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在幹嘛?歡迎參考〈追蹤股票名單、寫作方向和專欄架構〉一文
- 【公告】關於付費訂閱讀者專屬TG群組;一、歡迎加入Telegram群組討論美股圍爐取暖;二、加入Discord群組接收科技成長股最新資訊;三、追蹤美股投資十日談或臉書粉專獲得最新文章通知。
在談DDOG財報前,先講講我目前整體的持倉狀況,還有財報開到現在的感想。
在2021Q2財報季之前,我寫過兩篇文章,第一篇〈邁向「後疫情時代」,科技成長股何去何從?一眾管理層對未來趨勢的判讀〉,談到那些協助企業進行「科技轉型」的軟體即服務(SaaS)或雲端企業前景,雖然外界多認為這些公司已在去年疫情期間透支增長,但就我歸納多家公司的管理層意見後,覺得實況恰恰相反,認為這些公司的榮景並不在疫情期間,而在疫情之後。疫情等同「火力展示」,教育了全世界所有公司科技轉型的重要性。在經歷過疫情而又逐漸擺脫疫情陰霾之後,許多公司才會緩過氣來提撥大筆預算使用新技術進行業務投資。故下半年營收多半不錯。
第二篇〈Snap公布2021Q2財報引爆廣告公司行情,透露甚麼訊號?〉,則認為從SNAP的歷史數據來看,Q2明明屬傳統淡季,卻完全是旺季的味道,感覺像是數位廣告的整體需求呈現壓也壓不住的爆發性增長趨勢。
以我追蹤的公司來說,財報開到現在,單看營收表現其實絕大部分都相當不錯,有符合之前預期,特別是在軟體即服務和雲端產業的部分,TWLO和DDOG的財務表現都十分紮實,估計同類型的MDB、CRWD、ZS、OKTA、PLTR、COUP和SNOW那些大概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至於另一種數位廣告類型的,實際上開出來的雜訊就比較多了,股價也較波動。但股價大跌的原因全部都不是因為營收放緩,而是隨著疫情限制措施鬆綁,用戶的活躍程度較去年的高基期有所下降,像PINS和ROKU都屬於這種。
當營收同樣不錯,但股價表現卻相當分歧,讓我想到美國資深科技成長股投資者Saul的看法。就Saul的觀點看來,當前科技成長股的商業模式可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