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98-一千零一夜故事篇(EP14:住院在急診待床等候,真的會等很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最近頻繁發生的醫療臨床大小事,因近期的護理人力仍沒有提升的情況下,其實患者要不論是要在急診治療會等的更久,住院等待更是一種折磨,運氣好當天可以住院,運氣不佳~一個禮拜躺在急診,這些都很頻繁的現實面了。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喜歡我的醫療故事嗎?歡迎觀賞我的-醫療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關於我的醫療衛教-可參考我的醫療魚骨圖


因為近期真的太多次遇到家屬在急診等候住院這一事,真的衍伸不少言詞、兇惡口吻、頻繁干擾護理師的風波真的很不間斷,藉此拿來分享一下很多醫療人很難面對的情況。



病房護理師減少或缺人,也會影響待床

首先~還是要先提到病房端的部分,床位一直以來都是有的,只是現在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護理師的護病比納入考量著想下,就算真的有床,不好意思~沒有多護理師,一樣沒辦法住院。


💷金錢策略~護理師是不會買單的

我曾經聽過的更多想要解決得方法,居然還有撒錢讓護理師多照顧一床有500元/天可加,這打出來後一樣不被買單,因為這風險太高了,連我都不會想多賺這個危險錢,你知道為什麼嗎?


一天500元,如果20天可以賺10000元幹嘛不賺?很簡單,多一個病人少一份安全,我護理師職場做到這年紀了,我喜歡的是上班這合理的時數及平安下班做收尾。簡單說~病人多突發狀況也會越多,也更會導致你延遲下班越久,而且護理的加班,很多時候就是灰色和黑色地帶。


講白了~以過去的記憶都有可能上層叫你先打卡,打完卡繼續做沒做完的工作(我講是以前,現在有改善不少,但也不是所有醫院制度都一樣,護理就是很常及很長時被壓榨的工作)。而你多了一個患者,誰知道你運氣好不好收的患者狀況等等。而且之前有分享過了,超額護病比情況,多增加一個患者就是其他患者死亡率增加7%。這個護病比要遵守,當然也就是為患者著想。



病房護理師工作不是只有接新病人

那患者或家屬通常會覺得,為何等這麼久沒辦法上去病房,前面原因我也提了,缺護理師就是主因,而還有一部分呢?


病房護理師的上班,絕對不是只為了你一個病患要入院做準備,在你還沒入病房時候,護理師手頭還有很多工作,給藥時間長就是一個大宗,我只能說等的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護理師手頭工作還沒做完,或者是遇到狀況不好的病患要處理,這些都是很大原因。


而如果是手頭工作沒做完,最常見的就是交接班這個尷尬時間點,以護理師的上班時間點:早上8點、下午16點、晚上12點,如果是在這時間點的前後訂床要住院,那麼~你一定會再多等,因為護理師交班完後,要去巡病患狀況、要給予藥物的準備,這些都還沒算入護理師今天有沒有所謂的地雷患者(狀況很差,護理師要做很多事情)。所以經驗來說~晚上12點大夜班會等更久,畢竟夜間人力少,治療給藥患者更多。

我總提醒的一句話就是:飯可以亂吃,藥物總不能亂服吧!🤣



急診很常成家屬的砲灰

回過頭來看急診這一塊,剛提到了病房區,患者有床位但沒人顧,當然還是只能塞在急診。就會造成家屬和患者等候過久,在急診就是一個每天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只要等候時間越長,家屬騷擾你和語言口氣等就會越來越差,而針對不理性的口吻,這一行做久了~就會由憤怒轉習慣,由習慣轉麻木這樣。(我甚至都覺得,只要不是有烙人或肢體暴力,很多時候護理師也只能忍了😅,畢竟醫療環境太差了)


我很常聽到的就是從早等到晚,等很久~急診太吵我沒辦法休息,這就是缺護理師的現況。而且有句話還真的要提醒,你今天來住院的~並不是度假的,我真的不喜歡家屬來護理站吵鬧的原因是說我沒辦法休息,因為我也沒辦法解決這問題😢。


而且剛剛也提到了,患者越多,護理師做事情越多,以護理師角度來說,患者越少,我少做的事情和護理紀錄當然會越少,急診也不例外,我也希望患者趕快上去病房,這樣我可以少量一床血壓、少做一人給藥動作,少照顧一人我會更有時間去吃飯、廁所、喘息的時間,我何須要把患者拖在急診(很多時候家屬都覺得是急診再拖時間)?但現實面就不容許~誰叫臨床缺護理師。


最近又遇到一則類似的案例,藉此分享一下小故事

📓醫療筆記


這個月換我輪班到大夜班,大夜班的工作時間是00:00-08:00,簡單來說我就是改到了夜生活的時刻,上班的路上格外的安靜,而夜深人靜的時刻,就是夜班護理師開始起身之時。


廢話不多說~轉到急診的日常,今天的上班,與前一班交班後,預計夜間住院的患者有3位。


這邊要提一下小插曲,因為住院的患者有分住一般病房和住加護病房,每家醫院制度不同,但原則上,大部分的醫院,如果當班住院的患者多的時候,還是會讓加護病房的患者優先住院,畢竟要住加護病房,代表患者狀況不佳。


而我們當天的3位,有兩位是確定要住加護病房,那個要住院的時間已經與加護病房護理師討論過了,預計1:00入,當然我還想要更快,畢竟當時患者血壓才60幾,放這種患者在急診,也真的很容易增加我的業務量😅。



當1:00我送患者去加護病房,交班完成後我坐電梯回到急診,而發現另一個本來要住加護病房的患者,現在心跳剩下25-30了,大家心裡有底,這應該也不用住院了,畢竟就是患者終將結束這一切療程的時刻,現在~也只是等待中了。


在隔了30分鐘,儀器的警報開始響著,因為這患者是簽署拒絕CPR同意書的患者,當然我們也知道患者就是症狀治療,不過叮叮噹噹的聲音,還真的會干擾大家情況,所以我只能去患者床位,對儀器多案幾次警報解除鍵,只能說醫療儀器太發達,儘管你按警報解除,儀器還是有防呆機制,而生理監視器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它依然把心跳25-30下認定為是危機值,每隔了30秒-2分鐘仍持續的響著,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字:吵!😅


再過了30分後,患者終於在這一刻,離開了人世,我們做最後的處理,印出一張一條線的心電圖,醫師的宣判,家屬的安撫等等,這些都是醫療的日常行為,我沒感到一絲疲憊,應該說~即使疲憊也不能這時候露出,畢竟還有很多患者。



接著~另外一床患者莫名的血壓掉到80左右,所以經醫師評估下,也給他安排住加護病房,所以我也是只能先把比較輕症的患者先放著,畢竟人命關天。



而大概2點多左右,遠方的家屬緩緩道來,我知道那一床的老爺爺要住院,而走過來急診護理站的是家屬的妻子,我看到他臉色不太好,一副做勢要罵人的臉色,我用想的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來問何時能上病房,否則~我也找不到第二個理由讓她臉臭了😅。



一臉怒氣的奶奶,口氣也變得大聲了不少,不過就如同上述我說的情況,加上我也遇過太多類似的情況了,所以就有點見怪不怪的心態,但我心裡也清楚不能夠放任,因為你一旦嘴巴閉上,家屬或患者很容易就覺得妳不在乎。


奶奶:現在是怎樣,何時可以上去病房,我們等很久了。


我:奶奶~可能要再等喔~因為樓上護理師還在忙,剛已經通知他們了,他們還在做治療,治療做好了就會讓你們上去。


奶奶:夜間要做啥治療,我看樓上的護士都在睡覺吧!


聽到這裡~我其實也有點不高興了,我可以接受他們說我們慢或是等很久,但只要走過臨床的護理師都會知道,每一家醫療院所制度雖不同,醫師值班可以去休息、藥師、檢驗科等等視情況而定我不評論,但唯獨就是護理師根本不可能去睡覺,說護理師睡覺這對於我們護理師來說,簡直是極大的侮辱。



我:奶奶~我剛跟你說了,護理師夜班一個人要照顧超過15床以上病患,本來就是要先把份內工作做完才能接病人,而且~哪一家醫院的護理師上班在睡覺,你這樣說~實在太侮辱人了吧。


奶奶:啊我就等很久啊,已經等了3個多小時還不能上去,現在樓上患者都在睡覺了,哪需要做甚麼治療。


我:夜間還是有抗生素跟點滴要做啊,就像妳老公8個小時要吸止喘藥物,所以半夜還是會有像妳老公一樣的患者要做治療,並不是沒有,所以才跟你說樓上要先把工作做完。而且現在全台都缺護理師,在急診等候就是會這樣,其它醫院也有等了2-3天的患者.......


講到這裡,奶奶似乎不想聽,又轉頭過去,於是我想說就點到為止,不得不說剛差點脫口而出:就是有你這種家屬,護理師才會不斷離職。


反正這件事情,我有先打去病房先說過了,不過病房端就真的如同我說的,就是還在做治療,需要等候,我想~也不用特別跟家屬表示了,因為去說,也只是一樣的答案。


又再過了30分鐘後,我與病房總算交完班了,請傳送帶患者去病房,傳送拿著氧氣筒過去,醫師這時也到病人端跟患者/家屬說明住院


醫師:他住院後,我預計可能助個3-5天,先6-8小時吸藥物,看能不能改善他的呼吸喘鳴狀況,這樣你了解嗎?


家屬:還要8小時吸藥物,那不就半夜也要吸藥?


我:是啊~所以剛不就跟你說過了,護理師不可能半夜睡覺啊,半夜還是有類似的病人要治療,夜間護理師照顧的患者比較多,你辛苦我們知道,但大家要互相體諒。



反正家屬就也不回應了,我想這段故事就停到這裡吧,因為說太多的解釋,以我的經驗來說,家屬就聽不進去了,畢竟這不是治療,但我該盡的義務宣導做到就好。


老實說~這種解釋情況到底算不算有意義?類似的患者只要我們解釋,家屬就的轉頭或掉頭就走比比皆是,就覺得非常沒有禮貌,又要來問,又不認真聽完,我想~或許大家只是想聽到何時可以上樓住院吧,這點~大家心裡有底。


結論

現在醫療大缺工情況下,其實像今天的故事仍一直頻繁發生,而且還真的有在急診住個3-5天的案例醫院比比皆是,也有甚至等住院不到的人在急診治療到出院的案例也有。我也只能說好像沒有改善方法,護理大缺工就是這樣,應該說能改善幅度很小,畢竟護理師工作~錢太少責任太多是主因之外,再則就是護理太多制度讓很多新一代不想長期留任都有,不過這不是我能夠處理的冰山大角,我只能說以我的狀醫療筆記EP97-一千零一夜故事篇(EP13:患者沒有錢,護理師仍需要協助)醫療筆記EP97-一千零一夜故事篇(EP13:患者沒有錢,護理師仍需要協助)況就是做好照顧患者的本分,以及不斷的宣導讓患者跟家屬了解,護理師真的很難做,各位了解嗎~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這些醫療文章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129會員
512內容數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2025/05/06
在急診的生涯裡面,遇過千百種形形色色的患者,我覺得其中有一個讓我們很頭痛的,就是患者是獨居又沒有金錢的援助,這確實讓他的醫療受到了很多的衝擊。
Thumbnail
2025/05/06
在急診的生涯裡面,遇過千百種形形色色的患者,我覺得其中有一個讓我們很頭痛的,就是患者是獨居又沒有金錢的援助,這確實讓他的醫療受到了很多的衝擊。
Thumbnail
2025/03/05
最近一系列的護理師離職新聞,我想說的是真的一點不誇張,以前的時事創造英雄的這句話,一點用不上在這個殘酷的世紀,現在的情況比較符合的是時勢殘害護理人員比較適合吧~到現在~不論你是否相信臨床上護理師相對減少,床位難等,沒人照顧,這都是目前醫療的隱患,若不改善只會持續性的擴大。
Thumbnail
2025/03/05
最近一系列的護理師離職新聞,我想說的是真的一點不誇張,以前的時事創造英雄的這句話,一點用不上在這個殘酷的世紀,現在的情況比較符合的是時勢殘害護理人員比較適合吧~到現在~不論你是否相信臨床上護理師相對減少,床位難等,沒人照顧,這都是目前醫療的隱患,若不改善只會持續性的擴大。
Thumbnail
2025/02/08
每年得過年的時刻,在過年前大家最開心的,應該就是老闆發年終了,可以放長假了,帶小孩出遊了、吃一頓大餐了、大家圍爐了、打牌打通宵了......等等台灣過年常見大小事。不過~你知道過年的時候,身為護理師的我們水深火熱,堪比軍中的海陸特戰訓練日嗎?
Thumbnail
2025/02/08
每年得過年的時刻,在過年前大家最開心的,應該就是老闆發年終了,可以放長假了,帶小孩出遊了、吃一頓大餐了、大家圍爐了、打牌打通宵了......等等台灣過年常見大小事。不過~你知道過年的時候,身為護理師的我們水深火熱,堪比軍中的海陸特戰訓練日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