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窮忙,「減法學」讓你重拾工作與人生樂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想過,減法也是其中一個人生選項嗎?

你有想過,減法也是其中一個人生選項嗎?

每天都被代辦事項追著跑嗎

在職場中,我們總是被要求做更多、做更好,貪多求快的工作節奏成為現代上班族的日常。因為從事業務銷售工作的緣故,每年都會有年度業績目標,因此必須把年度目標拆解到每月、再細分為每週須達成的業績門檻。

簡單來說,如果我這個月的目標是要成交10個以上的客戶,我必須考慮陌生信件開信率和成功簽約率。假設我的開信率為60%,而成功簽約的機率為20%,用簡單的數學解決一下:

10/20%=50

50/60%=83.33

從數字可以了解,我至少要陌生開發83個以上的陌生名單,透過銷售漏斗的過程,才能成功提煉10個訂單客戶,更不用說我假設的成功簽約率是20%,若考慮外在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產品更新週期等因素,成功率往往會低於預期。

因此,努力、拼命開發客戶,只是業務工作的基本盤而已。做業務工作的,總是一股腦的告訴自己,唯有努力才會帶來成功、做事要迅速才是高效率的表徵。

沒想到,日積月累的工作習慣竟然也養成了我貪多求快的生活步調

這樣的努力、拼命的性格如同一把雙面刃,雖帶給我業績上的成長,卻也讓我逐漸養成急欲速成、貪多求快的處事方法,沒有留一點喘息的空間給自己。


別忘了減法也是一個選項

《減法5%菁英才知道的工作基本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職場觀點,說是人生哲理也不為過。書中強調留白的重要性,貪多求快只是假性的勤奮,計劃再豐滿,現實也總是骨感。也讓我回想過往的經驗,為了達成自己預期的目標,而把一整天行程排滿的情況下,一點小變數就可能讓整天都混亂不堪。

少不一定比較好,留白才能給予我們思考的空間,思考才是我們更該專注的方向。


對期待做減法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學會吸引力法則,你也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機器有提到,期望效應可以是正面的吸引力法則、也可以是科學的詛咒,我們今天的期望跟信念,就決定了我們的明天。

完成比完美重要,做得不好也比什麼都沒做來得好

對期待做減法,將焦點、注意力放在完成而非追求完美。避免過高期待和降低自我要求,書中指出這樣的期待往往會過度消耗我們的能量。這同樣適用在自我學習上,將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物,用心做好筆記,並在需要時常回顧、覆盤、重新深度思考,可以更好地抵抗大腦天生的遺忘曲線。


放下無法控制的事物

減法的理念同樣適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書中提到,找到真正需要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不需要的丟掉。這也反饋在學習層面,不是追求所有資訊就是最好,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避免帶給自己過度的資訊焦慮。

而在面對無法控制的問題時,減少過度思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這種減法的思維方式,有助於保持冷靜,尤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握住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在減法的理念下,工作變得更輕鬆,生活更有節奏感。或許,拋開繁忙,選擇減法,才是我們找回工作樂趣的最佳方式。

人生並不一定要追求最好,而該追求最適合自己、剛剛好最好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39會員
87內容數
更新時間|Podcast YouTube 每週二、四 上午6:00更新 文章轉載|遠見雜誌 / 人力銀行/ 50+ / 方格子精選 關於斯理|擔任軟體顧問銷售超過8年,專長是化繁為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輕鬆與你分享思維觀點,一起轉變心態,邁向理想生活。 理想名人堂|邀請業界來賓分享他們思維轉變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