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月6/8─從《尼采》談德國的「超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本書榮獲2019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

本書榮獲2019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



  本書作者為德勒茲(Deleuze, 1925-1995),沒錯,就是那位1990年前後由美國引進台灣的三大當代法國哲學家之一的德勒茲(另外兩位為傅柯與德希達)。90年代以前,台灣哲學界留學及談論「歐陸哲學」者,多數為留學德國及談論「德國哲學」(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馬克思哲學等),法國哲學則相對小眾。而之所以由美國引進「當代法國哲學」,原因在於當時多數台灣留學生多留學於美國,且正好傅柯與德希達常至美國講學,便先由留美學生帶回當代法國哲學,之後才開始陸續在台灣的雜誌(如《當代》)及翻譯(如傅柯的《知識考古學》)將當代法國哲學帶入台灣。而德勒茲之所以會研究德國哲學家尼采(Nietzsche, 1844-1900),在於法國哲學的傳統,即跟「經典、傳統」對話。本書便是德勒茲研究尼采的著作(德勒茲還研究過斯多葛、萊布尼茨、休謨、斯賓諾莎、康德、柏格森等哲學家)。


  「我們永遠要反對弱者來捍衛強者」─尼采


  德勒茲想藉由本書釐清尼采哲學常受到的4種誤解,即1.認為「權力意志」是指「宰制的慾望」或「欲求權力」。2.「強者與弱者」的強者是指社會體制中越「有權力者」。3.「永恆大寫回歸」的回歸涉及一個循環或回到「同一」的回歸。以及4. 認為尼采最後作品因其瘋狂而不可信。關於尼采的哲學,不管其晚年有沒有瘋,都不致影響其哲學的價值。以下筆者將試著說明德勒茲所研究的尼采哲學。


  尼采認為,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家是「臣服的哲學家」,哲學史只是漫長的人類臣服歷史、以及人找理由為之合理化的歷史。而在哲學被確立之前,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則是如生理學家、醫生、藝術家、探險者的形象,是「未來的哲學家」、是立法者。「臣服的哲學家」與「未來的哲學家」最大的不同在於,「臣服的哲學家」遺忘了「思想與生命的統一性」。即一種複雜的統一:生命的模式啟發思想的方式,思想的模式創造生活的方式。生命激發思想,然後輪到思想「肯定」生命(如下文提到的永恆大寫回歸,雙重選擇的「肯定」與「回返」)。那麼,什麼才是哲學家具有「思想與生命的統一性」的哲學?


  尼采認為,我們應該將哲學想做一種力量。其法則是:除非躲藏在既有力量的面具之後,否則力量無法出現(在外在的刺激下而行動)。生命首先要摹仿物質(既有力量的面具)。而力量的本質是與其他力量的關係,其關係稱為「意志」。故哲學注定在歷史中以「退化」的方式、以「轉身對抗自己」(反作用力)的方式、以「任其面具(力量)左右自己」的方式發展。有別於「未來的哲學家」肯定的思想及主動的生命之間的統一;「臣服的哲學家」則是以思想審判(度量、限制)生命(如德行),以及以偽稱的高等價值(對立的形上學)來反對(反動、否定)生命,導致受到支解的思想及萎縮的生命。這個退化的運動,影響不僅限於哲學,它更表現出歷史最普遍的生成及最基本的範疇,它所涉及的不是歷史當中的一個事實,而是歷史本身的原理(退化、合理、合時宜)。真正的哲學既非更加歷史的、亦非更加永恆的,它應該是不合時宜的、永遠不合時宜的。


  何謂「權力意志」的本質?尼采認為,「權力意志」與覬覦、拿取無關,而是涉及創造、給予(創造尚未獲得認定之新價值)。「權力意志」致使主動力量肯定其差異。肯定與否定(多元的與一元的)因此是權力意志的意質(意欲的性質)。「否定」(反動、一元的)是權力意志的形式與根本,而「肯定」(主動、多元的、複合的)僅是次要、臣服於否定、收穫並結著否定的果實。如「否定」是土地+「肯定」則是長在土地上的樹=合起來便是「權力意志」。


  然而,在「臣服的哲學家」沒有「肯定」思想與生命的統一性。因此,我們看到「否」勝過了「是」、「反動」勝過了「主動」。我們甚至不再瞭解主動、肯定意味著什麼。對於這種反動力量及否定意志的共同勝利,尼采稱作「虛無主義」(nohilisme)(如僅剩下「否定」的權力意志)。歷史的(合時宜的)準則有利於奴隸(弱者、將其生命簡化為反動、否定過程的人),奴隸總是握有權力的(審判、度量、限制生命)。當虛無主義「獲勝」(「否」勝過了「是」、「反動」勝過了「主動」),此權力意志不再意味著「創造」,而是意欲權力、欲求宰制的「奴隸的意志」(死的意志)。


  過往虛無主義指:以高等價值之名,對生命加以貶抑及否定;現在它指:否定這些高等價值,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價值─太過於人的價值(道德取代宗教;效用、進步及歷史本身取代神聖的價值)。然而,什麼都沒變,因為依舊是同樣的反動、否定生命。虛無主義(反動、否定、一元的)所譴責、所力圖否定的不盡然是存有,存有相似於虛無,它所要譴責及否定的毋寧是多、毋寧是生成。生成與多(肯定、主動、創造)皆有罪,這是虛無主義最初與最終的話語。


  尼采希望的是,重新找回「思想與生命的統一性」(大我),即權力意志的統一性(否定+肯定)。由「多」來肯定大寫的「一」、由「生成」來肯定「存有」、由「偶然」來肯定「必然」(如被擲出一次的骰子是偶然的肯定,在落下時所形成的組合是對必然性的肯定,必然性由偶然性所肯定)。權力意志藉由「永恆大寫的回歸」在雙重選擇、雙重肯定(肯定作為肯定的對象)下生成存有。在肯定(多元的、主動)的權力之下,回返的只有肯定。而「超人」正是指可被肯定的一切的集合(存有的集合),是存有者的最高形式。


  綜上,「權力意志」不是指「宰制的慾望」或「欲求權力」,那是否定的權力意志,權力意志是創造、給予、肯定差異。「強者與弱者」的強者不是指社會體制中的「有權力者」,那不過是奴隸的權力,真正的強者是立法者、創造者,因此尼采說:「我們永遠要反對弱者來捍衛強者」。而「永恆大寫回歸」的回歸非指回到「同一」的回歸,而是在生成與存有、偶然與必然、多與一之間來回的肯定與回返。


  比虛無主義還虛無的是什麼都不意欲、無價值的感覺。虛無主義至少還有虛無的意志,雖然其所意欲的是對形上學世界的否定、禁止相信一個真實的世界。然而,不意欲則是連否定的意志都不存在的世界。在走過「臣服的哲學家」之後,在置之死地之後,我們返回「未來的哲學家」,成為超越、創造、給予的哲學家、在詮釋中(如同生理學家、醫生,讓現象總是局部及片斷的「意義」確立下來)評價(如同藝術家,決定意義之「價值」等級)的哲學家。就像尼采認為:「疾病賦予我徹底改變一切習慣的權利」。唯有我們在意識中批判與否定,才能在本能中創造與肯定。各式各樣的快樂及痛苦不過是改變及經驗的跡象,畢竟,我們都是要被超越的東西。

2020/1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7會員
665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2024之小幸運! 昨天回小窩路上,去取了一本書! 這本是「他者的消失」是之前上哲學課,紀老師課堂上大家一起在討論的一個德國新生代哲學家,主要探討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與現代社會的他者消失、同質化、扁平化的問題。 之前想要買這本書,能找的網路書店、實體書店居然全部沒貨!!整個扼腕!
Thumbnail
2024之小幸運! 昨天回小窩路上,去取了一本書! 這本是「他者的消失」是之前上哲學課,紀老師課堂上大家一起在討論的一個德國新生代哲學家,主要探討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與現代社會的他者消失、同質化、扁平化的問題。 之前想要買這本書,能找的網路書店、實體書店居然全部沒貨!!整個扼腕!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本書英文版於2011年出版,作者理查德‧科恩(Richard Coyne)是名建築師且任教於愛丁堡大學。本書不僅回顧了德希達實際參與法國巴黎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 1983–98)建築設計的討論過程,還說明了德希達的思想含義,如何以建築的方式被實踐。
Thumbnail
  本書英文版於2011年出版,作者理查德‧科恩(Richard Coyne)是名建築師且任教於愛丁堡大學。本書不僅回顧了德希達實際參與法國巴黎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 1983–98)建築設計的討論過程,還說明了德希達的思想含義,如何以建築的方式被實踐。
Thumbnail
  《Khôra》副標題為「對柏拉圖《蒂邁歐篇》的解構」,本書為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於1987年完稿、1993年出版的著作。重新解構、詮釋西方傳統哲學(柏拉圖主義)從未思考、忽略的二元之外的第三類─「Khôra」。   首先,何謂解構?解構不是
Thumbnail
  《Khôra》副標題為「對柏拉圖《蒂邁歐篇》的解構」,本書為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於1987年完稿、1993年出版的著作。重新解構、詮釋西方傳統哲學(柏拉圖主義)從未思考、忽略的二元之外的第三類─「Khôra」。   首先,何謂解構?解構不是
Thumbnail
  本書原文《尼采到底有多後現代?——從與哈伯馬斯的論爭中尋找答案》為作者李晏佐之東海社會博士論文。本研究從哈伯馬斯(Habermas, 1929-)的現代性計劃及其對後現代的系統性批判出發,哈伯馬斯將尼采(Nietzsche, 1844-1900)與後現代定位為拒絕啟蒙之解放訴求的審美取向
Thumbnail
  本書原文《尼采到底有多後現代?——從與哈伯馬斯的論爭中尋找答案》為作者李晏佐之東海社會博士論文。本研究從哈伯馬斯(Habermas, 1929-)的現代性計劃及其對後現代的系統性批判出發,哈伯馬斯將尼采(Nietzsche, 1844-1900)與後現代定位為拒絕啟蒙之解放訴求的審美取向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後現代主義之父─李歐塔(Lyotard, 1924-1998),副標題為:「法國哲學家利歐塔給大一學生的四堂講課」,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這是給哲學研究生的四堂課吧XD。哲學本身是一門後設的學科,本書試圖後設哲學思考的思考、試圖找到哲學的「合法性」(Inprinciple,由哲學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後現代主義之父─李歐塔(Lyotard, 1924-1998),副標題為:「法國哲學家利歐塔給大一學生的四堂講課」,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這是給哲學研究生的四堂課吧XD。哲學本身是一門後設的學科,本書試圖後設哲學思考的思考、試圖找到哲學的「合法性」(Inprinciple,由哲學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德勒茲(Deleuze, 1925-1995),沒錯,就是那位1990年前後由美國引進台灣的三大當代法國哲學家之一的德勒茲(另外兩位為傅柯與德希達)。90年代以前,台灣哲學界留學及談論「歐陸哲學」者,多數為留學德國及談論「德國哲學」(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馬克思哲學等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德勒茲(Deleuze, 1925-1995),沒錯,就是那位1990年前後由美國引進台灣的三大當代法國哲學家之一的德勒茲(另外兩位為傅柯與德希達)。90年代以前,台灣哲學界留學及談論「歐陸哲學」者,多數為留學德國及談論「德國哲學」(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馬克思哲學等
Thumbnail
  要在短時間內對德國文化有一深入淺出的認識,非本書莫屬。作者為苔雅‧朵恩(2017年起為廣電文學節目「文學四重奏」之主持人)與理查‧華格納(羅馬尼亞裔德國作家、詩人),藉由闡述64個涵蓋德語世界的歷史、社會、科學、藝術、文學、醫學、宗教、語言等面向的詞彙,傳達了德國文化、德國人對其普遍的看
Thumbnail
  要在短時間內對德國文化有一深入淺出的認識,非本書莫屬。作者為苔雅‧朵恩(2017年起為廣電文學節目「文學四重奏」之主持人)與理查‧華格納(羅馬尼亞裔德國作家、詩人),藉由闡述64個涵蓋德語世界的歷史、社會、科學、藝術、文學、醫學、宗教、語言等面向的詞彙,傳達了德國文化、德國人對其普遍的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