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看似自嘲,實則人生大智慧:彭菊仙《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我自己,不管要扮演什麼角色,先做好原來的自己就好。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彭菊仙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


前言

首先得要感謝開根好邀讀,我才得以有機會看到這本充滿智慧又十足幽默的書,讀完真的有股衝動,想推薦給所有50+的媽媽。(我媽就已經被我推坑XD)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寫的是「空巢熟女」的日常,在拋下媽媽、太太、媳婦等多重身份後,重新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我想這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必修的課程。特別是身為母親,她們往往都是在人生最燦爛時,成為了一個個幼小生命的照顧者。爾後再經過無數次鍛鍊與修行,讓她們個個成為身經百戰的武林高手。

 

然而,再強大的武林高手也總會有退出江湖的時候,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歲月從未放過任何人。那個曾經可以一人兼顧八百件事情的高手,要開始面對最難纏的對手——自我。


raw-image


妳照顧好自己了嗎?

很多母親在進入空巢期時,首先感受到的是失落,再來是落寞。失落的是孩子皆以一個個離開家,他們有了自己新的生活。落寞的是,感覺原本熱鬧的家庭,突然只剩下空蕩蕩的一個人。

 

不過,在作者看來進入空巢期的你,其實最該做的就是趕緊拿個鞭炮好好大肆慶祝一下。

 

為什麼?

 

因為那就代表妳終於可以好好照顧自己、接受自己內心的需要。把過去習慣付出給別人的愛,拿回來分給自己。

 

就如同作者在書中說的,媽媽進入空巢,就像是打了疫苗拿到黃卡認證一樣,需要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至於其他的事就由其他人負責。同樣道理就如同教養孩子一樣,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年幼的時候,給予他們足夠的照顧與關懷,接著在他們成長階段,扮演提點和引導的功能,最後就是由他們自行去發展了。

 

很多媽媽會在剛開始進入空巢期覺得不習慣,那是因為她們總是想回到過去那種「能掌控」、「想掌控」的階段。但其實應該轉念一想,你其實要照顧自己、被自己需要都來不及了,幹嘛還要硬是插手其他人的人生呢?

 

當妳開始想到自己時,就會發現其實原來妳不是沒有願望,也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妳老是忽視了自己也有想要被照顧的感覺。那空巢期不就是給妳一個全新的機會,讓妳可以從現在開始,進入全新的人生。


raw-image

 

媽媽好,全家才會好

然而,雖然每個媽媽嘴巴上都說想休息、想過自己的人生,但偏偏很多時候又會搶著把所有工作攬在身上去做。

 

這就是作者所稱的「老媽子症頭」,也就是活到七老八十了,還在拼了命地想要照顧好孩子。殊不知,這樣做不僅不是為孩子好,反倒是讓他們一點一點養成懶惰成性,認命地成為一個徹底的廢人。

 

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例子,她曾經碰過一位高齡八、九十歲的老媽媽整天為她那幾個「老巨嬰們」忙前忙後。她從自己年輕體力好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伺候自己的兒子和媳婦,但卻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老,而偏偏孩子們早已習慣這種被慣著養的生活,要改早已來不及。

 

所以啊,作者才會奉勸各位媽媽們,長痛不如短痛,想要讓孩子們可以早點獨立自主,就得早點讓他們學會自己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不要老想著有被孩子需要就代表自己還有用,如果你老是讓孩子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那根本就不叫愛,而是害。害他們越老越沒用。

 

而媽媽要訓練孩子獨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一點學狠心、耍笨、比懶。畢竟女人太容易不小心把自己過成了「活到老,做到死」的生活狀態。到最後,這樣的慣性付出只會造就相互怨懟的雙方。

 

唯有抱持著「媽媽好,全家才會好」的心,果斷戒掉「老媽子症頭」,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和孩子往後餘生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aw-image

 

結語

這本書談及的議題很多,包含了「空巢」、「親子」、「健康」、「婚姻」和「生死」,也就是所有熟齡女人會遇到的問題,作者通通都可以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各位。凡事「就是不要想太多」,想多了也沒用,所以不如讓自己放空、放鬆。

 

書中沒有心靈勵志類的雞湯,只有誠懇實在的心路歷程。那些作者走過的彎路、吃過的苦、受過的委屈,全都化為幽默的文字,試圖用舉重若輕的態度化解那堆「煩惱」。

 

畢竟人生邁入空巢期,意味著妳已經度過了太多磨難,剩下了就是好好犒賞一下自己了。

記住,下一階段的人生,妳只要做好妳自己就夠了。



83會員
150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