落的料理嗎?
Thumbnail
每逢過年,就會想起身為職業婦女的母親,如何在時間夾縫中準備年菜。 在淡去的年味裡,想念兒時的年菜,想念家人的團聚,但僅能留於記憶之中,不復存在。
Thumbnail
每逢過年,就會想起身為職業婦女的母親,如何在時間夾縫中準備年菜。 在淡去的年味裡,想念兒時的年菜,想念家人的團聚,但僅能留於記憶之中,不復存在。
Thumbnail
預訂了客家鹹湯圓,在冬至來臨的前一天到貨了。 一早跟住家附近的超市預購茼蒿,連同蝦米一起買入。 香菇切了絲,蝦米泡軟,網路上說,肉絲放入後,不要急著翻面,煎個焦香,這樣湯頭會更鮮甜。 另起一鍋滾水,將有肉餡的湯圓煮個八分熟,同時間洗好了茼蒿。 湯,滾了,放入湯圓,放進茼蒿,當〝打某菜〞縮小,關火。
Thumbnail
預訂了客家鹹湯圓,在冬至來臨的前一天到貨了。 一早跟住家附近的超市預購茼蒿,連同蝦米一起買入。 香菇切了絲,蝦米泡軟,網路上說,肉絲放入後,不要急著翻面,煎個焦香,這樣湯頭會更鮮甜。 另起一鍋滾水,將有肉餡的湯圓煮個八分熟,同時間洗好了茼蒿。 湯,滾了,放入湯圓,放進茼蒿,當〝打某菜〞縮小,關火。
Thumbnail
朱美虹老師娓娓道來自己回到農村後,在親戚們的廚房中,學習到地宜蘭人的風土美食。依照二十四節氣,從釀醬油、醃豆腐乳、漬湧泉小黃瓜、燻臘肉到傳統米食小吃,凡事自己動手做,透過一道道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注意每個細小的環節,封存當季的美味。
Thumbnail
朱美虹老師娓娓道來自己回到農村後,在親戚們的廚房中,學習到地宜蘭人的風土美食。依照二十四節氣,從釀醬油、醃豆腐乳、漬湧泉小黃瓜、燻臘肉到傳統米食小吃,凡事自己動手做,透過一道道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注意每個細小的環節,封存當季的美味。
Thumbnail
手冷腳冷嗎的冬夜,想不想來一碗吃了會發熱、通體舒暢又飽足的「雞腿薑母飯」?  掀起鍋蓋,香噴噴的蒸氣衝上來,溫潤的薑汁、濃郁的雞油包覆每一顆米飯,配上鮮美又富有彈性的雞腿肉...... 這次為我們示範的,是延平鄉宜興園民宿的莊姊。她直接抄起釘耙,先到家旁邊的田裡現挖竹薑!從產地到餐桌,只有十步距離
Thumbnail
手冷腳冷嗎的冬夜,想不想來一碗吃了會發熱、通體舒暢又飽足的「雞腿薑母飯」?  掀起鍋蓋,香噴噴的蒸氣衝上來,溫潤的薑汁、濃郁的雞油包覆每一顆米飯,配上鮮美又富有彈性的雞腿肉...... 這次為我們示範的,是延平鄉宜興園民宿的莊姊。她直接抄起釘耙,先到家旁邊的田裡現挖竹薑!從產地到餐桌,只有十步距離
Thumbnail
麻油、米酒香和著雞肉的甜味,隨著電鍋的蒸氣孔一起飄散在空氣中,盈滿全室。台北的冬季濕冷,老薑與麻油的熱性總能趨走一身寒意。而這樣的香味也常讓我覺得媽媽就在身邊,有種被母親
Thumbnail
麻油、米酒香和著雞肉的甜味,隨著電鍋的蒸氣孔一起飄散在空氣中,盈滿全室。台北的冬季濕冷,老薑與麻油的熱性總能趨走一身寒意。而這樣的香味也常讓我覺得媽媽就在身邊,有種被母親
Thumbnail
“2021_Week04” 屬於隨手可做的簡單小食記^^ 某天下班前吩咐了家長先生買食材回家, 一鍋簡單的薑丸子湯  禦寒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2021_Week04” 屬於隨手可做的簡單小食記^^ 某天下班前吩咐了家長先生買食材回家, 一鍋簡單的薑丸子湯  禦寒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尚未放入蒸籠的野薑葉粽,青綠小巧可愛! 本週的《呷菜食驗所》實驗的料理是野薑葉粽,有糯米、金針菇末、香菇末、菜脯,還有最重要的主角──野薑花葉!野薑花葉的風味評價十分兩極化,喜歡的人覺得很像青草蜂蜜香,不喜歡的人覺得像化學香料。 瞧瞧這熟練的手勢,這可是有幫媽媽或是阿嬤做家事的架式哦!
Thumbnail
尚未放入蒸籠的野薑葉粽,青綠小巧可愛! 本週的《呷菜食驗所》實驗的料理是野薑葉粽,有糯米、金針菇末、香菇末、菜脯,還有最重要的主角──野薑花葉!野薑花葉的風味評價十分兩極化,喜歡的人覺得很像青草蜂蜜香,不喜歡的人覺得像化學香料。 瞧瞧這熟練的手勢,這可是有幫媽媽或是阿嬤做家事的架式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