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診前必懂的一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歷經我媽乳房「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的洗禮後,讓我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想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對我媽乳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發現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文章👉乳癌界的「模範生」👉破解「雙癌」魔咒)

在上上篇文章提到我媽發現乳房癌前病變的就醫過程中,醫生一開始是建議我媽先觀察半年後再回診追蹤,因為醫生認為她的乳房腫瘤屬於良性,所以不用擔心~

但,因腫瘤大小約2公分,我媽不放心,所以北上到和信醫院求診。然而,醫生看完之前的檢查報告並經過觸診後也認為良性腫瘤的機會較高,所以一樣請我媽半年後再回診即可。

沒想到短短不到3個月的時間,卻從良性腫瘤演變成「癌前病變」。

第二意見的價值
在這過程中,讓我得到一個經驗,就是當自己的健康出現疑慮時,「不要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到同一位醫生手上。」

當時我媽就是因為覺得這2公分大小的乳房腫瘤比一般常見良性腫瘤大一些,所以決定到第二間醫院再度確認。

當你聽完第二意見後,即使最後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但至少是經過雙重的專業判斷。畢竟,「相同的事會因為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

我媽發現「子宮頸原位癌」的過程中,醫生在一開始也同樣建議我媽半年後再回診追蹤。但因這次我媽有前車之鑑,所以決定進一步做自費檢查確認腫瘤性質。其實,進一步做「檢查確認」,同樣也具有第二意見的價值。

幸好,有即時發現腫瘤裡確實存在惡性細胞。事後,經過我仔細思考這個過程,得到一個結論,「或許是因為醫生經常處理到的是程度相對嚴重的疾病或癌症病人,通常是事後的治療處置占大多數,所以對於程度相對輕微且偶發的情況會稍微降低醫療標準。」

這個道理如同我們看多了程度相對嚴重的事情,回頭再看其他相對輕微的小事件,可能也會有相同的反應。由此可見,很多感受其實都是經過「比較」而來的😂


總歸一句,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機會要靠自己積極爭取,命運也只有自己能掌握。」❤️



「一旦你用積極的想法取代消極的想法,你就會開始有積極的結果。」——威利·納爾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按追蹤+❤️支持,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咪的抗癌日常🌻🌻的沙龍
70會員
30內容數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歷經我媽乳房「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的洗禮後,讓我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想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對我媽乳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發現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文章👇👇) 在上上篇文章提到我媽發現乳房癌前病變的就醫過程中,醫生一開始是建議我媽先觀察半年後再回診追蹤,因為醫生認為她的乳房腫
Thumbnail
歷經我媽乳房「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的洗禮後,讓我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想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享~(對我媽乳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原位癌發現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文章👇👇) 在上上篇文章提到我媽發現乳房癌前病變的就醫過程中,醫生一開始是建議我媽先觀察半年後再回診追蹤,因為醫生認為她的乳房腫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我媽在乳癌「癌前病變」時就即時發現並根除惡細胞的故事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她是如何在「子宮頸原位癌」(0期)時,再度精準揪出癌細胞的過程~(想看我媽如何在「癌前病變」時超前部署的故事,請看乳癌界的「模範生」)👇👇 我媽每年都會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在我大一那年,她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
Thumbnail
繼上一篇提到我媽在乳癌「癌前病變」時就即時發現並根除惡細胞的故事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她是如何在「子宮頸原位癌」(0期)時,再度精準揪出癌細胞的過程~(想看我媽如何在「癌前病變」時超前部署的故事,請看乳癌界的「模範生」)👇👇 我媽每年都會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在我大一那年,她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
Thumbnail
之前文章曾和大家提到小靜三陰性乳癌的故事。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我媽成功防癌的故事,她不止定期健檢,甚至能超前部署在「癌前病變」時就揪出潛伏的癌細胞並且杜絕後患~ 不得不說,她是我見過所有癌症故事裡的「模範生」🏆(想瞭解三陰性乳癌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癌症病房裡的暖陽)👇👇 我媽在我高一時期
Thumbnail
之前文章曾和大家提到小靜三陰性乳癌的故事。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我媽成功防癌的故事,她不止定期健檢,甚至能超前部署在「癌前病變」時就揪出潛伏的癌細胞並且杜絕後患~ 不得不說,她是我見過所有癌症故事裡的「模範生」🏆(想瞭解三陰性乳癌的讀者,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癌症病房裡的暖陽)👇👇 我媽在我高一時期
Thumbnail
「醫師,我的早期乳癌是不是做完手術就不用擔心了?」張女士問。 「雖然做完根除手術清除掉腫瘤,但因為全身血液循環中可能有肉眼看不見的殘存癌細胞,所以需要接受術後輔助性藥物治療,降低未來復發轉移的風險喔。」醫師說。
Thumbnail
「醫師,我的早期乳癌是不是做完手術就不用擔心了?」張女士問。 「雖然做完根除手術清除掉腫瘤,但因為全身血液循環中可能有肉眼看不見的殘存癌細胞,所以需要接受術後輔助性藥物治療,降低未來復發轉移的風險喔。」醫師說。
Thumbnail
2019年的寒假。。。 因為洗澡時在左乳房觸摸到一個軟軟的腫塊,可是記得電視上,網站上,知識傳播上,都說乳癌是硬塊,以為是要像硬梆梆的石頭一樣,想說也許揉一揉就會消失???? 2019年我第一次確認自己得了乳癌二期,做了第一次的乳房局部切除手術,還好腫瘤大約只有2.5公分,沒有擴散出去.....
Thumbnail
2019年的寒假。。。 因為洗澡時在左乳房觸摸到一個軟軟的腫塊,可是記得電視上,網站上,知識傳播上,都說乳癌是硬塊,以為是要像硬梆梆的石頭一樣,想說也許揉一揉就會消失???? 2019年我第一次確認自己得了乳癌二期,做了第一次的乳房局部切除手術,還好腫瘤大約只有2.5公分,沒有擴散出去.....
Thumbnail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
Thumbnail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
Thumbnail
是這樣的,其實十多年前太太右邊乳房就曾經有硬塊,檢查以後發現是良性,而且小小的,擺著不管,結果幾年之後就自己消失了。 因為這樣的經驗,太太其實一直很老實的做年度檢查,到也沒發生什麼事情。 But,凡是就是But,因為一直沒事,所以這幾年她都忘記要檢查,直到這次換左邊乳房出現硬塊,甚至開始會痛……
Thumbnail
是這樣的,其實十多年前太太右邊乳房就曾經有硬塊,檢查以後發現是良性,而且小小的,擺著不管,結果幾年之後就自己消失了。 因為這樣的經驗,太太其實一直很老實的做年度檢查,到也沒發生什麼事情。 But,凡是就是But,因為一直沒事,所以這幾年她都忘記要檢查,直到這次換左邊乳房出現硬塊,甚至開始會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