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年代泰雅飲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是地瓜。拉拉山也有種旱稻,我們稱為大米。大米的產量不豐盛,也很容易被老鼠吃掉。小米比較輕,成熟的時候就算彎腰,也不容易碰到底,但是大米比較重,成熟的時候就會碰到地面,所以很容易被老鼠吃掉。家裡的兄弟姐妹很多,媽媽生了12個,每天的主食是以地瓜為主。整顆地瓜加一點點大米下去煮。我們把大米看得很珍貴,一才能夠吃到幾顆大米就很高興。有時候,媽媽會煮一鍋小米,快要熟的時候就會拿瓢子攪拌,避免燒焦。煮小米會用小炒菜鍋去煮。

    在我國小之前常吃小米,通常全家人圍在灶台附近,我們用兩三個竹片當作湯匙,邊繞著小米,邊刮一口小米起來吃,。爸爸受的是日本教育,很有權威,只要他一個眼神,我們就會很害怕,大家輪流、等待、分享著吃,都不會爭吵。這大概是民國五十多年,是我五、六歲的印象。國小的時候,家裡就有灶台、有煙囪了,煮飯、煮菜和燒洗澡水都是用那個灶台。國小吃的主食是地瓜加大米,到了國中之後,大約民國六十幾年左右,才有純大米可以吃。因為那時候交通比較方便,已經有雜貨店可以買一些東西了。那時候爸爸有種琵琶,比較有錢可以買米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麗華的沙龍
1會員
81內容數
聽見-原鄉部落將邀請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的耆老談談泰雅先人的生活智慧,包括食物、穿著、房子、交通演變、娛樂、水電等,取法自然的方法。此外,也會談談在地特色的植物、動物、地理景觀、風俗民情、教會信仰等,以及對土石流、祭典、喝酒文化、殺豬文化、族語傳承的看法。歡迎對原民文化、部落發展有興趣的人收看!
周麗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1/23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的爸爸是牧師,常常到外地去牧養教會, 12個小孩,全由媽媽照顧。種小米的時候,田會先燒過,全家大小總動員。家裡每一個小朋友各自拿一個小鋤頭,媽媽在前面撒小米種子,小孩子就在後面覆土。     小米的種類很多,有一種黃色的小米,他的外表是有毛的,有香味。白
2023/11/23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的爸爸是牧師,常常到外地去牧養教會, 12個小孩,全由媽媽照顧。種小米的時候,田會先燒過,全家大小總動員。家裡每一個小朋友各自拿一個小鋤頭,媽媽在前面撒小米種子,小孩子就在後面覆土。     小米的種類很多,有一種黃色的小米,他的外表是有毛的,有香味。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Thumbnail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Thumbnail
在乾涸土地頑強生長的地瓜,陪伴無數馬祖人走過兵荒馬亂的動盪年月,地瓜餃對於馬祖人而言,吃的不僅是甜潤滋味,更是回味記憶裡的別樣情懷。
Thumbnail
在乾涸土地頑強生長的地瓜,陪伴無數馬祖人走過兵荒馬亂的動盪年月,地瓜餃對於馬祖人而言,吃的不僅是甜潤滋味,更是回味記憶裡的別樣情懷。
Thumbnail
對很多人來說,餐桌上的白米飯是不重要的,我來宜蘭之前也是這麼想,米隨便買隨便吃,但等到一家搬到宜蘭,從事自產自銷的稻農生涯後,對於飯的想法才從頭開始翻轉。 ◎喜歡歡迎贊助或訂閱 ◎訂閱到期請到臉書私訊彭顯惠兌換米喔 ◎工商時間,自家2022新米上市,想嘗鮮的也請上臉書找彭顯惠喔
Thumbnail
對很多人來說,餐桌上的白米飯是不重要的,我來宜蘭之前也是這麼想,米隨便買隨便吃,但等到一家搬到宜蘭,從事自產自銷的稻農生涯後,對於飯的想法才從頭開始翻轉。 ◎喜歡歡迎贊助或訂閱 ◎訂閱到期請到臉書私訊彭顯惠兌換米喔 ◎工商時間,自家2022新米上市,想嘗鮮的也請上臉書找彭顯惠喔
Thumbnail
你愛吃玉米嗎?玉米與稻米、小麥,並列為世界三大主食,原產於中美洲,16世紀時因為地理大發現而傳播到全世界。玉米在臺灣種植的歷史久遠,早年由南洋傳入,成為原住民的主食,有些部落至今還保留著祖先傳承下來的地方品系。 ​ ​
Thumbnail
你愛吃玉米嗎?玉米與稻米、小麥,並列為世界三大主食,原產於中美洲,16世紀時因為地理大發現而傳播到全世界。玉米在臺灣種植的歷史久遠,早年由南洋傳入,成為原住民的主食,有些部落至今還保留著祖先傳承下來的地方品系。 ​ ​
Thumbnail
昔日貧農果腹餐,翻身眾愛養生歡; 良田惡地皆繁衍,命韌綿延不畏難。 心型翠綠或紫色的葉子繁衍整片田野,間或開出淺紫色喇叭狀的花,雖然不是很醒目,卻也清新可喜;地瓜在農業社會時,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種作物。 小時候家中養了幾隻豬,當然也難免要種上一整片的地瓜,採摘地瓜葉餵豬;看父母把採下來的地瓜葉紮成
Thumbnail
昔日貧農果腹餐,翻身眾愛養生歡; 良田惡地皆繁衍,命韌綿延不畏難。 心型翠綠或紫色的葉子繁衍整片田野,間或開出淺紫色喇叭狀的花,雖然不是很醒目,卻也清新可喜;地瓜在農業社會時,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種作物。 小時候家中養了幾隻豬,當然也難免要種上一整片的地瓜,採摘地瓜葉餵豬;看父母把採下來的地瓜葉紮成
Thumbnail
你吃過哪些米呢? 滷肉飯、油飯、鮭魚壽司、泰式咖哩、蘿蔔糕 你知道你常吃的米飯長什麼樣嗎~ 來看看常見的米家族成員吧!
Thumbnail
你吃過哪些米呢? 滷肉飯、油飯、鮭魚壽司、泰式咖哩、蘿蔔糕 你知道你常吃的米飯長什麼樣嗎~ 來看看常見的米家族成員吧!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台灣原住民有什麼印象?是想起台東的阿米斯音樂節裡,那充滿生命力的歌聲和樂音?還是想起賽德克巴萊電影裡,勇敢反抗日本政府的賽德克人?我想到的是原住民和大自然之間充滿智慧的關係。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台灣原住民有什麼印象?是想起台東的阿米斯音樂節裡,那充滿生命力的歌聲和樂音?還是想起賽德克巴萊電影裡,勇敢反抗日本政府的賽德克人?我想到的是原住民和大自然之間充滿智慧的關係。
Thumbnail
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漉湯米齊」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才知她們口中的「漉湯米齊」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牛汶水」。
Thumbnail
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漉湯米齊」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才知她們口中的「漉湯米齊」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牛汶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